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381834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循环经济发展建设报告 针对这种情况,我委一直通过大力宣传、强化考核和加强管理,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节能工作成效显著。充分利用每年举办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建立健全重点用能单位和用水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定期下达全市重点用能、用水单位的能耗、水耗定额,依据定额执行情况提出具体的节能降耗目标,加强监督和考核,促进企业节能。“”期间,全市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9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万吨。二是清洁生产稳步推进。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实施,先后组织4多户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

2、核,28户企业已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提出有关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方案20X多个,取得直接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三是资源综合利用成绩突出。目前全市共有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00多家,年销售收入6亿元左右。202X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1021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9.7%,远高于全省89.5的平均水平。“*”期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产品)8个,实现“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亿元,减免税金1.8亿元。四是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迅速。全市已铺设集中供热干、支管10千米,发展热用户12个,热源厂4家,已编制完成了城市供热工程规划。五是循环经济产业初具规模。利用

3、次小薪材生产中密度板和高密度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已建立一批如东盾人造板、雅尔斯人造板、惠泰木业等大型木林加工企业,年木材加工能力近百万立方米;新建了淮钢集团回收利用高炉煤气和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鼎元科技公司利用稻(麦)秸杆生产墙板等一批重点循环经济项目。 下一步我委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促进我市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考核,确保完成单位dp能耗指标。从今年开始,建立全市和各县(区)万元gdp能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万元gd电力消费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公报制度,对各县区和重点企业提

4、出具体考核指标,逐层分解,落实责任,督促检查和考核。推荐、鼓励、服务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重点推广列入节能设备(产品)目录的终端用能设备(产品)。同时,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使节能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二、分类指导,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对应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认真组织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不属于强制性清洁审核的企业,重点围绕我市00多户年综合能耗300吨标准煤以上和年耗水5万吨以上的重点用能、用水企业,组织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确保每年有10户以上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通过开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环保模

5、范企业以及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典型,通过典型引导,推动清洁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并逐步向 一、三产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全面推广。 三、抓好重点,全面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抓好盐化工行业的废水、废渣、废气、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轻工行业的废渣、余热以及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建材行业的煤渣、粉煤灰、磷石膏、硫酸渣等大宗固废的综合利用。突出抓好*淮钢集团有限公司的年产60万吨高炉渣微细粉综合利用项目、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的热电烟气脱硫及灰渣综合利用改造工程等8个重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同时,认真做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全面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各项优惠政策。确保“*”期间,工业固体废弃

6、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四、组织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企业。抓好淮钢集团有限公司、洪泽银珠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安邦电化有限公司、*淮河化工有限公司、XX县区国祥工贸有限公司、涟水绿壮无公害农产品有限公司等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试点工作,指导试点企业做好试点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工作,建立资源消耗统计和核算制度,引导企业通过采取建立物质闭路循环、重新利用废物资源、有效降低消耗性污染等措施,促进污染零排放或大幅度减少排放。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监督检查,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向全市推广。 五、加强执法,促进企业合理用能。依法完善市、县节能、节水执法机构,对煤炭、电力、钢铁、石

7、化、建材、化工、造纸等高耗能(水)企业以及宾馆、商厦、写字楼等公共设施节能、节水情况进行检查;对高耗电产品限额标准、建筑节能标准及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设备的节能监测工作,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照节能法和其他节能法规的规定,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能源计划管理和定额管理。同时,坚决关闭或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项目,促进企业节约用能、合理用能。 第二篇:发展循环经济摘要: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

8、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些有益的经验,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从广义上讲,是指围绕资源充分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的先进经验 21德国发展

9、循环经济的实践 2.1.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废弃物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确立了循环经济“三步走”原则:避免废物产生废物的循环利用废物的无害处理。 .1.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德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如双元回收系统(dsd)和绿点计划开展的包装废物回收行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就会尽量简化产品的包装,并使包装材料方便回收和循环再生,以降低生产成本。 2.1.3培养社会环保意识,提倡企业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企业是废弃物产生的主要源头,德国政府明确废物处理的企业问责制,所有企业都有分离垃圾的装

10、置,以保证废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系统。企业承担生产者责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生产模式曾是推动日本企业发展的方式。然而,随着世界性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资源成本的攀升,日本企业从2世纪60年代开始就研究开发清洁技术,并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了企业责任,要求企业采取必要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循环资源进行处理。公众强烈的环境理念。 3我国存在的问题 3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首先,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步,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产

11、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市场开放,全球制造业不断的向我国转移,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大,对能源的需求激增,给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循环经济难以获得大的发展空间。 .2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对行为主体的导向作用,就会造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足,缺乏主体的参与和互动,而与开展循环经济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并且缺乏可操作性。 3.3发展循环经济的

12、关键技术支撑不到位。循环经济要求贯彻“3r”原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够高,未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使得循环经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设备尚 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都无法落到实处。 3.4相关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税收政策不配套,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保证循环经济这种发展模式既“循环”又“经济”是形成循环经济市场运作的内在动力。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出现只“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原因在于

13、我国缺乏配套的机制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必定会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配套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行为主体丧失了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企业缺乏参与意愿。只有行为主体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有动力去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政策机制的缺失或者不配套不协调,导致了“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 .5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还不强。当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主要依靠政府的倡导、政策上的强制来实行,企业和公众仅是被动参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另外,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不科学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如: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等,全民节约的良好风

14、气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4.1建立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体制。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可以制定多个层面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法等。 42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技术与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

15、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行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有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4.3探索建立与我国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同一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全国推广。因此,分析区域发展状况和经济特色,因地制宜,探究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可以选择典型企业进行生态工业试点,选择一批工业园区,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等。 4.4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既有引导责任,又应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激励措施,给予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践主体,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建立污染者付费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负责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生产、使用、收集、回收、再生利用和处理处置。 4.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全民的主动和积极参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