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45995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 物 学 实 验 讲 稿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步骤步骤(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机械部分1、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筒口上端安装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作用是保护成像的光路与亮度。2、物镜转换器:固着在镜筒下端,分两层,上层固着不动,下层可自由转动。转换器上有2-4个圆孔,用来安装不同倍数的低倍或高倍物镜。3、粗、细准焦螺旋:位于镜柱的下方的两侧,均可转动,用于升降载物台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在使用低倍物镜及粗调焦时用;细准焦螺旋在高倍物镜观察时作细调焦使用。4、镜臂:手握镜体的部分。5、镜柱:从镜座向上直立的短柱。上连镜臂,下连

2、镜座,可以支持镜臂和载物台。6、镜座:是位于镜臂下方,显微镜的底盘。用以稳固和支持镜身。7、载物台:从镜柱向前方伸出的金属平台,是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在通光孔的两侧装有固定玻片标本的压片夹,压片夹与平台移动器(推进器)相连,可通过平台移动器的螺旋前后、左右移动玻片。光学部分1、目镜(接目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端的、由一组透镜组成的镜头,常标有10、20等放大倍率,可使物镜成倍地分辨、放大物像。有的内含指针,可用以指示所要观察的部位。(1)目镜筒滑板:可调节目镜间距离,以得到合适的瞳孔间距,使双眼的视野重合。(2)瞳孔间距刻尺:标记瞳孔间距。(3)适度调节环:可调节两眼屈光度。2

3、、物镜(接物镜):是显微镜的重要光学部件,是安装于物镜转换器上的数组透镜,从外表上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短的是低倍物镜,外侧刻有放大倍率,如4、10等;长的是高倍物镜,有40、100等。放大率为100的是油镜,使用时物镜与盖玻片之间要用香柏油(或甘油、石蜡油)作为介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聚(集)光器:装于载物台下方的升降架上,由几片凸透镜组成,可把平行的光线集中于一点。在光源与载物台之间,其一侧有升降螺旋,可使聚光器上下移动以调节视野亮度。4、虹彩光圈(可变、孔径光阑):由数张金属薄片组成,装于聚光镜内,拨动操纵杆,可调节通光量和照明面积,即调节进

4、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5、照明器和反光镜:照明器又称内置光源,安装在镜座上,通常采用高亮度、高效率的卤素灯和非球面聚光镜,可通过亮度调整旋钮调整其亮度。在没有照明器的显微镜都在聚光器下面装有一面平、一面凹的双面反光镜,可作各种方向的翻转,用于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二)生物显微镜的成像(放大)原理光线照明器或反光镜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的透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实像)镜筒目镜(再放大成虚像)眼。(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安放(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保持镜体直立。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

5、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2)安放:放置时,动作要轻,一般应放在座位的左前方,距桌边10处,镜筒向前,镜臂向后。揭下防尘罩,放入抽屉内。插上电源,打开开关。按箭头方向调整旋钮,调整灯泡亮度。2、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即能听到“卡扣”的固定声响。(2)调整瞳距:双眼同时睁开注视目镜内,根据各自的眼间距,调整两目镜间的距离,记住自己的瞳距值,利于下次观察时的调整。(3)调整屈光度:以右眼看右侧目镜,调整调焦螺旋对好焦距,以左眼看左侧目镜,旋转屈光度调整环,对好焦距,使两眼同时看到清晰的显微镜像。(4)调整聚光器、虹彩光圈、反光镜:一般聚光器是在上限位置使用,但是在观察视野亮度不太

6、均衡时,用聚光器上下移动旋钮向下微调聚光器,可获得良好的照明。没有内置光源的显微镜需要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光,使镜面向着光源。直到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为止。再利用聚光器或虹彩光圈调节光的强度,使视野内的光线既均匀明亮,又不刺眼。要体会反光镜、聚光器和虹彩光圈在调节光线中的不同作用。3、低倍镜的使用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1)放置装片:下降载物台,按箭头方向拉开压片夹,自前向后将装片放入载物台,使之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松开压片夹。可通过推进器的螺旋前后、左右移动装片,使标本材料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将载物台升至最高,物镜距玻片约3cm处

7、即可自动锁定。双眼同时睁开注视目镜,一边看目镜,一边缓慢调整粗准焦螺旋下降载物台,至看到装片中实验材料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够清晰,可轻轻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最清晰。(3)低倍镜的观察:主要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组织、器官等基本结构的全貌。可通过推进器的螺旋前后、左右移动制片,使物像慢慢移至视野中央,再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需要对某一部分进行详细观察,可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4、高倍镜的使用(1)选好目标:在低倍物镜下,确定好要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调至清晰后,旋转物镜转换器,依次转换高一级的高倍物镜(即41040100)。(2)调焦:当转换高倍物镜后,在视野中央可

8、见到模糊的物像,只需略微调动细准焦螺旋,既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小变暗,要重新调节视野亮度,可升高聚光器或放大光圈或利用凹面反光镜。5、油镜的使用(1)在使用100的油镜前,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体,再依次换至高倍镜,将物体置于视野中央,并使集光器所收集的光亮达到最大。(2)使用时,必须先在集光器与盖玻片上滴加香柏油等油性介质后,再转动油镜,使镜头碰到香柏油,形成一连续的油性介质通路后进行观察。(3)用油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绝对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如盖玻片过厚,则不能聚焦,需重新调换,否则就会压碎玻片或损伤镜头。(4)油镜使用完毕,将镜头旋离玻片,需立

