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45190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法制教育优秀读后感心得体会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所以不少学校为了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避免青少年误入歧途,会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下面是给大家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想要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须在实际生活中抓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重要的。对于行为习惯这个问题,第一,我们要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

2、行为的准则。第二,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巨细,都要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第三,要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 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制能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个人小节的不文明是一种耻辱。个人,无论在国门内外都是国家重要的形象窗口。 国人理当从此时此刻开始多一点自律,多一点礼让,多一点知识,多一点理想,共同塑造优雅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成为和谐大气的中国形象的坚固基石。团队精神是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 目前在青少年甚至成人中都存在一意孤

3、行,缺乏团队精神的现象,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平常教育中缺乏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再次,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青少年教育中适当让之树立争第一的意识,使每个青少年用教高标准但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在争第一中,要用正当的手段,要有正确的心态,各种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相信未来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团队精神的时代,因此,我们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用约束来强化自己。让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我们的生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改革开放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扩宽,在校期间,他们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

4、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成为目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节。大学生时代对于人生,是一个探索与追求、理想与奋进的黄金时代,年轻的大学生才华横溢,精力充沛,热情奔放,少不了人际交往,这都是极为正常的。然而随着随着高校校园日益“社会化”,少数大学生书生气十足,只记得“世界充满爱”,忘却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忘记了美与丑、 正义与邪恶并存,因而不加选择或选择不慎,轻率交友, 尽管有善良的动机却落得不幸的结局,这些正是诈骗分子屡屡得手的根本原因。所以,

5、我们要保持监看的心态,树立防范意识。社会坏境千变万化, 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 ; 在交友方面要慎重, 避免感情代替理智 ; 在各种交往活动中, 克服主观感觉,避免以貌取人 ; 并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报道越来越多。 据中国法学网报道: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 17%。有关专家指出:大学生违法犯罪与文化素质高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大学生违法犯罪主要是由于是非观念不强,思想道德容易脱变 ; 不健康、不成熟心理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 ; 法律素质不高, 法律观念淡薄 ; 校园管理不严, 不良、违法违纪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所以,我们要加强

6、是非观念,防止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脱变 ; 开展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咨询 ;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强化校园管理,控制不良行为,营造良好的育人坏境。通过对大学生中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据统计表明:发生在大学生中失窃和上当受骗案件占学生中发生治安案件的 75%以上。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当,轻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发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性命安全。 如

7、:宿舍没有养成随手关门、锁门的习惯 ; 夏季开门休息 ; 高档贵重物品如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快译通、 mp3等随意乱放 ; 现金不及时存入银行或将存折密码告诉他人,存折与身份证放在一起等等这些一方面可以诱发犯罪,另一方面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这是导致校内失窃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警惕,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要知道安全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长安全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还能在遇到灾难或不法侵犯、侵害时能够学会自我保护, 而且在特定情况下还能够保护他人或公共财产的安全。前几日,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活动,我受益匪浅。犯罪,犯法它们是兄弟 ?不,

8、不是。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犯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 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的一件事。而犯罪呢 ! 它是一颗长满刺的玫瑰, 美丽诱人,但是会让我们流血流泪。不要自以为是地说:“我们是未成年人,犯罪没有关系。”在此,我要严肃地告诉你:“不,你说错了。 18 周岁以下的我们是不能犯这 5 种罪的:杀人、放火、抢劫、投毒、故意伤害造成他人重伤。 ”不也不要满不在乎地说:“我一定不会做这些事情。”因为,就拿我们认为离我们最遥远的投毒来说吧。曾经有多少人这么认为过:毒品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写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坚强的人。但是,又有多少这么认为过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 ?不要认为它离我们

9、遥远,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呀。说不定,在无意中,毒品已经走进你的生活。与法律作朋友,与犯罪作战斗。我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 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我们

10、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特点、成因进行了调查,对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面对当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纪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的现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 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邓小平爷爷更是在 1986 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因此,我们每位高中生都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