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48722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六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准确诠释先进的课程理念,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在保持第三学段格调的根底上,作了一些新的探索。本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三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老师们已经使用过小学高年段的前三册教材,为理解和把握本册教材打下了根底。为了让老师们更分明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就本册

2、教材的根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作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一、教材的根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思念,外国名篇名着,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顿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顿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顿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通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倡议和“阅读材料两大局部。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

3、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忆拓展四局部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局部课文后面安顿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顿“资料袋三次,安顿“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忆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是固定栏目,另有 “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顿,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顿了两次,“课外书屋安顿了一次。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

4、不再安顿识字任务。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顿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顿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局部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

5、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规范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根本理念,并从这个根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办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的依据。课程规范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办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扣、螺旋回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面学习的深化和开展

6、。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为了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存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顾?为人民效劳?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盛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当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顾小学生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

7、信、演讲稿、倡议书等,在拓宽教材的题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置了关于热爱生活“人生感悟专题、民族团结“民风民俗专题、爱国主义“深深的思念专题、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名篇名着专题、热爱科学“科学精神专题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辞别母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国名着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 “外国名篇名着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办法和自学办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观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那么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善

8、安顿。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沛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办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办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波及到的读写办法,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六年级下册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办法融会贯穿,综合运用。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根底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本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开展变化,以期向初中教材平稳过渡,使

9、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开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之前,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感悟人生的单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册设置了“人生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察看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叙述自己的一些感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根底,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元时,就不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开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0、,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有的渗透了比照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最后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女字旁予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局部,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拟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比

11、照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文章,但是那时的比照是基于一篇篇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比照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课的容量更大,比照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外国名篇名着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顿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顿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

12、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办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着导读的安顿是比拟切近的。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顿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安顿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本册安顿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办法有了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根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根底,学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到陌生和困难。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

13、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顿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顿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局部安顿在教材后部的。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忆拓展,各个局部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六

14、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从课文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承上启下,提示学习要求和办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忆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与导语照应,为学生总结回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如,第二组“民风民俗。这一组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民俗,进行小调查。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

15、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办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节,课文后安顿了“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出了春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盛性。在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顿了“资料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编辑思路。本组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并利用在课文学习中习得的办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以编一本民俗作品集。交流平台采取了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