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459827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循迹避障小车_论文设计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2ABSTRACT 2 第一章 绪 论31.1 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 31.2 智能小车的现状 3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 42.1 主控系统 42.2 电机驱动模块42.3 循迹模块62.4 避障模块72.5 机械系统72.6 电源模块8第三章 硬件设计 83.1 总体设计83.2 驱动电路93.3 信号检测模块103.4 主控电路11第四章 软件设计 124.1 主程序模块124.2 电机驱动程序124.3 循迹模块134.4 避障模块15 第五章 制作安装与调试 18 结束语18 致谢19 参考文献19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肖维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06级9班 指导教师

2、:刘汉奎摘 要: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并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 小汽车的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的功能。其中小车驱动由L298N驱动电路 完成,速度由单片机输出的PWM波控制。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L298N ;红外对管Intelligent tracking and obstacle-avoid carXiao Wei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Grade 2006 Class9 ,Instructor:Liu HankuiAbstract : Based infrared

3、detection of black lines and the road obstacles, and use a STC89C52 MCU as the controlling core for the speed and direction, A electronic drived, which can automatic track and avoid the obstacle, wa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which, the car is drived by the L298N circuit, its speed is controlled b

4、y the output PWM signal from the STC89C52.Keywords: Smart Car; STC89C52 MCU; L298N; Infrared Emitting Diode第一章 绪论1.1 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 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 类的梦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视觉传感器成为自 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视觉的典

5、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视觉的各 种技术而言图像处理技术已相当发达,而基于图像的理解技术还很落后,机器视觉需要 通过大量的运算也只能识别一些结构化环境简单的目标。视觉传感器的核心器件是摄像 管或CCD,目前的CCD已能做到自动聚焦。但CCD传感器的价格、体积和使用方式 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在不要求清晰图像只需要粗略感觉的系统中考虑使用接近觉传感器 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 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避障控制系统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VGauto-guide vehicle )系统,基于它的智能小车实现自动识别路线,

6、判断并自动避开障碍,选择正 确的行进路线。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和障碍并作出判断和相应的执行动作。该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检测部 分、执行部分、CPU。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还可以扩展循迹等功能,感知导引 线和障碍物。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并检测到障碍物自动 躲避。基于上述要求,传感检测部分考虑到小车一般不需要感知清晰的图像,只要求粗 略感知即可,所以可以舍弃昂贵的CCD传感器而考虑使用价廉物美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来充当。智能小车的执行部分,是由直流电机来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 度。单片机驱动直流电机一般有两种方案第

7、一,勿需占用单片机资源,直接选择有PWM 功能的单片机,这样可以实现精确调速;第二,可以由软件模拟PWM输出调制,需要 占用单片机资源,难以精确调速,但单片机型号的选择余地较大。考虑到实际情况,本 文选择第二种方案。CPU使用STC89C52单片机,配合软件编程实现。现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迹、 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节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 声控系统发展。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 迹避障这两个功能。第二章 方案设计与论证根据要求,确定如下方案:在现有玩具电动车的基础上,加装光电检

8、测器,实现对 电动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 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这种方案能实现对电动车 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灵活、可靠,精度高,可满足对系统的各项要求。2.1 主控系统根据设计要求,我认为此设计属于多输入量的复杂程序控制问题。据此,拟定了以 下两种方案并进行了综合的比较论证,具体如下:方案一:选用一片CPLD (如EPM7128LC84-15 )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控制与处理 的功能。CPLD具有速度快、编程容易、资源丰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可利用VHDL 语言进行编写开发。但CPLD在控制上较单片机

9、有较大的劣势。同时,CPLD的处理速 度非常快,而小车的行进速度不可能太高,那么对系统处理信息的要求也就不会太高, 在这一点上,MCU就已经可以胜任了。若采用该方案,必将在控制上遇到许许多多不 必要增加的难题。为此,我们不采用该种方案,进而提出了第二种设想。方案二:采用单片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用其控制行进中的小车,以实现其既定的性能指 标。充分分析我们的系统,其关键在于实现小车的自动控制,而在这一点上,单片机就 显现出来它的优势控制简单、方便、快捷。这样一来,单片机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资 源丰富、有较为强大的控制功能及可位寻址操作功能、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这种方 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针对本

10、设计特点多开关量输入的复杂程序控制系统,需要擅长处理多开关量的 标准单片机,而不能用精简I/O 口和程序存储器的小体积单片机,D/A、A/D功能也不 必选用。根据这些分析,我选定了 P89C51RA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主控装置,51单片机 具有功能强大的位操作指令,I/O 口均可按位寻址,程序空间多达8K,对于本设计也绰 绰有余,更可贵的是51单片机价格非常低廉。在综合考虑了传感器、两部电机的驱动等诸多因素后,我们决定采用一片单片机, 充分利用STC89C52单片机的资源。2.2 电机驱动模块 方案一:采用继电器对电动机的开或关进行控制,通过开关的切换对小车的速度进行调整.此 方案的优点是电路较

11、为简单,缺点是继电器的响应时间慢,易损坏,寿命较短,可靠性不高。 方案二:采用电阻网络或数字电位器调节电动机的分压,从而达到分压的目的。但电阻网络 只能实现有级调速,而数字电阻的元器件价格比较昂贵。更主要的问题在于一般的电动 机电阻很小,但电流很大,分压不仅回降低效率,而且实现很困难。方案三: 采用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线性型驱动的电路结构和原理简单,加速能力强,采用由达林顿管组成的H型桥式电路(如图2.1)。用单片机控制 达林顿管使之工作在占空比可调的开关状态下,精确调整电动机转速。这种电路由于工 作在管子的饱和截止模式下,效率非常高,H型桥式电路保证了简单的实现转速和

12、方向 的控制,电子管的开关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极强,是一种广泛采用的PWM调速技术。 现市面上有很多此种芯片,我选用了 L298N(如图2.2)。这种调速方式有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 的负载冲击,还可以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等优点。因此决定采用使用 功率三极管作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控制直流电机。图2.1 H桥式电路图2.2 L298N2.3 循迹模块方案一:采用简易光电传感器结合外围电路探测,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行驶过程中的稳 定性要求很高,且误测几率较大、易受光线环境和路面介质影响。在使用过程极易出现 问题,而且容易因为 该部件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

13、定。故最终未采用该方案。 方案二:采用两只红外对管(如图 2.3),分别置于小车车身前轨道的两侧,根据两只光电开 关接受到白线与黑线的情况来控制小车转向来调整车向,测试表明,只要合理安装好两 只光电开关的位置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循迹的功能。(参考文献3)方案三:采用三只红外对管,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 即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 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现场 实测表明,小车在寻迹过程中有一定的左右摇摆不定,虽然可以正确的循迹但其成本与 稳定性都次与第二种方案。通过比较,我选取第二种方案来实现循迹。图 2.3 红外对管2.4 避障模块方案一: 采用一只红外对管置于小车中央。其安装简易,也可以检测到障碍物的存在,但难 以确定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是否会与障碍物相撞,也不易让小车做出精确的转向反应。方案二: 采用二只红外对管分别置于小车的前端两侧,方向与小车前进方向平行,对小车与障碍物相对距离和方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别和及时反应。但此方案过于依赖硬件、成 本较高、缺乏创造性,而且置于小车左方的红外对管用到的几率很小,所以最终未采用。 方案三: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