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38887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报告材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原理(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器材和规格(三)实验步骤(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四、进行试验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与合作最后:总结实验注意事项第一方面:电学主要实验滑动变阻器复习提纲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2、构造和铭牌意义 一一200 Q: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4、变阻特点一一能够连续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5、接线方法特殊揍法D6、使用方法一一与被调节电路(用电器)串联7、作用一一1、保护电路2、改变所在电路中的电压分配或电流大小8、注意

2、事项一一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9、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调亮度的电灯 、可调热度的电锅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实验题目: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新教材方案)一、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定性的知道: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 通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现在 我们共同来探究:如果知道了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值,能不 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呢?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 的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猜想与假设:1、 电阻不变,电压越大,电流越 。(填 大”或 小”)2、 电压不变,电阻越

3、大,电流越 。(填 大”或 小”)3、电流用I表示,电压用U表示,电阻用R表示,则三者之间可能会有 什么关系?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 3节,10 Q和5 Q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 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二)实验电路图:1、从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能否能否保证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鉴 别一下甲和乙的优劣?2、乙图重点:研究的是定值电阻这部分电路,而非整个电路。电流表要测定值电阻中电流,电压表要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乙图难点: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 端电压成整数倍变化。(二)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观察电压表、电流表

4、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必要时调零。3、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认清分度值。4、识别电池组(学生电源)的正负接线柱,掌握使用方法。(三)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2、 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用较快的速度测量 电阻上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 格中。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测量几组对应 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5、断开开关,替换另一个定值电阻,依上述方法再测几组对应的电压 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

5、中。(四)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R=R1=Q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R=R2=Q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五、分析与论证:(一)数据分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R=R1= 5 Q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11.522.53电流I/A0.20.30.40.50.6R=R1=10 Q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11.522.53电流I/A0.10.160.20.240.3(1 )电流和电压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跟随哪个量变化?(2) 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 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 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保证哪个量不变?(

6、5) 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 在导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 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 正比”正确吗?(二)数据分析: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R=R1= 5 Q1234电 SU/V11525 53电流I/A0.203040.50.61234SJIu/v11522.53电涼】用0.10160.20.;40.3”正确吗?R=R1=10 Q(1 )电流和电阻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 跟随哪个量变化?(2) 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3) 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4) 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 保证哪个量不变?(5) 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时,导体的 电

7、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三)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六、评估: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反思,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哪些问题真 正弄懂了,哪些问题还不清楚;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操作有没有错误; 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实验中会造成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实验还有 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实验结论是否科学合理对实验进行统筹兼顾的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灵活的对数据加以分析。七、交流与合作:将你的实验结论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其它各组同学讨 论交流。八、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更换电路元件时,

8、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正确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4、检查电路时要试触,防止损坏电表或电路发生短路。5、电流表、电压表应选择适当的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始终注意观 察电表指针位置,切莫使被测数据超过电表量程,以防损坏。6、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能过长,读数后立即断开开关,以防通 电时间过长,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误差。7、测量次数的多少根据时间而定,但至少要得到三组数据。8、读数时,严谨认真,实事。9、明确用什么方法、步骤控制什么量不变,用什么方法、步骤改变什么 量,重点分析哪些数据间的关系。10、无论采用何种办法改变电压,都应尽量使电压成

9、整数倍变化。11、考虑到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探究完该定值电阻中 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后,还应替换定值电阻进行反复实验。实验题目:研究欧姆定律实验(旧教材方案)(实验一)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一、提出问题: 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有怎 样的定量关系?二、猜想与假设 :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 正比。即 R 一定时、 I 与 U 成正比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 3节,10 Q和5 Q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二)实验电路图:(三)实验准备:1、检查实验

10、器材是否齐全、完好。2、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必要时调零。3、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认清分度值。4、识别电池组(学生电源)的正负接线柱,掌握使用方法。(四)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2、 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 同时同时观察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用较快的速度测量 电阻上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4、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测量几组对应 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5、断开开关,替换另一个定值电阻,依上述

11、方法再测几组对应的电压 值和电流值,记录到表格中。(五)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R=R1=Q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R=R2=Q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电流I/A五、分析与论证:R=R1= 5 Q12345电 fiivv11522$3电海昭0.2030.405C612345Ou/v11523电涼I吊0.1叮(50.20.240.3R=R1=10 Q电流和电压两个物理量,是哪个量 跟随哪个量变化?分析数据表,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分析得出上述结论? 我们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 保证哪个量不变?有人说这个结论可以叙述为 在导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两端的电压, 实验结论:(1)(2)(3)

12、(4)(5)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即R 一定时、I与U成正比”正确吗?六、评估:(同前)七、交流与合作:(同前)八、实验注意事项:(同前)(实验二)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的关系。一、提出问题: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有怎样的定量关系?二、猜想与假设: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电阻成反比。即U 定时、I与R成反比。三、设计实验:(一)实验器材:干电池 3节,5 Q和10 Q、20Q电阻各一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二)实验电路图:(三)实验准备:(同前

13、)(四)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顺次连接好电路。2、检查电路,确认连接无误,将滑动变阻器 调到最大阻值;试触开关,同时同时观察 电压表、电流表是否偏转正常。3、检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 将电阻R仁5 Q两端的电压调至 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4、 断开开关,替换定值电阻R2=10 Q,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组织,使 电压表的示数仍为 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 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5、 断开开关,替换定值电阻R3=20 Q,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组织,使电 压表的示数仍为2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 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6、 断开开关,再依次将定值电阻R1、R2、R3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组值,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用较快的速度测量电阻上的电流;断开开关,并将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五)记录数据和现象的表格:U=U1=V实验次数123电阻R/ Q电流I/AU=U2= V实验次数123电阻R/ Q电流I/A五、分析与论证:U=U1=2 V实验次数123电阻R/ Q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