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患者注意事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439016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OPD患者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COPD患者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COPD患者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COPD患者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COPD患者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OPD患者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OPD患者注意事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PD患者注意事项据了解,COPD患者一次急性加重的住院费用会高于日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思力华(噻托溴铵)一年的用药花费,而通过长期坚持规范用药,可大大降低慢阻肺的死亡率。预防感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深呼吸运动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进行深长呼吸,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1520分钟左右,体质稍好者还可配合呼吸操或慢步行、登楼梯、太极拳等练习。家庭氧疗每天吸氧15个小时以上,吸氧浓度为12升/分钟。药物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利迭、思力华等)、化痰药(如氨溴素等)、提高免疫力药物(如微卡等),必要时应用抗生素,但最好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戒

2、烟;注意休息。合理饮食慢阻肺患者一般比较消瘦,抵抗力较差。因此,应补充优质蛋白;避免碳水化合物类饮料;忌吃羊肉、狗肉等湿热上火的食物;宜吃百合、梨、木耳、芝麻、萝卜、蜂蜜、莲有两种方法不仅能延长慢阻肺患者的寿命,而且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那就是戒烟(针对吸烟患者)和氧疗。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长期家庭氧疗是惟一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手段。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的治疗,以保护残存肺功能、延缓肺功能下降为主要目的。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如防治感染,采用化痰、解痉及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治疗并发症,如心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而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对减轻慢阻

3、肺急性加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诀1积极关注患者应积极向医生或医务工作者咨询,了解引起病情急性加重的因素,加以避免。例如,吸烟、感冒、着凉、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等。吸烟可导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易受外来微生物的侵袭和破坏。要诀2经常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这是控制慢阻肺患者症状的中心药物。病情比较重的患者可能要终身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这些药物包括B2-受体激动剂、M受体阻断剂和茶碱等。目前,对中、重度患者主张长效B2-受体激动剂和激素同时吸入使用,可减缓肺功能下降,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但每一位患者情况不同,如何递增或递减这些药物,都应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要诀3适量运动在身体情况允许时,要加强运动锻炼,包

4、括呼吸肌锻炼。例如,进行腹式呼吸锻炼,以发挥腹肌作用,同时也增强膈肌功能,增加运动时最大通气量,减少呼吸功耗,改善机体氧合度。稳定期患者可做一些节奏较慢、较温和的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拳,可使骨骼肌得到锻炼。每天锻炼数十分钟,持之以恒,可提高呼吸肌的耐力和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食欲和睡眠。要诀4长程氧疗多个临床观察表明,对于动脉血氧分压(PO2)55毫米汞柱的患者每天吸氧15小时,可明显延长患者寿命,改善生活质量。所有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如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类等,都不能逆转疾病进展,只能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控制病程。但是有两种方法不仅能延长慢阻肺患者的寿命,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就是戒烟(针对

5、吸烟患者)和氧疗。国内外的研究显示,长期家庭氧疗是惟一能提高慢阻肺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手段。长期家庭氧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呼吸功以及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同时尽量保持患者的活动能力。对伴有慢性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需要长期低流量吸氧,每天连续吸氧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白春学教授每周一、四上午有专家门诊)什么是“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又易被忽视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道疾病,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到了“一定程度”的总称。这个“程度”就是进出肺部的气流出现限制。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长期咳嗽

6、、反复咯痰,每年出现一次到数次的咳嗽、咯痰加重(即急性加重),出现活动性气急,并逐渐加重。慢阻肺病程呈进行性加重,患者的呼吸功能渐进下降,将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导致呼吸衰o目前,中国内地有中、重度慢阻肺患者3816万,香港和台湾地区超过87万。每年死亡约128万人,平均每2分钟就有5人死于该病。子、藕等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丑、慢阻肺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认识该病的诱发及加重因素对于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营养及心理因素在慢阻肺病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营养因素国外研究表明30%-70%勺慢性肺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情况

7、,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营养不良的程度更加突出,严重者临床上称之为“肺恶病质综合症”(pulmonarycachexiasyndrome)。许多学者将营养状况作为评判慢阻肺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营养不良以及营养正常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受代谢、缺氧及药物等影响,常合并有营养不良,尤应重视饮食调理。少吃碳水化合物慢阻肺病人呼吸耗能增加,每日的能量消耗超过健康人。碳水化合物虽是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但对慢阻肺病人而言,一餐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负荷。病人在夏天不妨吃些易消化,又有饱腹感的粥类,比如燕麦粥、小米粥、银耳粥等。多吃优质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

8、鱼、豆制品等都是慢阻肺病人可以选用的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一杯温牛奶或者鲜豆浆加一只水煮鸡蛋是早餐的好选择。火腿也是夏季饮食中的常客,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增进食欲。冬瓜汤里放些火腿,既消暑,又补充了蛋白质。黄鳝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也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夏季美食。新鲜蔬果变花样夏季蔬果品种繁多,是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慢阻肺病人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番茄、丝瓜、西兰花、青椒、柑橘、葡萄、草莓等,有助增强机体免疫力。多喝水,少吃盐夏季出汗多,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以免痰液过于黏稠,不易排出。老年慢阻肺病人在夏天还应注意控制盐分的摄入量,因为研究表明,吃得过咸易使支气管黏膜

