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46897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研究课教案及评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案及评析良乡二小张斌斌执教良乡二小刘金玲点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异分 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2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建立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 经历运用所学旧知识自主解决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用正确的格式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先通分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学习新知:一、谈话引入:

2、每天的阅读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收获,老师曾进行了调查。出示:五4班同学课外书阅读种类统计图(扇形统计图)1你从表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学生边说边板书算式)1331在这些问题中,你能分分类吗? 16 +16,16 -16在做这些题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2)其他的算式和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i ii i2、我们先来研究2 + 4的问题,2和4是什么意思?每份大小不同能不能直接相加减?请你尝试用学过的方法求出它的结果。可以借助给你的学具记录下解决过程3、组内交流。4、反馈,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在画图展示

3、,通分时进行追问。把学生的方法随机板书。5、 教师再次利用课件展示,巩固算理:为什么要先通分再计算?(把单位“1”平均分成21 1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把单位“ 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它们的大小是不相等的,都平均分成4份,每份相等才能相加。就可以利用通分帮助我们来解决。)我们一般采 用这样的格式书写。【板书脱式】1 16、 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得出了结果,任选一种方法快速解决这道题7 + 3。反馈后追问:你为什么选择通分的方法?(快捷)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如何计算?投影出示加法是这样计算,减法呢?学生解决,汇报。个别生板书7、练习:1 - 1教师巡视,收集错题,分析原因8、小结:

4、我们刚才解决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问题,你是怎样算的书异】三、巩固练习:【随着学生总结,板施112 111311、口算:2 +3 =+ 3十948532、笔算:113113+ - +2416 一24163、数学书11页6题。在口算、估算检查时可以利用分小互化,希望你们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想家的和是11?301130-这两道题我没想好,您看哪道合适?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学 习中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继续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学习方法。板书设计:13+16 十 16161616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小画图11213+

5、= + =转化通分24 4 4 4丨1 12 1124 4 44异同通分1616课后点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第二小节, 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本单元 第一小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张老师执教的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首先是通过一幅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然后让学生猜一猜-1等于多少?并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在交流的过程中理24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算法,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创设并充分利用情景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教学首先要让学生

6、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主 动学习的愿望。这节课张老师先出示了本班图书角分类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提问题。学生 从图中能直观地看出各种书的多少,因此很快提出了很多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张 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算式分类从而引到本节课的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还巧妙的渗透了分类的思想,引出要继续研究的问题。二、注意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验证-13,如画线段图、方格图,化成小数,先通分等等,在244交流的时候,张老师不仅让每位学生都说清自己的想法,更可贵的是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沟 通

7、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张老师进行了如下的引导“回忆: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验证的? 观察这四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联系吗?谁和谁是有联系的”学生在观察对比之 后明白了:这几种方法都是先化成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每份的大小相等了才能相加减。记 得张丹老师说过,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算法理解算理,进而促进对算理多种表征的 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的验证方法虽然不同,但要说明的道理都是相同的。本节课教师有这个 意识帮助学生沟通多种算法之间的联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通过追问促进对算理的理解众所周知,教师有效的追问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的必要手段。追问一定要围绕本节课的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本节课张

8、老师的几次追问都非常精彩,如:当第一个学生汇报完 化成小数计算的方法后,教师追问“有疑问吗?”意在引导学生明白“丄丄分母不同,不能24直接相加,转化成小数就可以相加了。 ”当学生展示先通分的方法时,张老师追问“为什么要 通分?(生:每份的大小不相等)谁和谁大小不相等?”及时强调了“只有两个分数平均分 的份数相同,每份的大小相同,才能相加”四、在实践中感受先通分的方法最简单最通用1 13本节课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解答 1 1为什么等于3。孩子们喜欢、习惯用自己想出的2 44方法解答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才能使他们自觉接受先通分的方法呢?张老师没有直接告 诉或要求孩子,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

9、答 2丄等于多少,在解题的过程中,让孩711子们自己体会出“只有先通分的方法最简单、最通用”从而使孩子们自觉的接受这种方法。不同看法:1、顺学而教课上张老师让孩子们观察四种方法,你能发现什么?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建立多种算 法之间的联系, 可是第二个学生说到: 我发现通分最方便。 老师没有评价, 只是再次追问 “他 们有什么联系?”我觉得,既然孩子已经感觉到通分最简便,就可以把下个环节算法择 优提到前面教,因为这两个知识点没有循序渐进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掌握预设与生 成的关系,尽可能的顺学而教。2、小节回扣重点本节课张老师的前几次小结都比较好,比如当学生体会了通分的方法最简单之后,教师 利用课件帮学生司梳理了学习的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利用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 法,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我觉得整节课最后的结尾 也应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小结,张老师是用提问的方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学生回答“不同点是要先通分” 。这时候可以再次追问 “为什么一定要先通分呢?”从而回扣重点:只有两个分数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每份的大小 相同,才能相加。以上是我对本节课个人的几点看法,有不妥之处请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