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40669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够体现森林的防风固沙作用的是()【答案】C【解析】A图中森林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图中森林的作用是保护农田,繁衍物种.D图中森林的作用为吸烟除尘,净化空气.2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B实行有计划地合理砍伐C允许大砍大种,使林区人民先富起来D先砍伐野生林,再大力种植人工林【答案】B【解析】对森林资源既要保护,又要利用,应采取适当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方案.保护野生林,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类型多属于()A地形雨 B对流雨C锋面雨 D

2、台风雨【答案】B【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区一般分布在赤道地区,所以多对流雨.4世界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C加拿大 D中国【答案】B【解析】亚寒带针叶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5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BCD【答案】A【解析】一般“绿色沙漠”多指树种单一、林层单一的人工林,多层、茂密的雨林并不符合这些特点,但雨林和沙漠都有由于不同原因而形成的共性特点,即土壤贫瘠、生态脆弱.6导致人类对雨林开发的前提原因是()A修建亚

3、马孙横贯公路B人口的增长和贫困C移民亚马孙平原D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答案】B【解析】人类开发活动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雨林开发的前提原因,导致了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市建设、商业性伐木以及大型农牧场等开发雨林活动的发生.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实线)和植树种草面积(虚线)的关系图,回答78题.7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A年降水量约为32034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3001350平方千米B年降水量约为43045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580平方千米C年降水量约为550580毫米,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450平方

4、千米D无法估量8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A山东境内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答案】7.A8.C【解析】从图中可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植树种草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其侵蚀与堆积平衡的临界值应从图中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为0时读出年降水量和植树种草的面积;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与黄河的泥沙输送密切相关,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910题.月份123456月均温差值0.130.100.180.160.

5、130.25月份789101112月均温差值0.430.400.200.100.110.229.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答案】D【解析】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这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10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声吸烟滞尘防风固沙A B C D【答案】C【解析】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1112 题.1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

6、,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中密的防护林.1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答案】A【解析】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对

7、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314题.13.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14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答案】13.C14.B【解析】根据相同降水强度的条件下,可排列出泥沙量的大小.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自然恢复植被生态效益好于单一树种针叶林,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

8、益越好.二、综合题15根据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县土地利用构成年份耕地林地草山草坡湖泊其他200045.5%4%8%2%40.5%201030.8%14%20.3%10.8%24.1%材料二有关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实测数据(1)该县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2)由材料二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如何?(3)为扩大粮食生产,有人建议实行所有山坡梯田化,设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4)根据当地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实际情况,今后土地利用结构应以_业为

9、主,农业开发过程中,建立_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答案】(1)特点:耕地减少.林地增加,草山草坡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还湖.(2)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3)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石漠化、滑坡、泥石流等.(回答出两种即可)(4)农林果立体农业【解析】此题要注意阅读表格资料,善于从表格资料中提取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例如,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知道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坡度越大,土层越薄,有机质层越薄.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大部分地方坡度较大,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实行梯田化实际上就是一种陡坡开荒,这会带来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16读“亚马孙流

10、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1)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的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2)简要分析使朗多尼亚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3)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什么关系?根据二者的关系,可推断森林砍伐的直接原因是:_;_.【答案】(1)人口迁移.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2)朗多尼亚地区开发晚,地广人稀;巴西东北部人口多,而且干旱、贫困;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3)人口增加与雨林被毁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越多,雨林被砍伐的面积越大.过度的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修路、城镇建设【解析】朗多尼亚位于雨林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不是由人口自然增长造成的,而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是随着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而发生的.促使人口迁移的因素:一是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二是国家政策提倡并促进;三是巴西东北地区的贫困人口多.雨林地区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造成雨林的毁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