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46353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王用龙摘要: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外在的中学作文教学资源无法应对新时期课改时,语文教师只有反省内求,从批判性阅读文本和模仿中创新寻求应对之道。关键词:作文教学 现状 刍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新时期语文素养的综合尺度。农村中学闭塞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经济条件,贫乏的教育资源,保守的思想观念,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不揣浅陋,且就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改变谈谈一管之见,权作抛砖引玉之论一 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参

2、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不多,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社交能力与年龄增长不成比例。眼界的狭小,再加上可供阅读书籍的匮乏,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萎缩变小。其对客观事物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经验来自于课本,拘泥于课本,以致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许多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胡编乱造了大量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文章,从遣词造句到谋篇构局都呈现出干瘪矫情的八股化。这种不正常的作文情绪和消极被动的作文心态是无助于真正提高自身作文水平的。 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颇多,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学校对教师往往存在唯分数论,而教师在分数的指挥棒

3、下又对学生的作文唯统一标准和唯政治论。教师过于强调依照语文教材篇目或单元要求作文,罔顾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的指导也就与学生的兴趣兴奋区相偏离,事实上是无法找到中学生提笔作文的起点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支点的。这种简单机械的功利性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顾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一味追逐分数,束缚了作文教学本应自由的手脚,扼杀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活力。对教师来说,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当然,农村中学教师的语文素养不高也是影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挚肘。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家庭也许是中学生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中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从广泛的意义上来

4、说,农村中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明显是不如城市中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的:农村家长素质偏低,文化底蕴差,教育方法简单;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家长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还较为片面。至于孩子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怎么关注的。父母的唯利态度无形当中是对中学生养成作文兴趣的致命一击。由于农村中学生父母自身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有时也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二 尽管农村中学生的阅历不深,视野不广,圈子不大,但生活是无处不在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它们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学生是作文

5、教学的主体,是内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作文能力的角度来说,自身的“修行”显得更重要。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而单调的,但只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美丽的农村景色、丰富的农村语言、别样的农村生活都会给人带来深切的感受。基于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亲身经历的事情,亲眼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会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答李翊书一文中所说的“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若其光烨”就是这个道理。 农村中学作文的教学环境一时无法改变,目前能

6、够改变的也是急需改变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巧。教师不仅要“闻道在先”,而且要“术业有专攻”,具有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的学识和经验。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无穷。”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囿于条件的限制,语文教师只有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由单一的原点思维定势转化为发散的创新思维,从批判性阅读文本和模仿中创新着手,以弥补其他诸多不足。何为批判性阅读文本呢?即教师在阅读课文文本的过程中善于严格全面地估计思维材料,细致审慎地自我反省思维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并以此来唤醒学生们的批判意识。如苏州园林中有段话:“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

7、似的旁道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的同学就质疑其前后矛盾。姑且不论其正确与否,该生的阅读批判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语言沉淀以及文学修养为基石,解悟文章的意蕴与情趣。其中形成的张扬个性的直觉经验,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个很好的思维基础。 另一方面,初中生作文正处于入门的关键阶段,讲究的是要“于无法之中求得法”,即是要在模仿中掌握作文之道。朱熹曾说:“古人作诗作文,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中国文学史上就有模仿前人写作而自成一家的成功范例,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应

8、当注意的是,作文的模仿与一般纯技术性活动的模仿是不同的,包含着更多的创新因素,正如清朝蒋湘南七经楼文钞里所说的那样:“似范其貌,实取其神。”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求“与古人离”。模仿不是目的,创新才是根本.一言以蔽之,模仿中的创新是作文教学成功的有效途径,亦是语文教师鞭长能及的领域。既可为之,何以不为?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们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校教育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其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寓。农村家庭内部优化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鉴于农村的

9、特殊情况,语文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渠道引导农村家庭进行内部优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尽力为孩子创造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讲究科学的家教方法,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全方位的引导;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和人才观,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家长若能和语文教师联合教育互补教育,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瓶颈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外在的资源条件无法应对新时期课改要求时,作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只有反省内求。没有教师个人自我实践的行为,没有教师个人修身为本的意念,既定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是不可能改变的。语文教师应该领悟到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参考资料:(1)中学作文教学法黄建成袁立痒主编安徽大学

10、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 1999年4月第1次印刷(2)教育学 刘楚明主编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5年6月第1版 1997年1月第2次印刷(3)心理学教程 李铮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3年7月第1版 1996年8月第二版 1998年2月第3次印刷(4)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郭东歧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版 2003年6月第1次印刷(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马云鹏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2005年1月第4次印刷(6)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万福于建福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年3月第1版 2001年6月第2次印刷(7)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张向葵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2005年6月第6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