9、即用擦镜纸蘸少许清洁剂(乙醚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将镜头上残留的油迹擦去。否则待香柏油干燥后,很难擦净,且易损坏镜头。 6、使用后的整理(1)观察结束后,关掉电源开关,拔下插头,将电线捆好。(2)将载物台降还原位,聚光器下降,物镜移离光路,使两个物镜位于通光孔的两侧,呈“八”字形。取下切片,将压片夹移回原位。(3)用清洁擦布(纸)擦拭机械部分,用镜头纸擦拭光学部分。(4)罩上防尘罩,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平托镜座,放回原处或按号放回镜箱中。步骤(一)体视显微镜的构造: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机械部分 1、底座:用以稳固和支持显微镜的底盘。2、立柱:是位于底座上,并与底座垂直的圆柱。用于固

10、定升降机构等。3、支承圈:以锁紧螺钉固定在立柱上,位于升降机构的下方,防止升降机构及镜体等从立柱上滑落。4、升降机构:位于支承圈上方,以锁紧螺钉固定在立柱上,用于支承镜体。5、变倍手轮:位于镜体的两侧,转动此手轮可连续改变放大倍率。6、调焦手轮:位于升降机构的两侧,转动此手轮可使镜体上下移动,以对物体进行调焦。光学部分由镜体(目镜、棱镜箱和物镜部分组成)、上光源、下光源等组成。镜体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安装孔内。1、目镜(接目镜):是安装在镜筒上端的、由一组透镜组成的镜头。可看到三维立体感的放大物象。目镜外围具有适度调节圈,转动此圈调节视度,以满足不同视力的观察者。2、棱镜箱:位于两目镜筒下方,内有

11、半五角棱镜和直角棱镜组,通过棱镜后可得到一个直立的物象。两棱镜箱可相对转动,从而改变两目镜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瞳距。3、物镜:是显微镜的重要光学部件,位于镜体的下部。通过物镜可得到一个立体效果强、景深很深的物象。放大倍数连续可调,整个变倍过程能保持图像清晰。4、上光源:通过两颗锁紧螺钉装在升降机构上,转动此锁紧螺钉,可调整照明角度。上光源的插头插于立柱顶端的插座上,通过底座取电。5、下光源:位于底座台板孔的正下方,底座右侧具有调整灯亮度的旋钮。6、电源开关:均位于显微镜底座的后方,其左侧为电源总开关,右侧分别为下、上光源的开关。(二)体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由一个共用的初级物镜,对物体成象后的两

12、光束被两组中间物镜即变焦镜分开,并利用双通道光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不是平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夹角即体视角(一般为12-15度),为左右两眼提供一个具有三维立体感的正图像。其倍率变化是由改变中间镜组之间的距离而获得,故称“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三)体视显微镜的使用 1、升降机构的调整 (1)将要观察的物体放在工作台的中心位置,用压板片压好。 (2)通过支承圈和升降机构的锁紧螺钉,可将两者固定在立柱上所需的高度。 2、粗略调焦 (1)先转动变倍手轮,将倍数定在0.7处,以得到较大的视场,便于寻找被观测到目标。 (2)双眼同时睁开注视目镜,一边观察,一边转动升降手轮,上下调节升降机构的高度,

13、至找到物体清晰的图像为止。 3、瞳距、视度调节 (1)在双眼进行观察的同时,双手握住左右棱镜箱,向内、外方向旋转棱镜箱,调节两目镜间距离的大小使之与观察者双眼瞳距相一致,以便观察到全视场的图像。 (2)经过粗略调焦后,其中一只眼睛已经能看到清晰物像,但另一只眼看到的物像可能不是最清晰,此时需要旋转视度调节圈进行视度调节,直到观察者的双眼均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4、精确调焦 (1)在完成上述各步后,即可进行精确调焦。用一只手缓慢地旋转变倍手轮,使物镜放大倍数逐渐增大,同时用另一只手转动升降手轮,使观察者一直都能观察到物体的清晰图像,此举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在变倍全过程中,物体图像一直保持清晰

14、为止。 (2)观察完毕后,取下观察物体,把显微镜清理擦拭干净。 (3)实验结束后,关掉上、下光源及电源总开关,拔下插头,将电线捆好。套上防尘罩,放回原位。实验注意事项 (一)使用生物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旋转物镜转换器时,应该用手指捏住旋转碟旋转,不要用手指直接推动物镜,否则容易使光轴歪斜,破坏物镜与目镜的合轴,使成像质量变差。2、使用显微镜物镜时,必须从低倍镜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转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以免损坏制片和镜头。3、观察过程中,由低倍物镜转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将欲仔细观察的目标移至视野的中央看清楚后,再切换到高倍镜。由于高倍镜与制片的距离非常近,切勿在高倍

15、镜下直接取放制片。4、观察过程中,可通过光量调节器调节光量,还可通过升降聚光器调节聚光器高度,以及调节虹彩光圈大小,使视野中的亮度适宜观察需要。5、实验过程中,不用时随手关灯。(二)使用体视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先打开总开关,然后再打开实验所需的上光源或下光源开关。2、实验过程中,不用时随手关灯,关总开关即可。3、实验观察调整过程中,应始终使被观测物体尽量位于视场的中心。 实验二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实验实验内容步骤(一)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1、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在洁净的载波片中央滴1滴,为限制草履虫的迅速游动以便观察,将少许棉花撕松成网状放在液滴上,盖好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草履虫游动仍很快,可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一侧吸去部分水、但不能吸干,再进行观察。2、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将光线适当调暗,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草履虫形似一只倒置的草鞋底,前端钝圆,后端稍尖,周身体表密布纤毛,体末端纤毛较长。从虫体前端开始,体表有一斜向后行直达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