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465709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径选择及管道压力降计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径选择与管道压力降计算第一局部 管径选择1 应用围和说明1.0.1 本规定适用于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不包括储运系统的长距离输送管道、非牛顿型流体及固体粒子气流输送管道。1.0.2 对于给定的流量,管径的大小与管道系统的一次投资费(材料和安装)、操作费(动力消耗和维修)和折旧费等项有密切的关系,应根据这些费用作出经济比拟,以选择适当的管径,此外还应考虑平安流速及其它条件的限制。本规定介绍推荐的方法和数据是以经历值,即采用预定流速或预定管道压力降值(设定压力降控制值)来选择管径,可用于工程设计中的估算。1.0.3 当按预定介质流速来确定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选管径: d=18.8

2、1W0.5u-0.5-0.5 (1) 或 d=18.81V00.5u-0.5 (2) 式中 d管道的径,mm; W管介质的质量流量,kgh; V0管介质的体积流量,m3h;介质在工作条件下的密度,kgm3; u介质在管的平均流速,ms。预定介质流速的推荐值见表。1.0.4 当按每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Pf100)来选择管径时,采用下式以初定管径: d18.16W0.38-0.2070.033Pf1000.207 (1) 或 d18.16V00.380.1730.033Pf1000.207 (2) 式中介质的动力粘度,Pas;Pf100100m计算管长的压力降控制值,kPa。 推荐的P

3、f100值见表。1.0.5 本规定除注明外,压力均为绝对压力。2 管道流体常用流速围和一般工程设计中的压力降控制值2.0.1 管道各种介质常用流速围见表。表中管道的材质除注明外,一律为钢。该表中流速为推荐值。2.0.2 管道压力降控制值见表1和表2.0.22,该表中压力降值为推荐值。3 核定3.0.1 初选管径后,应在已确定的工作条件及物料性质的根底上,按不同流动情况的有关公式,准确地作出管道的水力计算,再进一步核定下述各项:3.0.2 所计算出的管径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3.0.3 满足介质在管道输送时,对流速的平安规定;3.0.4 满足噪声控制的要求。第二局部 管道压力降计算1 单相流(不可

4、压缩流体)1.1 简述 本规定适用于牛顿型单相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压力降的计算。在化工工艺专业已根本确定各有关主要设备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进展系统的水力计算。根据化工工艺要求计算各主要设备之间的管道(包括管段、阀门、控制阀、流量计及管件等)的压力降,使系统总压力降控制在给定的工作压力围,在此根底上确定管道尺寸、设备接收口尺寸、控制阀和流量计的允许压力降,以及平安阀和爆破片的泄放压力等。 牛顿型流体是流体剪应力与速度梯度成正比而粘度为其比例系数。但凡气体都是牛顿型流体,除由高分子等物质组成的液体和泥浆外,多数液体亦属牛顿型流体。1.2 计算方法 考前须知.1 平安系数 计算方法中未考虑平安系数,计算

5、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数值。通常,对平均需要使用510年的钢管,在摩擦系数中加2030的平安系数,就可以适应其粗糙度条件的变化;超过510年,条件往往会保持稳定,但也可能进一步恶化。此系数中未考虑由于流量增加而增加的压力降,因此须再增加1020。的平安系数。规定中对摩擦压力降计算结果按1.15倍系数来确定系统的摩擦压力降,但对静压力降和其它压力降不乘系数。.2 计算准确度 在工程计算中,计算结果取小数后两位有效数字为宜。对用当量长度计算压力降的各项计算中,最后结果所取的有效数字仍不超过小数后两位。 管 径.1 确定管径的一般原则 (1) 应根据设计条件来确定管道直径,需要时,可以有设计条件

6、下压力降1525的富裕量,但以下情况除外: a. 有燃料油循环管路系统的排出管尺寸,应考虑一定的循环量; b. 泵、压缩机和鼓风机的管道,应按工艺最大流量(在设备设计允许的流速下)来确定尺寸,而不能按机器的最大能力来确定管道尺寸; c. 连续使用的管道(如开工旁路管道)尺寸,应按可能得到的压差来确定。(2) 在允许压力降围,应采用经济管径,*些管道中流体允许压力降围见表1。(3) *些对管壁有腐蚀及磨蚀的流体,由流速决定管径,其流速见表2。.2 管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1. 2. 21)式中 d管道直径,mm; Vf流体体积流量,m3/h; u流体平均流速,m/s; W流体质量流量,kg/

7、h;流体密度,kg/m3。通常可由图2查得管径。*些管道中流体允许压力降围表1.2.21序号管道种类及条件压力降围kPa(100m管长)l蒸汽 P6.4IOMPa(表)46230总管 P3.5MPa(表)1235P 3.5MPa(表)2346支管 P735kW进口1.89出口4.66.9小型压缩机进出口2.323压缩机循环管道及压缩机出口管0.23123平安阀进口管(接收点至阀)最大取整定压力的3%出口管最大取整定压力的10%出口汇总管最大取整定压力的7.5%4一般低压下工艺气体2.3235一般高压工艺气体2.3696塔顶出气管127水总管238水支管189泵进口管最大取8出口管110 m3h

