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的基本常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415048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喜剧的基本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喜剧的基本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喜剧的基本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喜剧的基本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喜剧的基本常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喜剧的基本常识戏剧文学是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舞台性是戏剧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剧本的写作完全受到舞台艺术规律的制约。由于舞台只有几十平方米,演出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三个小时,因此要示剧本中的人物、场面、时间必须高度集中。像老舍的茶馆,尽管它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8年戊戌变法写到1948年,但全剧只有三幕一景,一个地点。全部演出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很好地体现了戏剧舞台性的要求。 戏剧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是要求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谓戏剧性,就是矛盾和冲突。它要求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来展开情节、刻划人物,推动剧情的性情,

2、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著名剧作家曹禺的雷雨,所以有着强烈的戏剧性,就是由于全剧交织着周朴园、鲁贵两家七个人物之间的紧张激烈、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才取得了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为了适应舞台演出的需要,戏剧文学不能有作者直接叙述的语言,而只能有剧中人物的语言,如独白、对话、唱词等。剧本的情节、人物性格,也都要靠人物的对话和行动来交代和表现,所以戏剧语言的特点,就比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语言更具口语化、性格化和动作化。 戏剧文学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根剧所表现的戏剧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种;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话剧、诗剧和歌剧三种。一、概述:戏剧 1、 定义:见课本1

3、62页第一段 2、 特点: (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 (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

4、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 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 (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墓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 4、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

5、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作者和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

6、京人原野等剧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标题的象征意义 雷雨的标题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的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着而且终于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

7、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 “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样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后,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

8、等九部。1946年与曹禺赴美讲学,写完了100万字的巨著四世同堂的最后一部及其他作品。1949年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革”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含恨自尽。 老舍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一生写下10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一部4000行的长诗和近300首短诗,近20部译著等,共800多万字。他的作品丰富了世界进步文学

9、的宝库。 作家作品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1564年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开始创作剧本和诗歌。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作于这个时期),4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 第三个时期是16091613年,包括3部喜剧(主要是传奇剧)和一部历史剧。 人文主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 麦克佩斯)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

10、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提出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以此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作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丁西林 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太兴人。现代著名剧作家,物理学家。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主要作品

11、有一只马蜂压迫等,多为独幕剧。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独幕剧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它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 丁西林的喜剧风格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喜剧作家,作品以独幕剧为主。代表作有一只马蜂压迫等。丁西林的独幕喜剧比较注意在“趣味”上下功夫,故他的作品多为带有诙谐意味的趣剧。作品简洁集中,浑然一体,能在较为轻松平淡的戏剧冲突中反映社会现实,寓庄于谐。 古代戏曲常识 1、 定义:见课本182页第一段 2、 戏曲的有关常识 (1) 杂剧结构: 元杂剧是

12、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 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只有个别的是五折或六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一折只能用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形成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相当于现代戏 中的“幕”。元杂剧中还有“楔子”,为结构短小的小戏,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 故事的由来作简单的介绍,相当于“序幕”,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楔子,相当于过 场戏: (2) 扮演角色 杂剧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 男角称末行,分正末,副末; 女角称旦行,分正旦,副旦: 净行,以扮演刚

13、猛凶恶的人为主,有男有女,分正净,副净 杂行,包括孤(官员),孛老(老年人), 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穷秀才)等。正末、,正旦是两种主唱角色,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剧本叫旦本。 (3)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 曲词以一人主唱的形式进行。 宾白就是说白,包括对白和独白。 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此外,每本杂剧结尾处有两句或四句诗句,用以概括全剧思想,提出本剧剧名。例如,“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末句是戏的全名,“窦娥冤”则是简名

14、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调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古代戏曲,鉴赏重点是古代戏曲的语言和艺术手法。 (4) 其他: 元杂剧也称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当时著名的作家就有一百多人其中以马志远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王实甫最著名。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马志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王实甫的西厢记 元杂剧四大爱情悲剧关拜月厅,王西厢记,白墙头马上,郑倩女离魂南戏四大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厅、杀狗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