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38888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坐标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1 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 Word版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一)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保护(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31页)一、选择题(2018南昌模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21490135】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BCD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

2、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1A2.C第1题,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对;净化地表径流,使村寨有清洁的水源,对;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绿地的功能,错;故A正确。第2题,村寨都建在半山腰梯田的上方,不能减轻劳动强度;可以避免洪涝灾害与建在梯田上方无关;梯田中农业生产可能污染水源,村寨都建在半山腰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被污染;可以观赏美景不是主要原因,故选C。(2018长春调研)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

3、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BCD4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利于调节气候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BCD3A4.D第3题,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

4、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是红碱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水量减小,以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等。红碱淖位于沙漠地区,湖区周边没有成片森林存在;湖区生态环境恶化、湖水pH值上升、水质下降与水位下降无关。第4题,保护红碱淖具有利于调节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意义。(2018河南八市联考)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的林带建设(如下图)。据此完成57题。5

5、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6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7关于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防风效能显著,风速明显降低虽没有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使得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使林场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A BC D5C6.D7.D第5题,喇叭泉林场位于干旱区,植被依靠地下水生存,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引水过多,使林场来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树

6、木死亡。第6题,树木大量死亡,使林场的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开始南侵,沙化土地面积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第7题,在外围和内部进行林带建设,使林场防风效能增强,风速明显降低;林带的建设使农田蒸发量减少,树木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增加;在枸杞和沙棘(白榆)之间耕作低秆农作物,促使林地间土壤熟化速度加快,促进沙棘和枸杞的生长,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89题。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

7、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9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8C9.B第8题,湖泊面积缩小,湖水的含盐量未必减小;湖泊面积缩小,会危及鱼类生存,湖中鱼类密度很可能减小;湖泊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会减弱;湖泊面积缩小,其蒸发总量会减小。第9题,由材料中“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等信息,可以判断艾比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引水灌溉,因而应退耕还草,保护水源,从源头增加入湖水量。(2018泉州模拟)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

8、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据此回答1011题。 【导学号:21490136】10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11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10C11.A第10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第11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

9、常绿阔叶林,春季植被较多,地面受雨水冲刷较弱,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林,秋季植被较差,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两者均不利于水土保持。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二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

1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热带雨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促进全球水循环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第(2)题,该地区的雨林被大量破坏导致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减少、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第(3)题,本问为开放性问题,回答合理即可。答案(1)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2)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

11、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加。(3)赞成。理由: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地势平坦,终年高温多雨,复种指数高,水稻产量大。(或不赞成。理由:大规模种植水稻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秘鲁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13(2018江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乌拉盖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在下游形成了大片湿地和湖泊。近年来随着乌拉盖河流域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下游地区湿地正在逐渐消失。苔麸是一种一年生谷类粮草兼用作物,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品质好、营养高,但产量低

12、。下图为乌拉盖河流域图。(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2)简述乌拉盖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3)近年来乌拉盖河流域广泛种植苔麸,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方面分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乌拉盖河流域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地形以高原为主;由河流的流向可知,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湿地、湖泊多,说明地形平坦,起伏较小。第(2)题,结合湿地的功能和地理环境要素回答。湿地有产出功能、调节功能、降解功能、旅游功能等;地理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湿地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大;降解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土壤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恶化

13、等。第(3)题,材料显示,苔麸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所以可以大面积种植;该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属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所以种植苔麸有利于改良当地的盐碱地和遏制沙漠化;苔麸品质好、营养高,可以作为优质的牧草,发展畜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答案(1)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相对平坦,起伏较小。(2)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荒漠化现象加剧;湿地的降解功能下降,当地土壤污染更加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平衡;旅游功能下降,环境恶化。(3)苔麸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可以大面积种植;有利于改良当地的盐碱地;可以有效遏制沙漠化;秸秆是良好的牧草;苔麸具有广阔的市场,可增加当地经济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