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372388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滑轮及滑轮组练习题1.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FlF2F3B、FlFlF3F2FlF3别是Fi、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4.用图5所示的四种机械提起同一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5.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2.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B、5甲5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3.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2、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甲F丙6.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A.218NB.220NC.210ND.236N7.弹簧秤A和B及滑轮组均处于静止状态,F=10N,A和B的示数分别为:A.30N和30N;B.30N和20N;C.20N和20N;若不考虑秤重,D.20N和30N.滑轮重及摩擦,弹簧秤5.如图所示,滑轮 A是 滑轮,它的作用是滑轮,它的作用是。整个装置叫,它的作用是,若G=200N,不计纯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N时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8 .如图23处于平

3、衡状态,在不计滑轮重及绳子摩擦的情况下,GiA、1:2;B、1:1;C、2:1;D、3:1.9 .物重5N,乙物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则甲受到的合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 0, 3N ; B. 0, 5N ;C. 2N, 5N ; D. 2N, 3N .6.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二5kg,那么m2应等于kg。二、填空题1.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7.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滑轮(“动”2 .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

4、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1=,F产,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3 .使用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能省一半力或“定”),它的作用是。8 .如图2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这幅漫画说明了。9 .一辆汽车不小心陷入了泥潭中,司机按图3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其中省力的是图。4.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10、如图4所示,动滑轮重为50牛顿,纯重和摩擦不计,人对绳子的拉力是260N,则物重2题图是N;若重物上升的高度是0.2m,则绳子自由端下降m11如图5所示,当物体A在滑轮作

5、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1示数为30N,则测力计2示数为N,A受到的摩擦力为No(测力计及滑轮重不计)777777777777777/图61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6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纯间摩擦,水平拉力F为N。若纯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1题图2、如图,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3、请在下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4.如图所示,每个滑轮(不分大小)重为5N,要提升的重物重为120N,用来用绕滑轮组的纯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0N。画出能安全提升重物的滑轮组的绕法。27、小强想把一货物吊到楼上去,已知货物重1000N,小强最大的拉力为300N,如果使用滑轮组,至少需要几个滑轮?如何装配?1.按要求给滑轮组绕线.(G为物体重,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绳子的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