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实习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399753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水利实习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农田水利实习报告一、    实习概况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通过此次实习, 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1、实习目的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情况, 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 水利管理)课程的理解;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方法及用水管理,为以后毕业设计

2、奠定基础。2、实习方式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根据工程情况、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3、实习概况实习时间: XX/1/1 1/71 / 9实习地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方法)。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二、    实习内容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1986 年 4 月 15 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

3、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 30 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 4 市的 9 个县、区和 30 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 146 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 再输入青岛市,全长 290 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 30 万吨,同时沿线高氟区 61 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 1989 年 11 月 25 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 。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

4、市、 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 14.422 平方公里,围坝长 14.277 公里,设计水位 14.2 米,总库容 1.46 亿立方米,建设资金 1.4 亿元。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范文最新推荐 -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 年,是全国闻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 50 年代开发时,灌区的设计面积为 320 万亩;尔后灌区开拓扩大,设计面积为 512 万亩,涉及当时惠民、 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 蒲台、广饶、利津和寿光五县。现在,灌区实际控制面积

5、169 万亩,涉及东营、滨州两市的博兴、广饶、垦利三县和东营区。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 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 1951 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 年动工,当年 11 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至 1958 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 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 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

6、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 年停灌。 1965 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4、灌排系统、水闸、渡槽等渠系建筑物、灌水方法1、灌排系统3 / 92、渠道上的交叉建筑物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建交叉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渠系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方法分, 可分为现浇整体式、 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 若以建筑材料分类, 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 按槽身的断

7、面结构形式, 有矩形、u 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主要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斜拉式等。 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 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 u 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筑物等部分组成。3、灌水方法1)喷灌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喷水, 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2)滴灌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 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 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

8、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 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滴灌系统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移动式滴灌系统。-范文最新推荐 -5、学校渠道的衬砌情况目前学校万人广场前草坪内安装有微喷灌系统, 我们在老师的讲解下对微喷灌系统有了一个系统认识:微喷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 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方法。 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喷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在地面或作物叶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

9、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堵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肥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周围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肥效率,节省化肥用量。根据微喷灌系统的可移动性,可将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的水源、水泵及动力机械、各级管道和微喷头均固定不动,管道埋入地下。其特点是操作管理方便,设备使用年限长。移动式微喷灌系统是指轻型机组配套的小型微喷灌系统,它的机组、管道均可移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设备利用率高、投资省、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但使用寿命较短三、实习心得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

10、 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1、通过参观棘洪滩蓄水枢纽站和打渔张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5 / 9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2、通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 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3、通过观看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有很多是我们平时不曾见过的, 特别是现在灌溉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使我感触良深。通过

11、此次教学实习, 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 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 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通过本次的实习, 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 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 在短短的几天中, 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究,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 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2、;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范文最新推荐 -xx镇武装部半年工作总结文章作者: dgsfq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12日 15:44半年工作总结 xx镇武装部 今年以来,在县人武部及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按时间进度要求,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发扬成绩,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对今年以来的各项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搞好民兵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民兵工作搞好民兵组织建设是巩固和发展民兵队伍的客观需要,是做好其它工作的先决条件。年初,我们按照合理调整、突出重点、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民兵组织整顿。一是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我为副组长,吸收派出所、卫生院、综治、团委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的民兵整顿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