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37455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组织架构及职责2第三章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守则4第四章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制度8第五章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管理制度10第六章电子门诊日志管理制度12第七章检验、影像部门传染病报告管理规定13第八章传染病数据分析方案14第九章传染病疫情报告档案管理制度15第十章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安全保密制度16第十一章院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瘫痪的应急措施17第十二章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员例会制度18第十三章传染病疫情报告值班制度与职责19第十四章传染病疫情报告培训制度20第十五章奖惩通报制度21第十六章附则22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B-I附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B-2本

2、制度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颗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全国传颊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W等法令订定。法令名称公告单位施行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计委2011年12月31H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国家卫计委2015年10月29日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第一章总则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确保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傍

3、病息报告管臧汕、全国传蝴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技术指南(2016年版,特修订XXXX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第二章组织架构及职责组织架构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三级管理架构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医院疾控感控办公室(专职报告人员)J临床科室、门急诊等(首诊医师报告)二、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及职责1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院长、总执行长副组长:主管副院长及副总执行长成员:疾控感控办公室,医政组,护理部,临床、医技、检验等各部门负责人2 .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决策部门,审核通过相关制度,实行定期会议

4、制度,分析总结和研究传染病疫情报告方面的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处理措施。遇有紧急情况随时开会,及时处置。三、疾控感控办公室的职责疾控感控办公室是具体负责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1 .要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2 .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网上直报、统计、资料归档、自查工作等;3 .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类消毒隔离等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和检查;4 .对各科室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及奖惩制度的落实;5 .负责组织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培训、考核。四、各科室及人员职责1 .临床科室:负责传染病的诊断、报告,标本采集以及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临床医生须

5、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标准,首诊医生对确诊、临床及疑似病例须准确、及时、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到不迟报、不漏报、不瞒报、不谎报。2 .检验、放射科室:协助相关科室做好传染病的辅助工作,根据化验或影像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结果,及时通知经治医师或科室。3 .医政组:负责组织传染病病人的救治和转诊等工作。4 .护理部:负责组织传染病病人的救治;跟诊护士及时登记门/急诊医师填写的传糠报告卡。第三章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守则一、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时对发现的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准确、及

6、时、填写传染病卡片,由报告人所在科室审核、登记、及时报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严格保密制度,按照上报程序,任何个人无权公布疫情及越级上报。二、报告病种1 .法定传染病包括甲、乙、丙类传染病:三类、39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人HIV),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雌(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7、、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I期、期、In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f甥眩伤寒、黜丙、包虫病、丝虫病、触比、细菌由W咪巴跌、伤寒和副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2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3 .其它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按XX市列出的具体病种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恙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

8、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出血热、AFP、其他4 .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后,须及时按程序上报。5 .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开展监测的传染病。三、报告内容1 .甲、乙、丙类传染病1.1 传染病病例报告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1.2按照规定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翔乱鼠疫、霍乱、肺炭疽、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1.3分型报告的传染病:传染病病种类别数量具体分类病毒型肝炎五类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未分型炭疽三

9、类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两类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四类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两类伤寒、副伤寒梅毒六类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疟疾三类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乙型肝炎二类急性、慢性血吸虫病二类急性、慢性1.4传染病死亡病例:未进行发病报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写报告卡时,须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如发病日期不明,可用接诊日期)和死亡日期。2 .其它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按照上级制定的监测方案进行报告。3 .传染病专项监测、专项调查信息的报告1 .1对于开展专项报告的传染病(如性病、结核、艾滋病及HIV感染者),根据相关规定须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3 .2承担传染病哨点监测

10、任务的医疗机构除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外还阴嫄T生部制归的监测案期传颗病例个案调查表。并录入信息报告系统。4 .不明原因或可疑传染病上报:医务人员发现原因不明传染病或可疑的新发传染病后,须及时、按程序上报。5 .协助CDC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四、报告程序和报告时限1 .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及其他暴发传染病疫情时的报告程序(暴发疫情指在同一潜伏期内,同一单位中发生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多发暴发疫情):发热/肠道门诊经过病史询问及查体后发现甲类或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可疑病例,首诊医师报告1名主检医师,若不能排除,及时报告蝴感控办公室(

11、节假日报告院总值班),由疾控感控办公室/院总值班组织3名主检医师进行会诊,不能排除后由疾控感控办公室/院总值班报告昌平区区CDC/院领导,经过CDC协助确诊病例后,媾辘办进行网络直报,注意应在诊断后2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医政组组织对患者进行医学救治,并联系转诊机构。2 .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的报告程序:临床医、护、医学检验人员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人后,由首诊医师及时填写传域卡(交值班护士登记)或一畛新HIS系统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由疾控感控办公室工作人员收卡后进行审核、收集、登记、网络直报、统计、归档,注意应在诊断后24

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3 .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的报告程序临床医、护、医学检验人员发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人后,由首诊医师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交值班护士登记),或门诊医师在HIS系统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由疾控感控办公室工作人员收卡后进行审核、收集、登记、网络直报、统计、归档,AFP病例在诊断后12小时内网络直报,中东呼吸综合征在诊断后2小时内网络直报,其他传染病注意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五、报告要求1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报(附件一、附件二),内容完整、准确、规范。2 .若为手工填报,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制,使用中性笔或钢笔填写,字迹清楚,报告医师必须签名。3 .

13、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4 .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5 .医务人员未经政府卫生单位批准,不得将就诊的淋病、梅毒、麻风病、艾滋病和艾滋病病原携带者等患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公开。第四章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制度一、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1 .审核:网报人员每日对医生上报的传染病报告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即时向填卡人查询与核对。2 .订正: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期传染阂崎总蝴

14、江IE队并注明!就造病名。3 .补报:通过院内漏报自查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及时补报,并按初次诊断进行报告。4 .查重:定期进行报卡查重,删除院内重复报告的传染病卡片。5 .漏报自查:每月组织一次院内传染病漏报自查,涉及门急诊和住院病例。二、网报人员工作要求1 .传染病报告收集要求1 .1网络直报人员每日(包括节假日)收集、核对院内传染病报告信息,上下午至少各1次。2 .2审核传染病报告填写质量,对不符合填报要求的传染病报告及时与填报医生沟通修改,并认真做好自查质量记录。3 .3经院内网络报告审核合格后,打印出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后进行一致性检查。4 4每日对报告进行

15、查重,发现姓名、年龄、性别、现住址及诊断病名相同的报告时,要进行排查,对重报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标记删除。5 .5网报内容与审查合格后的报告内容一致,一致率应达100%。2 .录入注意事项1. 1联系电话位数是否合理。2. 2所有人员均需填写证件号码(特殊无证件号人员可填写监护人证件号,需在备注中注明)3. 3病例现住地址要选择到乡镇/街道。2.4如为外籍或港澳台的病例,网报时需先填写“现住地址”,按照要求完成现住址的填报后再填报“病人属于,顺序颠倒则无法录入正确地址。2.5网报(S将后如例存被“?”代替,是薇既法网格收字(字库有限)此时医疗机构需要对信息进行订正,将“?”用拼音代替。2.6保证网报卡片与纸质卡片填报的一致性,如网报时信息发生订正应对纸质卡片同时进行订正。第五章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管理制度一、依法管理,分级负责1 .疾控感控办公室自查1.1 自查责任人:疾控感控办公室网络直报员负责我院传染病报卡的质量自查工作。1.2 自查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