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惩罚的利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471320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下惩罚的利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放下惩罚的利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下惩罚的利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下惩罚的利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下惩罚的利刃 一年七班 牛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思想心态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做一个老师容易,做一个好老师不容易。”这句话道出了多少老师的心酸。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老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时,也要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成为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过去的教育由于受到师道尊严的影响,加之教育的法制不健全,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为了显示教师的权威,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惟命是从”,有甚者以体罚作为法宝,致使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现在的教育呼唤文明化,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要求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

2、爱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为此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与法规,不断地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然而,这些措施却没有彻底地改变教育的“体罚”现象,媒体不断地报道出某些教师的恶劣行径,社会也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教师真的不懂法吗?痛定思痛,我们不能不反思。观看了教师对孩子体罚的视频,真让人触目惊心。老师体罚学生的方式有很多,有些导致学生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在学生心中也会可能烙下终生的印记。体罚作为惩罚的一种形式,是不能与批评划等号的,这是性质截然不同的强化手段。批评是针对学生的过错或不良习惯进行的否定性评价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积极引

3、导,言词可以激烈,情绪可以高涨,表情可以变异,但出发点均是善意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震荡,利于改变不良行为。惩罚比批评要严厉。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体罚绝对不是个好方法,而且它带来的不利后果恐怕是让人更难以接受的。对孩子进行过多的粗暴和体罚也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仁慈,在皮鞭下长大的孩子,只会产生仇恨。体罚只能使孩子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体罚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感想,学生的身心就会严重地受到伤害。在和学生发生某些不

4、适当的矛盾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不仅可以避免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还可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发展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作为一名教师,当某些学生调皮时,自己有时脾气比较大,在学生不听的情况下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让他到一边去冷静,去“暂停休息”一下,听上去很友好,没有恶意。毕竟小孩子没有被体罚,也没有人被训斥,他只是被制止,被带离现场不难看出这是为什么。作为大人你可以想象出,如果有人因为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而迫使你一个人孤立,你会感到多么的愤怒和羞辱。如何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老师必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教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专业素养,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

5、信任的老师。一、 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现代社会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教师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三、增强法制观念 教师应该自觉学习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对于有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条

6、款,更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并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要防止出现体罚行为,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教师,要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要干一行爱一行 对于教师来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师这一事实,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快乐。 (2) 放下权威与学生沟通交流 教师天天都要面对学生,如果无法和学生沟通交流,就难免会出现学生不尊重你、你拿学生没办法的状况。教师应该放下权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3) 劳逸结合 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为此,在安排工作时

7、,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问。不管工作多忙,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会,做做运动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 (4) 保持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 家庭问题常常是引起教师心理压力的一大根源。工作时带着家庭里的烦恼,肯定无法让你全身心地投人工作,结果只能是一个恶性循环。 (5) 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现在许多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然也无法调节好自我的身心。为此,当自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妨大大方方地做回“学生”。 五、培养良好个性 独立、热情开朗、耐心细致、沉着冷静、诚实正直、温和宽厚,都是一位优秀教师必备的性格特征。 “一张笑脸相迎、一颗爱心相送、一腔真诚相待、一个满意相伴”。从今天起,我们要好好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的童年更加的幸福,快乐!把所有的一切变成对学生的爱,用爱鼓励自己,有勇气的在教育路上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