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48718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从人的角度出发,人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本质属性就是他的社会性。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生来就是学习动物,人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即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而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在现代社会生产中,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人,人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分为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广义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教育通过传授、训练、陶冶、评价等方式

2、对人的发展起着导向、激发、奠基、重构、提高、矫正、完善、增值、甄选等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教育还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型为专门性的劳动者,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转变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善为多维度的劳动者;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促进政治民主化,能制造政治舆论。教育能够传承文化,即传递和保存文化、活化文化;教育能改造文化,创造和更新文化。人与文化具有同构性,社区文化和大众传媒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直接影响。文化习俗对儿童的社会认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媒体对儿童的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模式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交往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认知方式和社会互动方式有影响。人的价值包括生命价值、主体价值、自我价值,这三者具有递进关系,其中,自我价值是感受幸福的根本,而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最终获得幸福。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其道德素质也许就得不到完善,其潜能也许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影响人们的幸福。所以,人必须接受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