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qieak调查报告0000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39073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fqieak调查报告000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Bfqieak调查报告000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Bfqieak调查报告000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Bfqieak调查报告0000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Bfqieak调查报告0000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fqieak调查报告00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fqieak调查报告000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甘肃电大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标题:临夏州水环境问题调查报告 分校工作站 临夏电大 班 级 06春行政管理 姓 名 王常林 学 号 061140038 指 导教 师 临夏州水环境问题调查报告面对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水利开发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统筹好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生态环境与水的关系。从临夏州过去50年水利建设成就来看,成绩辉煌。但是进入90年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已经成为临夏州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我与临夏县扶贫办的同志一道,就对临夏州面临着的水环境现状和如何治理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2、。通过调研,我们形成的一个基本看法与基本结论是:临夏州水环境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州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临夏的瓶颈问题,解决的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已迫在眉睫。一、水环境问题的现状(一)、水污染是临夏州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据临夏州水利部门对临夏州30多条大的河流开展的水资源调查表明:46.5%的河水受到污染,10.6%的河水严重污染,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镇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镇、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在临夏州黄河水系中,一级支流大夏河、洮河、湟水等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二级支流广通河、三岔河、牛津河等地污染也相当严重,污

3、染河段占60/%以上。全州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二)、地下水大量超采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采,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使得原本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沙枣等植物严重枯萎和死亡,同时,地下水质的持续恶化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且苦咸水呈迅速蔓延扩展之势。(三)、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临夏州是甘肃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州水土流失面积6894.64km2,占总面积的84.4%,自然因素和人为的毁林开荒,过量放牧等因素,使上游地区源头植被破坏严重,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大片草场被开垦,破坏了上游水源,使水资源逐

4、年减少。临夏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南部沿太子山至积石山区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区域性地下水量减少,即使现在停止砍伐,要恢复植被需付出很大的代价,且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四)、主要河道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临夏州主要河道大夏河年均径流量11亿立米,广通河3.56亿立方米,冶木河3.31亿立米,三岔河1.18亿立米,银川河0.73亿立米,吹麻滩河0.25亿立米,其余河道流量较小。近年来主要河道发生断流就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由于河道径流剧减,成为间歇性河流,直接造成工农业用水紧张,河道断流及川原地河流枯萎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一)、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

5、水是河流污染的首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续增大,排入河流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的一倍,年排废污水1235万吨,这些废污水85%以上未经外理直接排入河流水库, 是主要的污染源。临夏州河流污染主要是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河流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的一个工厂或乡镇企业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河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临夏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临夏州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

6、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小造纸,小制革等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一个小造纸厂就能污染整条河流。(三)、水土流失以及农业化肥、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夏州对大多数河流是氮、磷造成富营养化。据调查:近60%的氮、磷来自于水土流失造成的非点源污染。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少,技术落后,及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总之,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其灾害不亚于洪灾旱灾。(四)、水资源短缺,导致水环境更趋恶化。由于水资源短缺,排入河流的废水不可

7、能得到稀释和扩散,致使水环境更趋恶化。大夏河流域水资源日趋恶化,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山区河道基本枯萎,邻近城镇的河道成为排污沟,被喻为“无河不干,无水不污”。地处大夏河流域下游的临夏市,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将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城市用水紧张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五)、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过度开发的现象。临夏州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超过50%,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在土地利用方面,山区毁林开荒,草场过牧滥垦,河流行洪滩地被侵占,这些都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在大夏河流域,由于水

8、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小支流干涸,大夏河干流下游经常短流。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临夏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化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污染严重地

9、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加大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区和水环境。(二)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多年以来,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使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当前,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统一管理,尤其注意群众对河流上中下游,城市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对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治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并相应地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执法,修订原有的水资

10、源规划。还应加强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州县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改善大夏河流域水环境。应优先建设,先行发展大夏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信息。积极开展跨地区的污染联防。(三)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加大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化工作的力度。在用水方面,要从不够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要坚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针对临夏州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的浪费较为严重的实际,必须坚持开

11、源与节流并重, 突出抓好节水,把推广各种节水措施作为今后水资源发展的大事来抓。在防污减实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要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量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大力提倡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炼铁高炉冷却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氦、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触的水源、景观水等 。(四)强化业务领导,加强依法治水观念,促进行业管理和水资

12、保护工作法律化,制度化。各级领导要把业务建设摆在重要地位,重视水资源管理和防污治污工作,克服那种空、浮、漂、若说行话,难办行事的观念。要坚持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水事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水政建设,完善水利执法体系,使水利化人治走上法律轨道。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改“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制水资源。同时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科学用水,合理布局,适度开采,以达到供需协调平衡。要大和宣传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流域及地区各种配套法规,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律化,制度化。(五)在水资源可

13、持续利用中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并唤起群众意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健在科技,科技兴水战略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业改善灌溉技术条件,工业提高重复利用率,实行雨水集蓄利用、劣质水处理再利用等多途径出发提高科技条件,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应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提高科技贡献率。大量的水资源在人们不经意间慢慢流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应在社会公众中广泛唤起水是稀缺资源、水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从点滴做起看似简单,但成效显著。随着21世纪的开始,临夏经济建设将进一步腾飞,并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 这意味着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重大的机遇。如何适应形势,认清临夏州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