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400586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一、天线类型选择 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 1、城区基站天线 城区基站密度较高,单站预期覆盖范围较小,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为减少干扰,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接近于60度的天线.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与现网适配性较好,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如下图所示。(2)城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覆盖,而更注重覆盖的深

2、度。由于中等增益天线的有效垂直波束相比于高增益天线较宽,覆盖半径内有效的深度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改善室内覆盖效果,所以选用中等增益天线较好。 (3)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综上所述,城区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的双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 2、密集城区基站天线 密集城区基站天线的选择与一般城区基站类似。但由于密集城区基站站距往往只有400米到600米,在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且天线有效挂高35米的情况下,天线下倾角可能设置在14。0度到11.5度之间。此时如果单纯采用机械下

3、倾的方式,倾角过大将引起水平波束变宽,干扰增大,同时上副瓣也会引入较大干扰;而采用电子式倾角天线,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波形畸变的问题,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所以密集城区基站选用电子式倾角的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双极化天线较为合适. 3、农村地区基站天线 在农村地区,鉴于话务量较小,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于CDMA网络而言,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间的通信质量(交叠区内有宏观分集的效果),增大交叠区面积,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的天线。 (2)对于GSM网络而言,为提高覆盖质量,在平原地区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

4、大的天线效果较好,但同时会产生切换区域增大的问题;而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使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小的天线易于控制覆盖方向和范围,效果较好。 (3)为保证覆盖半径,应选择高增益天线。 (4)由于极化分集依赖于移动台周围反射体和散射体的分布,对于地物分布相对较稀疏的农村地区,极化分集效果不如空间分集。因此在安装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单极化天线。 (5)如果基站周围各方向上都没有明显阻挡,话务需求较小,预期覆盖范围也较小,可以选用全向天线. 综上所述,CDMA网络农村地区定向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高增益单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的17dBi单极化天线;GSM网络农村地区定向基站宜选用水

5、平半功率角适配的高增益单极化天线,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或65度的17dBi单极化天线。全向基站则可以选用11dBi的全向天线。 4、郊区基站天线 郊区的情况介于城区和农村之间.对于站距较大的基站,可以参照农村基站天线的选用原则;反之则参照城区基站天线的选用原则. 5、交通干线基站天线 如果覆盖目标仅为高速公路或铁路等交通干线,可以考虑使用8字形天线.8字形天线有如下特点:(1)8字形天线的辐射方位图与交通干线需覆盖区域的形状匹配较好;(2)8字形天线实际上是全向天线的变形,因此无需采用功分器;(3)使用一根天线代替两扇区天线,成本较低。 如果覆盖目标为交通干线及其一侧的村镇,则可采用方向角

6、为210度的天线。这种天线的辐射方位特性使得天线波瓣能够同时顾及到交通干线和村镇,它具有与8字形天线类似的特点。二、基站天线设置 基站天线设置需要重点考虑下倾角、方向角、天线挂高、天线分集距离和隔离距离等参数。 1、下倾角设置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对CDMA网络而言),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方面侧重,即侧重于干扰抑制和侧重于加强覆盖。这两方面侧重分别对应不同的下倾角算法。一般而言,对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区应侧重于考虑干扰抑制,而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则侧重于考虑加强覆盖。 1.1 考虑干扰抑制

7、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天线半功率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尤其是上波瓣)衰减很快。因此从控制干扰的角度考虑,可认为半功率角的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actan(H/R)+/2 公式一 公式一含义如下图所示. 下倾角计算示意图1 图中为天线的下倾角,H为天线有效高度,为天线的垂直半功率角。R为该小区最远的覆盖距离,即覆盖长径R,如下图所示。 定向基站天线覆盖长径示意图 在理想情况下R2D/3。实际上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不可能完全适配三叶草型蜂窝结构.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天线与之比较接近,而水平

8、半功率角为90度的天线则相差较大。因此对于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90度天线的基站,取R=D/2. 1。2 考虑加强覆盖时的下倾角 在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天线下倾角设定无需考虑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覆盖区边缘有足够强的信号,可认为天线主瓣方向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actan(H/R) 公式二 公式二含义如下图所示. 下倾角计算示意图2 1。3 倾角设定的实际应用 由于基站周围环境十分复杂,天线下倾角设定还必须考虑附近山体、水面和高大玻璃幕墙的反射和阻挡。因此具体基站的下倾角可利用上述方法,同时结合具体环境最终

9、取定。综合考虑干扰抑制和加强覆盖的效果,在不同条件下基站天线典型的下倾角取定可参考下表。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地形 天线有效挂高(米) 站距(米) 水平半功率角(度) 垂直半功率角(度) 下倾角(公式一) 下倾角(公式二) 建议下倾角(度) 密集城区 30 400 65 13 12。9 6。4 12.9 40 400 65 13 15.0 8.5 15。0 50 400 65 13 17.1 10。6 17。1 30 500 65 13 11。6 5.1 11.6 40 500 65 13 13。3 6.8 13.3 50 500 65 13 15.0 8。5 15.0 一般城区 35 60

