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36813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美术下学期教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初三上学期美术教案第一课 中国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开国大典(1课时)课 型: 单一课教学方法: 讲述、欣赏与思考。教学目的通过对油画开国大典的讲述与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对油画中国民族化特点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作品的艺术处理及民族绘画与西洋绘画结合的特点。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大幅开国大典印刷品一张,富有民族特色的工笔画和年画各一幅。2、学具:教材,笔记本。教学步骤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的民族绘画-中国画,是以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书、画、石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

2、”、“气韵生动”的效果。(出示中国画、年画挂历)而西洋画中的主要画种-油画,却以丰富、能表现复杂的色调层次,能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形象。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开国大典(出示油画开国大典)作者介绍:作者:董希文(1914-1973年),我国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绍兴人。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1934年进杭州国立艺专预科学习,后考入该校本科。1938年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后又去湖南沅陵国立艺专学习。学校内迁贵阳后,常去苗寨写生。1939年随校再迁昆明,毕业后由学校推荐去越南河内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不久回国。1940年到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股任职。1943年至1945年

3、在国立敦煌壁画研究所临摹壁画。1946年在北京艺专任教,1949年-197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生前曾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委员,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和绘画组副组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研室主任。曾任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创作组长,并作武昌起义浮雕草图。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参加香港、法国沙龙展出。并多次被选中为中国军、政代表团出国赠人的国礼。开国大典是中国油画民族化发展历程中的代表作,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肯定。他的艺术功底深厚,强调从整体观察对象和概括描写。重视以情作画,画中寓情。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艺术欣赏:主题思想:作品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

4、命历史画。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作品欣赏:1)开国大典概括: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1952年至于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

5、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

6、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艺术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艺术的表现,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

7、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2)开国大典的历史遭遇作为历史画,不同于其他画种,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云表现事物的本质,要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画家在处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表现的手法上,掌握的分寸恰到好处。然后此画曾两次被歪曲修改。一次是1954年后,国家领导人中涂掉了高岗;第二次是1972年,去掉了刘少奇。这都违反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在197

8、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使该画恢复了它的原状貌。艺术成就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历史性画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新起点-是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典范。体现 了文学艺术既高于生活,又忠于生活。历史画,既要尊重历史的真实,又要进行艺术的提炼。结论开国大典。是划时代的历史画卷,是西洋画(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的杰作。美术教案版面设计课时:一课时课业类型:创作设计课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2、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

9、教具:微机、网络资源库、实物投影、课件、学生例作;学具:微机、粘贴材料、剪报、手抄报材料、网络资源库;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回顾已学内容,利用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课件1)2、评价虚拟社区内各部分版面的风格及特点。3、利用学生对报纸版面的选择、评价,增加学习兴趣;展示四幅手抄报图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设计重点。A、由评价版面图样、色彩的优劣,引出重点一:装饰美化B、由评价版面分割、规划优劣,引出重点二:布局编排教师小结:我们所看到的黑板报或墙报、手抄报,除了文字稿件质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编排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它的宣传效果。(板书:版面设计)二

10、、新授版面设计知识,承前启后;1、解释版面设计包含内容:以课件演示为主,通过一幅作品进行分解。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2、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1)第一步: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首先,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的经验,进行版面设计要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播放课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报的文稿内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块面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块面较小,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A。讲解第一步的两种

11、布局方式:a.对称式布局b.均横式布局在版面设计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经常运用的有两种布局,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事例,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师出示课件3、4演示,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结果的概括能力)a.请看第一幅作品,从布局上看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出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b.生观察并自行给第二种布局格式起名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运用学过知识概括能力。B。利用两个事例,辨别两种布局方式,加深理解。(2)第二步:设计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课件5)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运用前几节课所掌握的报头、题图、栏图及标题字体几方面内容,在版面上进行合理的

12、安排。(3)第三步:誊抄文稿、画插图。(课件6)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4)第四步: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课件7)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三、学生作业。(音乐伴奏,课件8出示创作主题与建议)(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1、素材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资源库中搜集;2、制作手法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微机、手抄报等等。3、画面整洁,有良好的创作习惯。

13、四、作业讲评,进行小结。分小组进行讲评,对在制作手法、制作创新等方面突出的作品进行师生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学知识结合经验,谈谈收获。提出希望,课后多加练习,踊跃参赛。板书 课件使用说明表课件名称制作方法使用说明1利用课件大师软件,制作课件;精彩作品展评2版面设计第一步3对称式布局讲解4均衡式布局讲解5版面设计第二步6版面设计第三步7版面设计第四步8创作主题及建议备注 美术教案光影的交响光影的交响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光影的交响是选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上册)第6课 光影的交响的内容。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结合作品欣赏的综合课型。首先回顾

14、上节课讲的明暗的知识,然后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用不同工具材料用明暗表现正方体的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现能力。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2、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强调明暗运用与表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明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明暗审美价值的本质认识、通过借助简化的明暗练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明暗造型及利用明暗进行情感表现的能力。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

15、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明暗表现的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明暗表现的能力。B.培养学生明暗表现的实际运用能力。(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B.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把握借助明暗处理的技巧,表现影物空间立体与前后虚实关系。攻破这一重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风景照片和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探究,总结等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构思立意,运用单色画具,使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户外影物或风景照片作明暗简化处理,画一副风景画。攻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讲解:一、运用手工绘画表现;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对画面进行彩色,单色的转换。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法和学法:二、说教法学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淘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中教师只作为学生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