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46029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03709各章课后习题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开展规律1、结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 基本观点及其各自的 基本形态,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问题。P37-P39答:1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的三种 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 基本观点,既反对了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错误观点,又抑制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

2、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2、结合实际说明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P47答:1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人化自然。由于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不断从事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才能存在和开展。3、试述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 基本分歧,并说明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若何才能坚持唯物辩证法、抑制形而上学。P54-P55答: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开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成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

3、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2二者斗争的焦点或 基本分歧,在于是否成认矛盾是事物开展的动力。3坚持用联系的、开展变化的、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抹杀矛盾的观点看问题。4、若何理解矛盾是事物开展的动力结合实际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答:1事物开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开展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开展中的作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开展提供必要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开展。、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事物开展的 基本趋势。第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开展中的作用:1、事物的量变过程中,斗

4、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比照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2、在事物质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开展的动力。(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开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开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其作用。5、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P61-P64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他们是相互联结的、相互区别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合一互相转化。从马克

5、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2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次要方面是的原理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从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方面,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要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式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方面,说明其指导意义。6、说明掌握辩证的否认观和否认之否认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P68-P70答:1辩证的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是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进展对自身的否认;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否认是事物

6、开展的环节。其二,否认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认作为开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是扬弃。关于掌握辩证否认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意义,应该从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认一切方面加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2否认之否认规律的内容:事物的开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认,由肯定阶段到否认阶段,再到否认之否认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开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从坚持事物的开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7、举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P72/P77答: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7、。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以科学研究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解释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为例,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2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不能直接感知。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不能脱离现象,必须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到达对事物的本质的认

8、识为例,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8、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P78-P80答:1规律的含义:物质运动开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客观性规律运动着的事物本身固有的、普遍性不是个别的事物中起作用,而是大范围起作用。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自发地实现的,不需要人的参与。社会开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4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性:社会的开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开展过程,不能因为成认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而抹煞和改变

9、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性。9、举例说明意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以及意识是社会的产物。P82-P83答:1意识的主观性:首先,意识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其次,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反映客观事物的,这些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再次,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最后,人的意识不仅能够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意识的客观性:首先,尽管意识是主观映像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其次,意识的感性形式、理性形式以及情感、

10、意志尽管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都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再次,个体意识是有差异性,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最后,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的事物的观念或形象,但这种创造是把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在观念和表象中加以改造形成的,它仍然来源于客观世界。可以举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例子加以说明。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可以举狼孩没有意识的例子。10、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P85-P86答:可以举1958年大跃进违背客观规律造成的危害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个例子,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11、。11、若何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首先,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的各个组成局部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其次,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再次,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务实求真。最后,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 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着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是会误党误国。12、若何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理解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实事求是

12、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到实事求是。其次、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1、若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 基本的观点P93-P96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抑制了唯心论的认识论和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局限,真正提醒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 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实践

13、是认识的根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P104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认识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认识看作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观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3认识不仅能反响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提醒事物的本质和开展规律,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3、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P109答: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

14、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理性认得到检验、丰富和开展。4、若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P115-P116答:1真理的绝对性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开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2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局部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

15、对客观世界某一局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3二者的辩证关系: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第三,相对真理相绝对真理转化。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118答:1检验真理的含义: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只有实践能够判明认识是否正确。6、若何正确认识真理和价值的关系P120-P122答:真理与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对立的统一。(1)真理与价值的区别:真理表达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

16、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是之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3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7、若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的关系P123-P124答: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的根基上到达统一。2认识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运用。3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根基P125-P127答:1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