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伤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47936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伤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群体伤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群体伤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体伤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伤应急预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体伤抢救应急预案为满足重大多发伤、群体伤患者抢救治疗需要,使急诊科医疗抢救工 作能够及时、快速、有序、高效的实施,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应急预案的启动:I级:病员数小于5人,由值班医护人员负责抢救处理。如病员病情 特别危重,上级医师及时参与抢救治疗。II级:病员人数在6-15人,危重病人5人以上时,除值班医护人员外,上级医师和二线、值班医生、护士及时参与抢救治疗。III级、病员人数在15-30人,危重病人超过10人时,急诊科医护人 员难于满足救治需求时,由外科主任报请医务科调派其他外科科室医生协 助救治,护士长报请护理部调派其他外科护士协助抢救工作。W级、病员人数在30人以上,危重病人超过15

2、人时,报请医院协调 各科室参与抢救。二、相关人员及职能部门职责:1 、急诊科医生、护士接到1 20抢救信息后,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大 致了解伤害程度、伤员数量、危重患者数量、大概到达医院时间等相关重 要信息。获取信息后立即将详情报告护士长及科主任,并立即告知抢救。 留观片区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包括抢救设备、药品、抢救床等物 资,科室心电监护仪匮乏时立即报告护士长。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根据所获取信息评估是否通知二、三线值班人 员,在科室现有人员及医疗设备(特别是心电监护仪)难于满足救治需求 时,立即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调配其他科室护理人员参与应急,以及协 调其他科室予暂时借用。护士长赶赴抢救

3、留观片区负责组织安排、督促、 检查护士、护工做好各项抢救治疗工作,并保障急救药品、物品齐全,各 抢救仪器性能良好。通知后勤部门负责人安排担架组做好应急准备。3、急诊科主任接到报告报告医务科,评估科室在岗外科医生是否能 够满足抢救需求,不能满足时通知科室未在岗人员,必要时报请医务科调 派相关其他外科医生协助抢救,并赶赴抢救留观片区负责抢救治疗指挥工 作,如检伤分类、救治方案的确定、组织会诊、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反馈 患者救治情况。4、分管院长、急诊科主任,全面负责多发伤、群体伤患者抢救工作 的组织、协调,对集体讨论的重大抢救方案和措施作出决策。5、医务科、总值班人员及急诊科值班人员主要负责抢救医疗

4、组、会 诊、手术、急救药品、用血、医技科室辅助检查等的协调工作,做好接待 大批伤员救治的准备。根据应急规模,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6、急救小组成员:主要负责多发伤、群体伤抢救患者的诊疗,提出 专科方面的诊疗抢救方案,落实抢救措施。7、护理部主要负责护理人员的调配和护理相关工作的协调等。8、器械科主要负责提供一次性医疗用品、氧气、点滴架、仪器、治 疗车等。9、后勤部主要负责病床、被褥、水、电等保障。10、保卫科主要负责维持现场抢救秩序,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负 责与派出所、110 的联络。三、检诊、分诊体现优先服务原则1、指定高年资护士负责检诊、分诊。验伤标志:要求一律戴在伤员的左上肢(若左上肢

5、缺损则戴右上肢, 再则左下肢,再则右下肢)。 轻度病情稳定的伤员(绿色标志牌):对症治疗。 中度伤员(橙色标志牌):只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 会危机生命,否则病情很快恶化,1名医师和1名护士抢救1 例,静脉通 道、包扎固定,在医护人员陪同检查后住院。 重度伤员(红色标志牌):急诊抢救室,1名医师、2名护士抢救1 例。 死亡患者(黑色标志牌):填写病历,开具死亡证明,行尸体管理。2、伤员登记:指定急诊科护理专人进行伤员基本信息、伤情、急救 措施、去向等信息登记。四、工作要求:1、被叫在院医务人员就到呼叫后,10 分钟内必须赶到指定岗位参加 抢救。2、首诊科室必须了解伤员全面情况,遇到新情况给予及时处理,并 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在未经其他科室接管之前,实行“一站式服务”,对 患者负全责。3、遇到各科抢救组组长不在时,由在场最高行政领导或最高年资医 师负责组织抢救工作。4、伤员收治应遵循“主要疾病和对患者最有利的原则”,应按主要 伤情或危急生命的伤情决定收治科室。遇到涉及多科室抢救的患者协调困 难时,由医务科指定科室抢救并接收患者。5、需急诊手术救治的患者,启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手术诊治流 程。6、应急预案的终止条件为医疗救治伤员病情稳定或死亡,由分管院 长会同相关专家讨论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