9、充血水肿,导致咳嗽、气喘,加重病情。少食多餐,避免生冷和刺激性食物为满足慢阻肺病人较高的热量消耗,兼顾进餐可能导致的缺氧和病人有限的胃肠道消化能力,推荐病人将一日三餐增至56餐,每餐8分饱。少吃冷饮,少饮酒、汽水、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烹调食物时,要减少辣椒、胡椒、芥末等调味品的量。营养不良对慢阻肺患者的影响营养不良,作为临床疾病的合并症或继发症,不利于病人的临床康复。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造成肺部乃至全身性多器官功能受损。(1)肺功能受损: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能量及营养支持,正常通气的动力来源一一呼吸肌缺乏足够的收缩力和耐力,必然会影响已经恶化的肺功能,这突出表现

10、为慢阻肺患者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最大通气量、肺活量明显降低。营养不良还影响呼吸中枢对低氧的反应能力,降低通气驱动力,造成那些依靠低氧刺激而维持通气的U型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严重受损。(2)机体及肺部免疫力受损:营养不良可严重损害机体和肺部的免疫和防御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T淋巴细胞;、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补体系统活性降低;、影响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支气管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气道中分泌型IgA水平低下。二、心理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相互作用也逐渐得到重视。对于慢阻肺患者由于心肺等重要脏器病变的进行性发展,不仅

11、其躯体症状多而重,而且精神障碍也往往较为突出。心理治疗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应当采取综合性措施,其中,重视因躯体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和情绪障碍并予以一定的心理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医务人员首先应积极控制患者肺部感染、改善其心肺功能,从根本上减轻病情,消除躯体痛苦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心理刺激。其次,要对患者及家属讲解卫生知识,以使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增强对病情的认识及防治能力,消除消极悲观态度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疾病症状的恐惧心理,改善其依从性,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要以自己的乐观情绪来影响病人,鼓励病人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指导进行体能锻炼,帮助病人提高活动能力

12、;必要时也可采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1、戒烟是防治的必须研究发现,慢阻肺往往在冬季和初春时节加重,由于气候寒冷,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往往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慢阻肺或加重病情。因此,患有慢阻肺的人,在这个季节必须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必要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诱因,无论是从预防的角度,还是从治疗的角度来说,都应立即戒烟。呼吸训练、运动等,也有助于防治慢阻肺。2、练习呼吸通过呼吸操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使呼吸肌代谢能力增强,缓解呼吸肌疲劳,从而建立有效的呼吸,提高潮气量,减少呼吸频率,变浅速为慢深的呼吸。慢深呼吸能延缓呼气流速,让气道内保持一定的气压,防止外周小气

13、道过早陷闭,使肺泡残气量减少;同时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使膈肌的收缩力加强,改变呼吸方式,提高呼吸效率,从而使减退的肺功能得以恢复,阻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缩唇呼吸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秒,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自行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厘米的白纸为适度。缩唇-膈式呼吸法取卧位、半卧位或立位,将两手分别放在上腹部和前胸部,采取较慢、较深的呼吸,经鼻吸气、升高腹部达最大隆起,缩唇缓慢呼气并用手适当加压帮助收腹。呼吸期间,保持胸廓部最小活动幅度或不动。卧式呼吸操主要是通过胸部扩展、肺部呼吸来改善和增强肺功能。方法如下:1仰卧,两手握拳在肘关节处屈伸510次,平静深呼吸510次

14、。2. 两臂交替向前上方伸出,自然呼吸510次;两腿交替在膝关节处屈伸510次。3. 两腿屈膝,双臂上举外展并深吸气,两臂放回体侧时呼气,做510次。口哨式呼气,先用鼻吸气一大口,用唇呈吹口哨状用力呼气,做510次。进行以上卧位锻炼一段时间后,也可选取坐位或立位进行。注意:每次从14按顺序做完,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每日可做23次,每次用815分钟。身体要自然放松,不要屏气、换气过度。3、运动康复慢阻肺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方式、锻炼强度以及锻炼时间。运动量宜从小开始,量力而行,逐渐增强运动耐受能力。在开始锻炼时,以慢步行走为主,以不出现气短为度。每次坚持510分钟,每日4

15、5次。逐渐适应后,可将锻炼时间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每日34次。锻炼方式也可逐渐过渡到慢跑、登梯、踏车、家务、太极拳、广播体操、呼吸操、气功等。运动康复重在坚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心肺对日常活动的负荷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晨练不宜早冬春季节气温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慢阻肺老人晨练不要和太阳比早,以免导致呼吸道感染,引起慢阻肺复发。最佳的锻炼时间是在太阳升起后,或者选择在下午气候暖和时。可进行呼吸操、扩胸运动等训练,以不感到劳累为宜。慢阻肺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质低下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随后引起骨折危险性增高的骨代谢疾病。慢阻肺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16、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近年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近年发现慢阻肺患者较同龄健康人更易并发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慢阻肺患者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泡壁破坏,肺弥散功能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低氧血症,影响胶原合成酶功能,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钙含量减少,骨密度下降。支招:积极控制原发病,防治感染,改善缺氧。慢阻肺患者经常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抗生素等药物,影响骨钙代谢。支招: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慎重,特别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首先应剔除禁忌证;2.可选择有效抗生素并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急性期可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但疗程宜短(57天为宜);3.缓解期可使用吸入性激素。慢阻肺是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