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43279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的泼水节》教材理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难忘的泼水节一、教材简说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 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 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象脚鼓” “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跳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同庆盛大的民族节日。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

2、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 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二、学习目标1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要求认识的 15 个字,有些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

3、较少,字形比较复杂, 字音难点较多。三拼音有“敲、健、穿、向”,后鼻音有“龙、容、盛、康、令、向、忘”,翘舌音有“驶、盛、祝、寿、穿”,平舌音有“踩。”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以下引导识字的方式供参考。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画生字。2消灭“特务。”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3互检“战果。”俩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4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5对号入座。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

4、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 (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6写字指导。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 ) 。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 都是半包围结构。 (2)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二)朗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

5、的兴奋心情。朗读本文要始终热情洋溢、幸福快乐,语调可稍高。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1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最好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在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2围绕课题中的“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 ?(1)自读自悟。(2)在小组里读有关段

6、落,并说说从所读语句中体会到什么。(3)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读,说说感受,其他同学可参与读或补充说感受。(4)教师重点指导朗读。 比如,读第三自然段,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 “周总理来了!”关键是要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3看图听读想象。(1)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2)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

7、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三)积累运用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鲜红的地毯敬爱的总理难忘的泼水节鲜红的 ()敬爱的 ()难忘的 ()一条条龙船一串串花炮一座座山峰一条条 ()一串串 ()一座座 ()3词语积累。敬爱鲜红火红欢乐欢呼开心幸福难忘水红色咖啡色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4照样子写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 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一手一手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一边一边(四)实践活动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四、教学设计举例

8、片断: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进行探究式阅读(一)看图发现看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二)读文体会1自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人物表情、动作和心情的句子,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读第一、二自然段,要用热情而平稳的语调,第一自然段适当突出“泼水节,”第二自然段适当强调“特别”、“周恩来总理”和“一。起”3教师结合学生所读词句,给予重点提示和指导。如:(1)从图中发现,周总理穿的什么衣服?他为什么穿着傣族服装 ?他的表情怎样 ?理解“笑容满面”,并练习说话。(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

9、(端、拿、蘸、泼洒、祝福、欢呼、泼水、祝福 )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三)读中感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幸福哇、”“难忘啊”要重音轻读。读的速度要慢些,第二句可比第一句读得更慢,好像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五、资料袋傣族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生活在云南热带、 亚热带的坝子上, 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个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景谷、双江、金平等自治县。傣族有自己的历法和文献,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 (歌手 )演唱民间叙事长诗、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泼水节傣族泼水节 (傣历新年 )为傣族重大节日,时间为傣历六月中旬(公历四月中旬 )。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幼皆沐浴盛装, 拜佛诵经, 并举行赛龙舟、 斗牛、丢包、泼水祝福等活动。象脚鼓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的鼓面。演奏时斜挂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给舞蹈伴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