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478285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RFID建设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FID图书管理系统)方案建议书目 录一、概述21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22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图书馆2二、系统介绍41系统总体架构42系统功能介绍53主要设备介绍64与后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接口10三、系统应用优势111简化借还书流程112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113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114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115提高读者的满意度12四、系统配置方案121系统服务器软硬件配置122设备配置方案1分楼层133设备配置方案2全开架方式14一、 概述1 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2009年,物联网技术发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重大科研专项,与新能源、绿色制造等并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

2、。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福建等地均已开始启动物联网的规划工作。 国外应用状况: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历史。据统计,目前仅北美地区已经有超过130家图书馆采用了RFID技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则是亚洲最早使用RFID技术的代表,可以说图书馆采用RFI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正在推动着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发展。RFID系统在国外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领域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内应用状况:在国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是国内首个部署RFID的图书馆,已于2006年2月投入使用,这是RFID在中国图书馆应用的里程碑,它的成功运行为其它图书

3、馆提供参考,意义可谓深远。目前全国各类应用RFID智能馆藏系统的图书馆近60家。2 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图书馆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设想一下! A. 如果您是一个读者走进图书馆干净整洁的大厅,您只需来到自助借还设备前,在触摸屏上轻松地查询出自己需要的图书,根据提示你直接走到某一排的书架前拿出那本书,然后在自助借还设备前将你的借书证和书读取一下,就可以带着书离开了。您不需要和任何人接触,就可以完成整个借书的过程,快捷、方便。读者还书和借书就像在银行的24小时ATM机上存钱和取钱一样方便、快捷。而当您需要还书时,您不再需要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前往图书馆而烦恼,24小时自助还书

4、设备可以帮您做到随时随地还书,轻松解决您的一切烦恼!您要做的或许只是在借书证上金额不足时做一下充值而已。B. 如果您是图书馆管理员您再也不用在盘点或者整理图书时忙得晕头转向,为找一本书而耽误很多时间,移动式智能馆员助理可以帮助你轻松完成上架、顺架、盘点等繁琐的工作,在读者需要帮助时您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任何一本书的位置,您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没有登记就带着图书离开,任何没有完成借书手续的图书通过智能安全门时都会告知您,您的工作只是一边悠闲地喝着咖啡一边在智能安全门报警的时候去查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发生。C. 如果您是图书馆的馆长图书馆RFID系统可以帮助您扩大图书流通,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准,使图书馆

5、从图书的监管者转变为知识的诠释者成为现实,而您要做的只是拓展图书馆的文化业务功能,使其更为人性化、乐趣化,从而更快地向集群化图书馆迈进。初始:手工登记条码、永磁条、充消磁技术RFID智能化技术集群化图书馆二、 系统介绍1 系统总体架构1.1 系统组成通过RFID中间件为媒介实现RFID技术和图书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为图书馆的管理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可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所有资料,通过RFID系统实现图书借还、顺架、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了图书管理的流程、降低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在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图书借还书、查询等服务的同时做到对读者信息

6、和借阅图书的双重记录,RFID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杜绝各种人为失误所造成的图书漏借、遗失等情况。整个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 RFID应用系统(二) RFID中间件(三) RFID智能标签(四) RFID硬件设备:1) 自助借还系统设备2) 馆外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设备3) 馆员工作站设备4) 馆员助理系统设备5) 标签转换系统设备6) 智能安全检测系统设备7) 智能分拣系统设备8) 馆外智能图书馆系统设备(街区图书馆)1.2 总体架构图RFID系统由各终端设备和RFID应用服务器组成,各终端系统均通过RFID应用服务器连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提供的sip2接口服务器以及数据库,终端

7、设备不直接操作后台数据库和自动化管理系统。2 系统功能介绍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基本上按照原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系统流程和功能进行划分,同时配套通借通还解决方案。2.1 架位标识构造智能化系统以单面单联书架的一层作为基本的管理单元。馆员和读者通过图书馆书目数据库,根据“楼层层数分区号巷道号书架的排号左右标志书架层数”的编码结构,从而找到所需文献。2.2 文献定位导航功能以动画图示的方法显示文献定位的位置,可以不受专业化索书号和排架方式的局限,通过页面导航,直观、自助地查找到文献的物理存放信息。2.3 自助借还功能读者自助式流通文献的归还、续借操作,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对流通文献进行归还、续借处理。2.

