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46852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剑阁县鹤龄中学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13 新人教版 (满分100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痴想(ch) 啜泣(chu) 堕落(du) 擎天撼地(qn)B、厄运() 酝酿(nin) 贮藏(ch) 忍俊不禁(jn) C、犬吠(fi) 骸骨(hi) 预兆(zho) 窸窣作响(s)D、喧嚣(xio) 寒颤(zhn) 滑稽(j) 苦心孤诣(zh)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篝火 弱肉抢食 沉寂 喑哑B、劫掠 脍灸人口 沐浴 温睛C、虐杀 骇人听闻 决别 憔悴D、炫耀 各得其所 匿笑 静谧3、在下列横线上选填的最佳比喻句应为(

2、)50年代末,那正是过苦日子的时期。穷困, 。A、 就像雨雾蒙蒙的秋天,笼罩在他的头上。 B、就像秋天阴蒙蒙的雨雾,笼罩在他的头上。C、就像阴蒙蒙的秋天的雨雾,笼罩在他的头上。D、就像秋天的雨雾阴蒙蒙,笼罩在他的头上。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8分)(一)诗句填空。(2分)4、 ?为有源头活水来。 5、山光悦鸟性, 。(二)按提示填写课文原句。(4分)6、“ , ”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7、程远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 , ”不觉脱口而出。(三)名著积累。(2分)8、水浒传中倒拔

3、垂杨柳的是 。9、冰心在 中,她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写出其中一部即可。三、阅读理解(46分)阅读下面几则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送报的少年(16分)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A一大早,他的短袖衬

4、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坚韧而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候,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

5、屑地说“你那观念早已过时了!” 我说:“你看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B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

6、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11、画线B句用了人物的 与 描写,表现了“儿子” 的态度与缺乏 的思想。(4分)12、文中表现出送报少年的个性特点是 (3分)13、本文要表现的是送报少年,从这个角度说说写“儿子”有何作用?(2分) 14、假如你是儿子的同学,请你对他为人处世的某一方面

7、劝说几句。(4分) (二)地平线(14分)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大平原,最喜欢骑上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地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经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啊,天到尽头了!”我拼命向那树丛奔去,骑了好长时间,赶紧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悠悠然如仙翁。“老爷子,你是天边来的吗?”我问。“天边?”“就是那一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不远吗?”“孩子,那是永远

8、走不到的地平线呢。”“地平线是什么?”“是个谜吧。”我有些不太懂了,以为他是骗我,就又对准那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然而我失败了;矮屋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我坐在地上,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同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的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

9、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15、标题地平线有双重含义,一是指 ;二是指 。(3分)16、对末段“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对小时候有不断追求地平线的经历。B、老人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C、总想在自然界里用新的方式寻找地平线。D、自然界的地平线给了作者这样的启示:人生永远不会有终端性的地平线,人生就是不断超越。17、文章阐述“艰苦与乐趣”的转化的句子是 。(3分)18、用自己的话说一点读了本文后的感受、启示.(不要重复上面题目中的话)(3分) 19、请你为此文出一个题目,并附上参考答案。(3分)题目: 答案: (三)陈太丘与友期(1

10、6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0解释加点的字(4分)2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文言文。(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2、仿照例子写成语。(4分)例:期不期而遇 (约定)舍( )(放弃) 信( )(信用)去( )(离开) 引( )(拉)23、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看法。(3分) 24、在文中,作者借元方的责客语,从反面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即做人要讲“诚信”、要讲“礼貌”。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么相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还有用吗?请举例说明。(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