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398100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三中2011-2012学年高一第二模块地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大气垂直分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2适合高空飞行的大气层为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3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烟幕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A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C增加大气逆辐射 D直接加热地面4下列各辐射属于长波辐射的是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A B C D读地表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完成56题。5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的是A B C D6图示箭头中,表示大气

2、逆辐射的是A B C D 图17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A B C D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图2),回答89题。8图中箭头表示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图2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向心力10影响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锋面 C反气旋 D气团 1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3),判断1213题。12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所属气压分别是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13当冬半年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形成的天气为A伏旱天

3、气 B梅雨天气C台风天气 D寒潮天气14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15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A.梅雨天气 B.沙暴天气 C.连续性降水 D.狂风暴雨16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是A.冰岛低压 B.印度低压 C.亚洲高压 D.亚速尔高压右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图4),读图回答17-18题17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 图518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差异C受地形影响 D洋流影响19下列渔场中,由上升流形成的是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

4、北海道渔场 图420水循环环节中,海洋水汽进入陆地上空通过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 B植物蒸腾 C降水 D水汽输送21下列水循环中,对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海陆间水循环 B海洋水循环 C内陆水循环 D生物体内水循环22 被称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的是A水文 B气候 C土壤 D生物2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A中生代和新生代 B古生代寒武纪和中生代未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古生代未期和中生代未期2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B三叶虫 鱼类 恐龙C元古代 古生代 太古代 D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25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气

5、候 B地形 C生物 D岩石26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观点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将枯枝落叶就地烧掉 B将枯枝落叶打扫干净送到垃圾站C将枯枝落叶埋在草地旁边 D将枯枝落叶送到食堂做燃料27影响垂直地域分异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高低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大气环流28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常出现沙尘天气,主要是以下哪个因素变化造成A土壤 B植被 C地貌 D水文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示意图(图5),读图回答2930题。29据图判断,该山地自然带的分布所反映的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经度地带分异30.据图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是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亚寒带 图531草

6、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A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B半湿润和半干旱内陆地区C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32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大陆是A. 亚欧大陆 B. 非洲大陆 C. 南美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右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图6),读图回答3335题。33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C动植物遗体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34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大面积破坏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空气中CO2的浓度增加 造成南极臭氧空洞扩大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物种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A B C D35澳大利亚东侧海域珊瑚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CO2

7、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密切关系,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 B差异性 C独特性 D复杂性36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环境的演化主要是A有机进化 B化学演化 C生物进化 D有氧环境演化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3738题。37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38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39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 岩石 B成土母质 C原始土壤 D耕作土壤 40我国北方许多半干旱草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式是A大面积垦荒种田B加大载畜量,大力发展畜牧业C不宜垦殖

8、的土地,积极退耕还草D不宜垦殖的土地,要坚决退耕还林,且做到乔、灌、草相结合二、综合题(50分)41读右图(图7)完成下列要求(选择下面的字母填空):(16分) (1) 按要求填出图中数字代表所在的气压带名称(填对应的字母) ; ; 在四个气压带中,盛行上升气流的两个气压带为 (填字母)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图中代表的是 风向(填字母), 代表的是 风向(填字母), 代表的是 风向(填字母)。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 图中极锋所在的位置为 。(填数字)(4)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A热的地方一定成低压

9、、冷的地方一定成高压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D气压带、风带夏季南移,冬季北移42读太平洋洋流模式图(图8),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在a、c、d中属于暖流的是 。(2)在中处形成的渔场是 渔场,该渔场是由 、 洋流交汇而成。(填名称)(3)洋流的名称是 ,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43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图9),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该图表示的是 半球(南、北)。(2)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3)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A ,B 气团。(4)甲、乙、丙三地位于雨区的是 、 。44读

10、“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0),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图中A、B、C的自然带景观依次是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森林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森林(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条件的影响较大。(3)A地区的黑土是一种在温带森林草原植被下形成的肥沃土壤。黑土之所以“肥沃”是因为土壤中的( )A水分充足 B无机养分多 C有机养分多 D黑色矿物多(4)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条件下,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少 B湿热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湿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条件下,土壤多呈碱性二、综合题:41(1)D B AC(2)A C A(3)(4)BC 42.(1)a d(2)北海道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3)西风漂流 降温减湿43(1)北半球 (2)A (3)冷 暖 (4)甲 丙44(1)A (2)干湿度地域分异(或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 (3)C (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