8、1246*些对管壁有腐蚀及磨蚀流体的流速 表1. 2. 22序号介质条件管道材料最大允许流速 mSl烧碱液(浓度5)碳钢1.222浓硫酸(浓度80)碳钢1.223酚水(含酚1)碳钢0.9l4含酚蒸汽碳钢18.005盐水碳钢1.83管径900衬水泥或沥青钢管4.60管径900衬水泥或沥青钢管6.00 注:当管道为含镍不锈钢时,流速有时可提高到表中流速的10倍以上。 管路.1 简单管路 但凡没有分支的管路称为简单管路。 (1) 管径不变的简单管路,流体通过整个管路的流量不变。 (2) 由不同管径的管段组成的简单管路,称为串联管路。 a. 通过各管段的流量不变,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则有 VfVf1=Vf

9、2=Vf3 (1.2.31) b. 整个管路的压力降等于各管段压力降之和,即PPl+P2+P3 (2).2 复杂管路 但凡有分支的管路,称为复杂管路。复杂管路可视为由假设干简单管路组成。 (1) 并联管路 在主管*处分支,然后又集合成为一根主管。 a. 各支管压力降相等,即PPlP2P3 (1.2.33) 在计算压力降时,只计算其中一根管子即可。 b. 各支管流量之和等于主管流量,即 VfVf1Vf2Vf3十 (4) (2) 枝状管路 从主管*处分出支管或支管上再分出支管而不集合成为一根主管。 a. 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b. 支管所需能量按耗能最大的支管计算; c. 对较复杂的枝状管

10、路,可在分支点处将其划分为假设干简单管路,按一般的简单管路分别计算。 管道压力降计算1.2.4.1 概述(1) 管道压力降为管道摩擦压力降、静压力降以及速度压力降之和。管道摩擦压力降包括直管、管件和阀门等的压力降,同时亦包括孔板、突然扩大、突然缩小以及接收口等产生的局部压力降;静压力降是由于管道始端和终端标高差而产生的;速度压力降是指管道始端和终端流体流速不等而产生的压力降。(2) 对复杂管路分段计算的原则,通常是在支管和总管(或管径变化处)连接处拆开,管件(如异径三通)应划分在总管上,按总管直径选取当量长度。总管长度按最远一台设备计算。(3) 对因结垢而实际管径减小的管道,应按实际管径进展计

11、算。 雷诺数按下式计算: 1.2.41式中Re雷诺数,无因次;u流体平均流速,ms;d管道直径,mm;流体粘度,mPas;W流体的质量流量,kgh;Vf流体的体积流量,m3h;流体密度,kgm3。(4) 管壁粗糙度管壁粗糙度通常是指绝对粗糙度()和相对粗糙度(d)。绝对粗糙度表示管子壁凸出局部的平均高度。在选用时,应考虑到流体对管壁的腐蚀、磨蚀、结垢以及使用情况等因素。如无缝钢管,当流体是石油气、饱和蒸汽以及干压缩空气等腐蚀性小的流体时,可选取绝对粗糙度o.2mm;输送水时,假设为冷凝液(有空气)则取0.5mm;纯水取0.2mm;未处理水取0.30.5mm;对酸、碱等腐蚀性较大的流体,则可取l

12、 mm或更大些。对一样绝对粗糙度的管道,直径愈小,对摩擦系数影响程度愈大,因此用和d的比值d来表示管壁粗糙度,称为相对粗糙度。在湍流时,管壁粗糙度对流体流动的摩擦系数影响甚大。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及管壁相对粗糙度(d)的关系见图1所示;在完全湍流情况下,清洁新管的管径(d)占绝对粗糙度(2所示。*些工业管道的绝对粗糙度见表2查得。*些工业管道的绝对粗糙度 表1. 2.41序号管道类别绝对粗糙度(c) mm1234567金属管无缝黄铜管、铜管及铅管新的无缝钢管或镀锌铁管新的铸铁管具有轻度腐蚀的无缝钢管具有显著腐蚀的无缝钢管旧的铸铁管钢板制管0.010.050.10.20.250.420.20.30.5以上0.85以上0.338910111213非金属管干净玻璃管橡皮软管木管道土排水管接头平整的水泥管石棉水泥管0.00150.010.010.030.251.250.456.00.330.030.8(5) 流动型态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型态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流型,层流与湍流间有一段不稳定的临界区。湍流区又可分为过渡区和完全湍流区。工业生产中流体流型大多属于过渡区,见图1所示。 确定管道流体流动型态的准则是雷诺数(Re)。a. 层流 雷诺数Re2000,其摩擦损失与剪应力成正比,摩擦压力降与流体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