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46629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202X年,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xx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建设和谐社会。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低保工作 202年年初,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对全镇低保户进行全面推倒重来,严格按照“两评议、一审核、三公示”的程序进行办理,在审核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文件上的要求入村入户

2、调查,做到户户与人见面、与卡见面,并做好邻里调查走访,并要求低保申请对象如实提供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残疾证、重病证明等,积极宣传低保政策,确保低保审核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坚持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层层把关,打造我镇阳光低保工程。通过农村低保清理整顿,因低保问题引起的上访事件明显减少。目前,全镇共有低保户385户,291人,其中:一类1人,二类1945人,三类514人。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364万元。 二、五保工作 我镇共有五保户30人,其中集中供养的有1人,分散供养的有39人。年初按照县民政局的要求,镇民政所对全镇五保户进行了年审,通过年审共有3名五保

3、对象死亡,我们及时x县民政局对接,增补了1名符合五保条件的老人,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优抚工作 优抚对象的各种优待政策,全部及时足额兑现。我们今年共为16名6周岁以上退伍军人办理了生活补贴,为全镇所有残疾军人换发新的残疾军人证,并免费为所有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农村医疗保险,纳入医疗救助平台,为他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全镇共有重点优抚对象76人。及时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病故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定期补助资金、现役军人优待金和0周岁农村退役士兵生活补助资金等,认真落实优抚政策。 四、殡改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认真做到十天已通报、一月一调度

4、。在全镇范围广泛宣传殡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浓厚的殡改氛围。到目前为止,全镇共火化128具,火化率达到3%。 五、残联工作扎实开展。 、宣传残疾人政策,做好残疾人服务。 2、落实残疾人民生工程。 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一、二级残疾人和三级残疾人,每人每年分别补助0元、400元。22X年全镇符合条件残疾人共64户,发放救助资金484万元,资金于7月底全部打卡发放到救助对象。 对贫困精神残疾每人每年提供10元基本精神药物治疗费用补助,经申报、审核、审批,全镇贫困精神病残疾人药物补助对象30人;补助资金30万元,于7月底通过“一卡通”足额打卡发放到户。 总之,0X年

5、民政所工作人员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繁杂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扬。但离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服务群众的态度不够热情,缺乏耐心等。 民政工作2X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工作,“应保尽保”、“动态调整”,确保低保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2、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大病患者生活困难。 3、加强敬老院的管理,确保五保老人有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 4、推进惠残民生工程落实,做好残疾人服务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5、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及时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妥善安排好冬春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危房户的上报重建

6、工作;加大因病因灾家庭的摸排梳理,做好大病贫困家庭临时救济工作。 、开展拥军慰问活动,规范优待金发放程序,加大优抚对象的帮扶工作。 7、深入开展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工作,关注辖区流浪乞讨人员、孤儿的动态,及时开展救助活动。加强孤儿申报和管理。 8、强化自身,加强作风和民政自身建设。内容总结()乡镇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202X年,我镇民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xx县民政局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省、市、县“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精神,以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救助平台,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建设和谐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