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397465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雨说教案设计精品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雨说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在教学这首拟人化的诗时,我们应该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注释,用心体味,揣摩诗句,体验诗人蕴含的真情,达到背诵这首情诗的目的。【教学建议】1、雨说的叙述主脚是“雨”,它象征着为大地带来春天,为儿童带来欢笑的爱的使者。注意体会这首诗的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征意味。2、这首诗

2、清新明朗,节奏欢快,融典雅的诗句与活泼的口语于一体,特别适合于朗诵。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议配乐朗读。3、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把握语气语调,很好地表现“雨”的形象。这首诗长句比较多既要读的连贯,也要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并掌握好句中的重音。下面是这首诗的两部分,供朗读教学时参考:(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

3、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教学目标】1、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3、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感情进行沟通;4、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展开联想和想象,与诗人感情进行沟通;3、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烛光里的妈妈。听完歌曲,师总结:这首歌是儿女对母爱的高度深情赞颂,同时我认为这首歌也是每一位炎黄子孙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所

4、作的真情告白。可是,同学们仔细品味过雨的诉说吗?(大多同学回答没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诗人郑愁予就送给了我们一首雨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优美的诗。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1、鼠标点击:读一读、写一写:田圃 寒浅 留滞 喑哑 洗礼 襁褓 温声细语 禁锢2、点击典型例读:师范读、生跟读,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例段如下: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3、喜悦、轻快地朗读这首诗: 生

5、用喜悦、轻快地语调朗读这首诗三遍; 生交流朗读效果,以四人小组互读互查,推选优胜者; 各组优胜者全班交流朗读,其他组可点评优劣(评时可对节奏语调点评)。 推选班内最优胜者,领读全诗; 生配乐朗读全诗(可选喜悦轻快的曲子,生自选)。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同学们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同学们再速读一遍全诗,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点击思考题):1、雨“说”了什么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2、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体会诗言志。)对于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能够回答出来。点击明确:1、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

6、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这些话主要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对于第二个问题,同学们要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而出,教师要点拨背景引导得出答案。点击背景资料:欣赏雨说,解读雨说(王景山)。点击明确: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涵着另外一层深意,即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当

7、时正值我国结束“一”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二、品味诗歌语言,探究诗歌语言特色1、点击:诗歌是作者用丰富的感情、鲜明的节奏、和谐精练的语言以描绘象,反映生活的文学样式。对于语言的品位,是把握诗歌内蕴,与诗人感情进行沟通的基础。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学生通过找拟人化的语言,会总结出大多好处,师诱导学生理解。这种手法不是拟人手法,点击二者的区别是:前者用于整体艺术形象的塑造,后者仅仅用于语句的修饰。点击明确: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

8、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仅如此,对诗中对诗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俯拾皆是。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2、继续点击:拟人手法是文学作品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除此以外,这首诗语言还有什么特色?学生可继续合作讨论并互相交流,小组内选出代表全班交流,生之间谈体验。师生共同明确:(点击)郑愁予的诗往往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首诗也是这样,它的一些用语和诗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诗人还善于针对诗的接受对象运用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读者的口语,令人感到无比亲切,诗人还善于在事物之间进行一种奇特的诗意的转化。三、有感情的背诵全诗学生在自由背诵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背,推荐有感情同学领背、齐背,达到共同背诵下来的目的。四、作业 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题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的理解来完成这道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