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42871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01一、 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冯其庸_、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_在人们心间。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_玄奘取经东归之路,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A. 栉风沐雨缭绕考察 B. 披星戴月萦绕考证C. 栉风沐雨萦绕考察 D. 披星戴月缭绕考证2. 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_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

2、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A. B. C. D. 3. 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

3、傲贱,诈不欺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B. 道家墨家法家儒家C.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D. 墨家道家儒家法家4. 对下面一则寓言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一脚踢伤了它逃走了。狼叹口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何苦充治病的医生呢!”A. 对做好事而不得好报现象的批评。 B. 学会宽容,给人弃恶从善的机会。C. 同情对手,损害的是自己的利益。 D. 讽刺以善为幌子去干坏事的行径。二、 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

4、8题。张公神道碑铭全祖望世祖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乙未,成功贻书于公,谋大举。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师次崇沙。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成功遣水师提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炮而没,不得前。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

5、以十七舟竟渡。明日,成功始至。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次日,公所遣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之道,请公往扼之。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初,公贻成功书,以师老易生他变,宜遣诸将,分取句容、丹阳

6、诸城邑。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成功之良将甘辉亦以马踬被禽,死之。军遂大溃。公之闻信也,以为虽败,未必遽登舟,虽登舟,未必遽扬帆,虽扬帆,亦必入镇江,以图再举,故弹压列城,秘不使诸将知。而更贻成功书,以为胜负兵家之常,乞益百艘以相助。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据四部丛刊本鲒琦亭集,有删改)【注】 张公:张煌言,抗清英雄。 世祖:指清世祖顺治皇帝。 成功: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7、,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浙东拒命拒命:抗命B. 师次崇沙 次:驻扎C. 闻信倍道而至 倍道:背道D. 公颇以成功年少恃勇为忧 恃:倚仗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清廷江督郎廷佐曾经修书试图招降张煌言,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B. 在镇江江面的横江铁索和西洋炮台成为了张煌言攻取瓜州的最大障碍。C. 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D. 兵败后,张煌言认为郑成功会退守镇江,不料郑成功直接退回了海上。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5分)(2)

8、(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5分)_ 8. 根据全文,请简要概括郑成功最终兵败的原因。(4分)_ 三、 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910题。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宋刘克庄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注】鼓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庄周鼓缶而歌。9. 请结合词的上阕分析作者忧愁的原因。(5分)_ 10. 作者是怎样表达愁苦寂寞的?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6分)_ 四、各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

9、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2) 吾尝终日而思矣,_。(荀子劝学)(3) 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闻道有先后,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5) 银瓶乍破水浆迸,_。(白居易琵琶行)。(6)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7) 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8) 鉴前世之兴衰,_。(司马光资治通鉴)五、 现代文阅读(一)(1 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接会啊田夫正月初八职工都上班了,但农民却都闲着,农民的年还远远没有过完。这不,鞭炮声刚消停点,锣鼓声又响起来。太阳还没冒红,邻村二组就有动静。老秦就把刚点

10、着的烟掐灭,说:“快放桌子吧。”好在,老婆已把饭做中。平常老婆都不会晚起,何况今天。吃饭时,锣鼓声似乎更急了。老婆往嘴里扒拉饭就有点匆忙。往实了说,老秦也没往日那么淡定。但他还是反过来劝说老婆:“甭那么忙,秧歌队得过一会儿进村。他们敲锣打鼓是往一块儿聚人呢,还得化妆,绑高跷腿子”老婆停下嘴,说:“你忘记前年了?”前年,也是正月初八。是五组的会先进的村。头一天晚上老秦在别人家打麻将,你说一点刺激不带那是骗人。不过真不大。这晚老秦还是赢了点。谁赢了都会高兴,老秦回到家这高兴劲儿这一天,两口子睡过了头,被五组的秧歌队堵了被窝子!那天,本来是沉脸人的老秦笑得比哭还难看。也难怪,现在的秧歌队都用汽车拉着