8、4 解决错架乱架由于采取了文献准确定位和精确典藏的方式,传统开架借阅中不可避免的错架乱架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工作中可以应用RFID文献定位原理和便携式的扫描设备,随时巡架整架,纠正错架乱架的文献。2.5 简化文献加工RFID标签简化了文献加工流程。同时文献数据的采集可由逐册进行改为多册一起进行(本系统可达16本),使之更为快捷,成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6 防盗一体化RFID标签不仅是文献定位装置,还具有防盗报警功能。3 主要设备介绍图书标签:RFID标签是一种带有天线、存储器与控制系统的无源低电集成电路产品,可在其中的存储晶片中多次写入及读取图书、媒体资料的基本资料,用于图书和多媒体光盘资料

9、的标签辨识。图书标签层架位标签:书架层版标签用于书架层板的标识,为长方形产品,大小适中,可以粘贴或安装在金属书架层板表面,不影响标签的读取,标签表面可打印编码号。层架位标签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设备:自助还书设备是一种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文献进行扫描、识别和归还处理的设备系统,用于读者自助式流通文献的归还、续借操作,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对流通文献进行归还、续借处理。该系统设备提供简单易操作的人机交流界面,可以通过SIP2协议与应用系统连接。设备安全可靠,美观大方。可以通过SIP2协议或NCIP协议以及其它协议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如汇文、ILAS、图创等多种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快速准确地完

10、成借阅。 自助还书设备自助借还书系统设备:自助借还系统设备是一种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识别和借还处理的设备系统,要求配备触摸显示屏或简单按键操作系统,提供简单易操作的人机交流界面、图形界面,可以通过SIP2协议或NCIP协议以及其它协议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如汇文、ILAS、图创等多种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快速准确地完成还书操作。系统具备安全防护措施,可部署与室外实现24小时自助还书服务。自助借还设备RFID标签转换工作站:集成RFID读写装置、条形码识别装置及标签剥离机,对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流通状态处理,能够通过扫描图书条码对RFID标签进行编写,便捷的完成图书标签粘贴

11、、加工转换工作。RFID馆员工作站:以PC机为基础,可根据需要集成RFID读写装置、各种类型读者证卡识别装置、条形码识别装置等设备,对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流通状态处理,辅助以其它装置用于流通部门对粘贴有RFID标签及条形码的流通资料进行快速的借还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流通资料借还工作效率;馆员工作站能够通过扫描图书条码对RFID标签进行编写,进行图书标签的转换加工工作。馆员工作站RFID馆员助理系统设备:针对RFID标签的扫描、统计设备,通过对书架上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的扫描,可以帮助排架,查找和统计特定的流通资料等,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寻找丢失资料和盘点书籍时发挥效率。设备体积小、重量轻

12、,使用方便,高效,安全可靠,美观大方。能完成盘点、查找、排序(非架板模式)、上架(架板模式)、剔除、阅览统计(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处理及批处理等典藏管理功能。便携式RFID馆员助理智能安全检测系统设备: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安全识别的系统设备,用于流通部门对流通资料的进行安全控制,以达到防盗和监控的目的。同时提供出入口通道和进出通道控制功能,并对读者流量进行统计。也可根据需要加装摄像监控设备和系统。RFID安全检测门智能分拣系统设备:对粘贴有RFID标签图书自动分拣可以准确、快速对归还流通资料进行分拣的系统设备,有效提高资料在归还后重新上架之间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降低馆员重复

13、劳动的工作量,是引进RFID技术后对馆员工作效率的又一次提升。此设备可以与自助还书系统设备结合,实现还书与分拣一体化操作。智能分拣系统设备馆外智能图书馆系统设备:图书馆可以利用馆外自助借还书机来实现图书的延伸服务,此设备具有自助借还书、自动上下架、预约借书等功能,可加载自助办证系统。将一些专题图书、热门图书送到读者的附近,如高校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馆外智能图书馆4 与后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接口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将基于RFID ACS中间件服务器与原有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兼容SIP2/NCIP协议、数据库连接方式以及API接口等多种连接形式,具有高度的扩展能力。图书馆自动化系

14、统需要提供基于SIP2标准接口服务(需要选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提供的专用sip2服务接口),自动化管理系统则作为RFID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自动化系统仍可以离开RFID系统独立运行,按照自己的操作流程完成常规图书馆的业务操作)。三、 系统应用优势1 简化借还书流程现有的借还书流程虽然引入了条码扫描系统,但仍然需要人工打开图书扉页并找到条码位置然后才能扫描条码。这样的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借还书效率低。同时,条码容易破损,经常会发生条码读不出需要更换条码的事情,这样不仅会影响借还书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2 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依靠人工的图书盘点工作,工作量大而且效率低。管理员要凭

15、自身的记忆对图书进行分类放置和记录,费时劳神却又很难达到目的。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实现图书盘点的智能化。3 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现有的图书馆磁条防盗系统的准确性较低,并且磁条的磁性容易被削弱,所以引起误报和漏报的几率较大。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图书防盗系统,采用更加可靠的防盗技术。现在图书归还和上架之前要经过上磁处理,借出时则要进行消磁处理,工作量大,直接影响了图书流通以及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发现盗窃行为的同时无法记录盗窃图书的信息,对图书的日常盘点、补缺工作影响极大。因此将防盗系统与图书流通管理系统联系起来,记录每本图书的进出库历史记录,从而可以与借还书的历史记录进行匹配。4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图书馆工作人员由于积年累月的重复性劳动,加上图书馆工作本身就很繁重,很容易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工作产生一定的消极思想;由于管理上存在缺陷,图书馆管理者也大伤脑筋,加上读者也对图书馆表示不满,导致图书馆人员对图书馆工作满意度有所下降。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