10、0 65 13 11.5 5.0 11。5 35 700 65 13 10。8 4。3 10.8 35 800 65 13 10.3 3.8 10.3 35 900 65 13 9。8 3。3 9.8 35 1000 65 13 9.5 3。0 9.5 郊区 40 1500 65 13 8。8 2。3 8。8 40 2000 65 13 8.2 1.7 8.2 40 2500 65 13 7。9 1。4 7。9 40 3000 65 13 7。6 1。1 7.6 农村 55 4000 90 7 5.1 1.6 4.0 55 5000 90 7 4.8 1。3 3.5 55 6000 90 7

11、4。6 1。1 3。0 55 7000 90 7 4。4 0。9 2。5 55 8000 90 7 4.3 0。8 2.0 55 9000 90 7 4.2 0.7 1.0 55 10000 90 7 4.1 0。6 1.0 55 4000 65 13 7。7 1.2 5。0 55 5000 65 13 7.4 0.9 4。0 55 6000 65 13 7。3 0.8 3.5 55 7000 65 13 7.2 0.7 2。0 55 8000 65 13 7。1 0.6 1.5 55 9000 65 13 7。0 0。5 1。0 55 10000 65 13 7。0 0。5 0。5 2、电子

12、式倾角天线的设置 同等类型的电子式下倾天线与机械式下倾天线相比,波形畸变较小,易于控制覆盖范围;干扰规避能力较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载干比;RMS延迟范围较小,抗多径效应能力较强。下表分别列比了某种内置6度、9度电子倾角天线和一般类型天线在不同机械倾角时波形畸变的情况。 基站天线波形畸变情况对照表 6515dBi 天线不同机械倾角时水平波束宽度和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 电下倾角 机械倾角 总倾角 水平波束宽度 前后比(dB) 1 0 0 0 64。8 34 2 0 2 2 68。1 27.4 3 0 4 4 71。8 24.3 4 0 6 6 78。8 26.3 5 0 8 8 85.3 24

13、 6 0 10 10 103.7 19.8 7 0 12 12 121。4 19.5 8 0 14 14 133。3 18 9 0 15 15 149。6 17。8 10 0 16 16 152 17。6 6515dBi6电子倾角天线不同机械倾角时水平波束宽度和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 电下倾角 机械倾角 总倾角 水平波束宽度 前后比(dB) 1 6 10 16 64.2 23 2 6 8 14 68 26.1 3 6 6 12 69 31.3 4 6 4 10 69。4 33.5 5 6 2 8 66.7 30.6 6 6 0 6 64。9 37.2 7 6 6 0 65。6 29.6 8 6

14、-4 2 64。2 29。8 9 6 -2 4 61.6 33.2 6515dBi9电子倾角天线不同机械倾角时水平波束宽度和前后比实测数据 序号 电下倾角 机械倾角 总倾角 水平波束宽度 前后比(dB) 1 9 9 0 64。9 36。8 2 9 -8 1 68。5 33。7 3 9 -6 3 62.7 35。1 4 9 4 5 62.2 34。0 5 9 2 7 63.5 30。4 6 9 0 9 64。0 32。5 7 9 2 11 69。6 31.0 8 9 4 13 67.7 30.4 9 9 6 15 65.2 26。5 电子式下倾天线分为预调电子倾角天线、可调电子倾角天线、遥控式可

15、调电子倾角天线等类型。预调电子倾角天线与机械式下倾天线价格相仿,而可调电子倾角天线、遥控式可调电子倾角天线的价格则远高于机械式下倾天线. 综合以上考虑,密集城区基站宜选用预调电子式倾角天线。在工程中,采用预调电子倾角和机械调整倾角两者结合的方式使天线达到需要的下倾角度。 天线需要的下倾角度电子预调倾角机械下倾角度. 3、天线方向角的取定 理想状况下,即各基站均匀分布、不考虑地形地物等因素、各基站均为定向站的情况下,基站各扇区之间的夹角应均为120度,如此可以达到蜂窝网络的最小干扰。但实际上由于基站分布极不规则,同时地形地物错综复杂,各基站的方向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了减少混乱的方向角带来的网络干扰的不确定性,应尽量保证各扇区间天线的夹角为120度,最低要求不能小于90度。 4、天线挂高 基站天线的有效挂高对覆盖和干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网络规模、组网方式、话务量密度、基站密度的不同,天线的有效挂高也随之变化。一般而言,在不采用分层网的情况下,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