11、,航空兵似的,自天而降。“要是不从咱家开始就好了。”“那怎么可能?”老秦说。历年都这样,不管哪个组秧歌队进村,都先给村中的老秦拜年。然后再去村东头,按街巷一家家打场。当然得是事先接了喜帖的。接喜帖的家要准备茶水、烟、糖和赏钱。老秦当然更不能例外,不仅准备那些东西,他的赏钱还要比别人多。当然,秧歌队先来给他拜年,跟赏钱多少没关系。就冲这开年“头一个”,就显出了我老秦的与众不同,我老秦该这样。他们应该这样待我老秦。老秦这样想,乡亲们更这样想。假若不这样想,假若不是老秦,换了别人:秧歌队先进村中给某个人打场,然后再去村头挨家轮,不给骂出来才怪!老秦还有更自豪的呢。去年,一下两个组的秧歌队同时进村涌进

12、他的院子:哈,别说舞龙,人都盛不下。一向沉稳老辣的老秦都有点乱方寸,给他拜年的人太多啦。七嘴八舌头的,他都听不清他们都说些啥拜年话。后来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锣鼓响、鞭炮鸣秦府挂着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秦员外陇注的日子好红火二组秧歌队来拜年秧歌队走出好远了,院里只剩下他和老婆。看着满地的爆竹屑,老秦耳边还回响着熊二爷的声音。老婆说:“这个老熊头到谁家也是这句话,只是把姓改了。”老秦说:“这个你不懂,秧歌是老辈子留下来的,跟着留下来的还

13、有那些老称呼,这叫文化。”其实老秦很得意“员外”这个称呼,他觉得用在他身上是最恰当的。至于别人,那都是虚的。匆匆吃罢早饭,两口子把过年脱了的新衣再穿上,然后忙活起来。老婆把一只擦得铮亮的高腿桌子搬到房檐下,然后往桌子上放茶壶、茶杯、糖果盘老秦却挥起大扫帚扫本来很干净的院子。看他扬场似的,老婆赶紧喊他:“你轻点,别尽顾你自个!”老秦干脆就不扫了,开始到仓房拿鞭炮。鞭炮是必须到院外放的。等秧歌队快到时一齐点燃。老秦出来了,院外已经像往年那样等了许多人。这些人都是来老秦家看秧歌表演的,因为秧歌队会先来老秦家。当然老秦有啥需要帮忙的吩咐一下就是。比方放鞭炮,只要老秦一声令下,那七八个捻就被一齐点燃了,

14、因为这些人的嘴里都叼着烟。人们帮老秦把一万头的鞭挂到树枝上时,锣鼓声也近了。于是人们说:“快了,快了!”有的人都把烟火对准了炮捻。老秦却赶紧招呼他们:“先别乱来。”老秦觉得锣鼓声有点不对劲:看样子秧歌队今年不是“空降”我家门口,是村头了。这也好,扭着进村,来到我家,也让村民少些难堪嗯?不对呢,听声音不像是直奔我家的样子!村头一家鞭炮响了,夹带着冲天的礼炮,秧歌队从那里开始的。快傍晌时,秧歌队才轮到老秦家,先是秧歌进院,接着高跷进院,最后是龙进院。龙在老秦的院里耍的时间最长,而且舞得最精彩。一声哨响,锣鼓声停,秧歌队的人后闪围起圆场,场中间只剩了穿着小红袄、叼着口哨的会首熊二爷;只见熊二爷抬起左手一把抹去胡子上的鼻涕,右手举起小彩旗;随着唢呐响起,熊二爷亮开嗓门唱:锣鼓响、鞭炮鸣秦府挂着红灯笼红灯笼、红对联、红挂钱村主任的日子好红火二组秧歌队来拜年老秦老婆扒着老秦的耳朵说:“这老熊头到底是把词改了。”老秦刚要说啥,锣鼓声骤然响起,而且越来越大,老秦竟感觉像洪流涌动!(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注】员外:古时指正员以外的官员。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插叙前两年接会的情景,使叙事紧凑、凝练,同时也为今年接会发生的变化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