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248110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学校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在编在岗教 职工人,兼职教师*人;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其中研 究员*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研究生学历* 人,本科学历人;未来教育家(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 人,市教学名师*人,专业(学科)带头人*人,骨干教师* 人,“双师型”教师*人,市级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评估专 家*人,XX区高层次人才*人。二、建设目标1。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全员培训率达100%。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确保师德师风 考核合格率达100%。3。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名,骨干教师*名,专业课教 师中“

2、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以上,其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比 例达到%。4。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达 到%,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以上的教师取得高 校教师资格证书;新进新聘教师在三年以内取得与所教学科相 符的教师资格证书。5。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三年内研究员*名以上, 高级讲师人数比例达到%,讲师人数比例达到。6。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 力争获市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 上;获国家级一等奖个以上、二等奖*个以上、三等奖*个以 上。7。校企共建师资培训基地或教师工作室*个。三、建设内容根据国家、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师资队伍

3、建设“十三 五规划的要求,以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为依据,完善师资 队伍建设制度,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努力 培养未来教育家、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 师和双师型教师,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 素质优良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1.具体建设目标与思路类别年度合计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全员培训师德师风考核合 格率首席教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占 比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人数比硕士学历人数比 例教师取得高校教 师资格证新教师取得教师 资格证专业技术职务比 例教师教学技能比 赛建设思路:制定目标分步实施-严格管理动态监测总结反馈。2.建设内容与措施(

4、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质 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 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 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 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 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 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加强教师依法从教意识教育。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 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 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意见、 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的意见以及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等

5、师德师 风建设有关文件和要求,增强教师依法从教的意识。 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市区教委师德师风建设及考核评价的文件精神,不断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评 价机制,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现场督查、监 控督查、学生评教、班主任评教、部组评价、考核小组评价等 方式全面考核教师的师德,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 先、职务聘任、选派进修和奖励的重要依据。树立标杆教师, 每年学校评出 “师德标兵”,授予荣誉称号;大力宣传师德师 风建设活动中的先进事迹,弘扬高尚的师德风范,提高师德建 设水平。(2)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积极

6、开展校本培训,由学校统揽,各学科组或专业部制订相应培训 方案和具体的培训措施.聘请专业技术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专 家学者,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观念、方法、专业知识技能 等方面的培训。坚持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重点进行职业道 德、课程设置与开发、希沃平台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学生 管理与服务、学业鉴定、科研工作、创新能力等十大模块的培 训,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训后组织统一考 试,计入相应继续教育学分,并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的重 要依据。重视兼职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提升兼职教师教育教 学能力。 加强学历提升培训。*周岁以下学历未达标者,三年内 需达到规定学历.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

7、读硕士学位,三年内 硕士学历人数比例达到*%以上。 启动高校教师资格培训。积极争取市级相关政策,依托 联办高职院校,推动学校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动员组织相 关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及考试,争取三年内高校教师资 格获取人数达以上. 加强新教师培训。对新教师采取校、区、市三级联动的 方式进行培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职业教育理念、技能与知 识的培训,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在第一学期要为 他们安排指导教师并签订“师徒结对帮扶协议,每期听课* 节以上,前半期辅导他们上见面课、后半期指导他们上合格课; 第二学期培养他们上提高课,力争使他们一年内成为合格教师 3-5 年跨入优秀教师行列。 加强班

8、主任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加强班主任教师班级管 理能力培训,思想品德教育、习惯养成、心理辅导、学生职业 生涯指导等教育能力培训。三年内班主任参加市级以上培训达 %以上、参加区级培训达以上、参加校级培训达*,切 实提升班主任教师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的能力. 加强企业实践培训。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参加企业实践 个月以上,文化课教师每两年参加企业实践个月以上。学校 将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作为教师考核聘用上岗、评优、晋级、评 职的重要依据之一。(3)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提高备课能力。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上课必须备纸质详案(五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备电子教案);教师应根据学科教学 大纲和

9、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把 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编制有效的课时教案;学科组定期开展 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促使教师提高备课能力.提高上课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 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 形成;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 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根据学校 课堂教学考核办法,加强课堂教学监管,提高教师上课能 力,杜绝不合格课堂.提高辅导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教育阶段以及从学校 到工作岗位过渡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掌握相关教育辅

10、 导方法,重视优生的培养,加强后进生的辅导,确保大面积提 高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及批改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 计作业,坚持全批全改,及时评讲、及时反馈。提高实训指导能力。组织实训教师编写实训任务书,参加 企业岗位能力实践,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提高教师实训教学指 导能力.提高考核评价能力。组织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认真学习 学校“多元立体评价方案,运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按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说明,全员参与多元立体评价工作,提 高教师考核评价能力。 加强教师教研能力建设切实健全主题教研机制。以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热点 难点问题为导向,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双周教研活动,每次活 动有明确

11、的研究主题、具体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扎实有序推 进,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组织教师上好“三类课。一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 学年至少上一次示范课(包括市区级献课),二是新教师上好 合格课(上期)和提高课(下期),三是每位教师每学年在学科 组内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充分利用希沃平台和超星学习通,推 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加强教师课改能力建设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各专业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课程 建设工作,建立每门课程资源库。课件制作率达*以上,微 课视频制作率达*%以上,每门课程试题达套以上。提升教师教材开发能力: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根 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

12、际,开发教材 和课程资源。提升教师教法创新能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 过程和教学情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运用 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实 施有效教学,创新“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 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组织教师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三年内申报省部级重点课题、 规划课题*项以上,区级课题项以上,校级课题*项以上,发 表学术论文*篇以上。(4)加强骨干团队建设,培养学科领军人物 加强骨干团队建设 学校制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的选拔、培养、 管理、考核、奖励等一系列办法,并组织实施。认真推荐学科 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积极组织

13、符合条 件的教师申报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区级、市级、 国家级名师评选.加强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的管理 考核,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的辐射、示范和 引领作用,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重点研修专业 教学法、课程开发与应用、技术技能实训、教学实践与演练等 专题模块,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双师”素质。 加强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培训 学校按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的要求,充分利用技能大师工 作室的平台,每年举行一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组织专业课 教师开展技能练兵,选派高水平教师

14、参加市级及以上技能大赛, 力争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大奖。 加强专业负责人的培训认真做好专业部长、学科组长、教学干事的选拔和培训工 作.通过理论研修、专业调研、技能培训、国内考察、名校挂 职等多种培训途径,提高其专业建设、实训管理和专业管理的 能力。 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健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 平台,每年选派*名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出国参加培训, 使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建设等方面起到引领 作用。(5)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师资培训基地 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建设,探索与行业、大中型企业共 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工作室等,积极参与“双千双 师交流计划,提高专业课特别是重点打造专业群教师“双师” 比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教 学研究能力,培养出一定数量在市内乃至全国、行业内具有较 大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3.建设经费的预算情况20192021 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需求汇总表项目名称经费需求(概算,万元)资金来源备注财政学校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 室劳模创新工作 室校企共建师培基地或教师工 作室产品研发中心首席教师专业(学科)带 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技能大赛指导 教师培训优秀教师出国 培训教师企业实践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新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