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492387180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台州市山海协作体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均不得分)“无人区”是指长期闲置的土地或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环境限制了人口的自然分布与有序发展,形成了我国面积广大的“无人区”(下图)。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具有深刻的地理意义。完成下面小题。1.

2、 关于青藏高原形成大面积“无人区”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 含氧量低,超出人体的耐受能力C. 光热条件差,不利于农业生产D. 冻土广布,土壤贫瘠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亚马孙平原适宜大量人口居住B.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减弱C. 南极洲是无人区D.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最多3. 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的主要目的是( )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开展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提高青藏高原人口容量A. B. C. D. 【答案】1. C 2. A 3. A【解析】【1题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超

3、出人体的耐受能力,天气以晴朗为主,光照极其充足,B正确,C错误;无人区内多为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A正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土壤贫瘠,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2题详解】亚马孙平原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A错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来越强,B正确;南极洲气候极其寒冷,是无人区,C正确;全世界人口超一亿的国家共13个,亚洲有7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最多,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A。【3题详解】青藏高原人口容量小主要是气候高寒导致,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不能提高青藏高原人口容量,错误;无人区内人类活动干

4、扰极少,适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适宜开展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无人区在青藏高原的周边地区,研究青藏高原“无人区”对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有重要意义,正确,故选A。【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资源和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策、交通、宗教、军事等。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 大多数发达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B. C. D. 5. 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方向为( )A. B. C. D. 6. 我国目前部分地区农民工出现图中的流动方向,对于这一现象的推力与拉力

5、因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 拉力是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 拉力是更完善的基础设施C. 推力是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 推力是高昂的生活成本【答案】4. B 5. D 6. D【解析】【4题详解】大多数发达国家处在城市化的后期阶段,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由城市迁往乡村或小城镇,与相符,B正确。均由乡村迁往城市,应为城市化中期阶段,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我国处在城市化中期阶段,主要由乡村迁往城市,与图中相符,D正确。为国际人口迁移,我国的城市化主要由国内人口迁移为主,ABC错误。故选D。【6题详解】为由城市迁往郊区,表示的是我国农民工回流。拉力是乡村的因素,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基础设施

6、条件弱于城市,AB错误。城市的环境质量不一定出现恶化,且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C错误。城市经济发达,生活成本较高,导致部分收入水平不高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务工,D正确。故选D。【点睛】逆城市化表现:人口向乡村或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增加。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数据统计表,并完成下面小题。省级行政区总人口(万人)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甲6627-0.8674.2乙2487-2.4289.3丙25870.7766.2丁9872-1.4857.17. 表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分别为( )

7、A. 浙江、上海、新疆、河南B. 上海、浙江、河南、新疆C. 新疆、上海、河南、浙江D. 浙江、上海、河南、新疆8. 一个地域的环境承载力应( )A. 与现有的总人口数相当B. 与该地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C. 低于人口容量D. 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答案】7. A 8. B【解析】【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甲人口较多,达662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且城镇率较高,说明甲较为发达,为浙江省;乙自然增长率最低,城镇化水平最高,为上海;丙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较少,城市化水平较甲乙低,为新疆;丁人口最多,9872万人,城镇化水平最低,为河南,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结合所

8、学知识可知,一个地域的环境承载力是与该地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B正确;一个地域的环境承载力可能大于、小于或者相当于现有的总人口数的,A错误;一个地域的环境承载力是高于人口合理容量的,C错误;一个地域的环境承载力是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B。【点睛】环境承载力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有关该地区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时期老龄化严重B. 时期人口数量最大C. 时期人口数量达最小

9、值D. 时期人口自然增长趋于稳定10. 时期以后人口增长率变化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 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对劳动力需求发生变化B. 国家开放生育政策C. 经济落后,大量人才外流D. 该地区落户门槛提高【答案】9. D 10. C【解析】【9题详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说明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人口老龄化不严重,A错误;时期之后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为负值,但人口净迁入率大于减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时期以后该地人口依然在增加,时期人口数量不是最大,时期人口数量也不是最小值,BC错误;时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且人口净迁入率开始下降,说明当地人口总数的增长趋于稳定,D正确。故选D。【

10、10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时期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该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进而说明该地经济发达,劳动力短缺,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外迁,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A正确。时期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上升,说明出生率有所上升,这与国家开放生育政策密切联系,B正确;时期以后当地的人口净迁入率还是以正值为主,说明当地有一定的经济吸引力,经济并不落后,C错误;时期以后当地的人口净迁入率有所下滑,可能与该地区落户门槛提高有关系,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C。【点睛】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

11、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某中学社会实践小组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下图为该小组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图中乙功能区最可能为( )A. 住宅区B. 商业区C. 仓储区D. 园林区12. 符合甲功能区的显著特征是( )A 建筑物高大,密度低B. 分布广泛,占地面积最大C. 交通通达度高,地租低D. 位于市区外缘,污染严重13. 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公交站点有所调整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际客车客流减少A. B. C. D. 【答案】1

12、1. B 12. B 13. A【解析】【11题详解】乙功能区的共享单车停车数量白天远多于夜晚,说明该功能区的人口昼夜差别较大,白天人多,夜晚人少,与商业区的特点相符,B正确。住宅区夜晚的人口多于白天,故住宅区内夜晚的共享单车数量应多于白天,A错误。仓储区流动人口较少,以机动车辆为主,C错误。园林区主要为风景区,人们到达园林区以公共交通或私家车为主,共享单车数量较少,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甲功能区的共享单车数量夜晚多于白天,说明该功能区内夜晚的人口多于白天,应为住宅区。建筑物高大是商业区的特征,A错误。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广泛,B正确。交通通达度高,地租低是仓储区的特点,C错误。位

13、于市区外缘,污染严重是工业区的特点,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方便居民短距离出行,公交站点的间距可以适当增大,正确。人们选择共享单车出行,可以减少机动车辆的出行频率,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私家车辆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正确。共享单车主要用于短距离出行,对城际客车客流量没有影响,错误。故选A。【点睛】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大多位于市中心,建筑物高大密集,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分布广泛,多位于商业区外围,分化为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工业区位于城区外围,呈团块状分布。北京四合院(下图)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驰名中外,

1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北京四合院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体现的地域文化是( )A. 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B. 长幼有序的家庭文化C. 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D. 人地和谐的农耕文明15. 四合院的民居特色与气候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正房坐北朝南,冬季采光多正房前多植常绿阔叶树,夏季遮阴墙壁和屋顶厚实,可保温防寒避风沙房屋屋顶倾斜,利于排水。A. B. C. D. 【答案】14. C 15. C【解析】【14题详解】“四合”设计,门内设影壁,封闭的院落,体现追求宁静安逸的心态,含蓄、忌外漏的文化,从而体现了性格的内向性和封闭性,C正确;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的合院

15、建筑,向外不开窗或开窗较小,有利防御,体现传统文化中居安思危,但与合围关系较小,A错误;北房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体现了长幼有序,上下尊卑的传统宗法礼教观念,B错误;“四合”设计,不能体现人地和谐的农耕文明,D错误。故选C。【15题详解】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四合院坐北朝南,冬季可防寒,采光好,正确;正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夏季可遮阴,冬季不影响采光,错误;墙壁和屋顶厚实冬季可保暖避风沙,夏季可隔热,正确;房屋屋顶倾斜,利于排水,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具有良好的冬暖夏凉环境特点,能够形成私密性居住环境,其建筑和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