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366382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益阳市2013年初中校长提高班培训心得谌军华 9月26日9月30日,我参加了为期5天的“益阳市农村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学习。这期间,我一堂课也不敢落下,因为所安排的课程正是我目前或缺的。不管是教育大家张楚廷教授(原湖师大校长)、王沛清教授(原湖南一师校长)的报告,还是目前正在一线的彭荣宏、肖芬等优秀校长们的讲座,我都十分虔诚地听,积极地想、努力地悟。一个清晰的认识慢慢浮现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而绝非仅仅是以前常讲的“学生”。 有了新的感悟和觉醒后,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虽然张楚廷教授说,教育其实并不总是那么美好;王沛清教授对当前一些教学模式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但都有着相同的治

2、校理念,那就是“必须按教育规律办事,按人的发展规律办事”,“课堂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载体”。本人觉得,说学校教育的产品是课堂,这样一个观点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重视学校的“产品质量”,其实,学校不是机器,是从“学生”这个特殊产品上说的,“学生”怎么会是产品呢,我因而不赞成学校是机器的说法。但假如硬说学校是部特殊的“机器”也有道理,如果是机器,那这部机器一定是生产“课堂”的,则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产品,试想,假如学校产品不过关,那如何能有好的办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主要体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只有在课堂上保证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3、,使学生的智商与情商都得到开发,智育与德育都得以实现,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考核,面试占了一定的比例。同样课堂中出来的学生参加面试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在课改课堂中出来的学生和传统课堂里出来的学生同时参加面试时,那个泾渭是分明的,区别是明显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表达流畅、反应敏捷、举止大方、言行有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学科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土壤 课堂教学是否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科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文化就像空气,学生虽浸润其中,却往往难以体察,而又须臾不可或缺。 作为学科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融合学科文化内容,以丰

4、富课堂学习生活,更要的是融合学科文化的精神与品格,以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与品位,使师生获得智慧的成长。学科教学呼唤“仁爱”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仁爱”的缺失将使课堂失去教学的生命意义。教师应该像蚕桑先民一样,对孩子怀着敬畏、圣洁之心,虔诚地布施甘霖。这样充盈着“仁爱”光辉的课堂教学,就有了期待,有了温暖,有了宽容,有了尊重,有了保护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有了“儿童”意识,充满了文化的关怀。课堂教学是师生校园生活的主要方式,必须扎扎实实抓好课堂教学,提升师生的文化教育质量。这种文化的浸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文化中的目标、思维、体态、范规、行为等在功能上相互依赖,结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二

5、是用学科文化去改造学校文化,产生新的校本文化。三是模式的建构,生成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构架新的行为体系,产生新的评价制度,营造新的教学环境,使校园文化生活方式与学科教学方式结成一个整体。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上突出学科文化规律,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学科文化要素,在教学方式上顺应学科文化品质,在教学反馈上符合学科文化要求,在教学环境上展示学科文化内涵。一方面使学科课堂教学彰显出各自的特性,符合学科教学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科教学都烙上文化的底色,突出文化的整体效益。 三、分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要求 同一份学习材料,在班上至少会出现3类不同的接受情况和与此对应的学习效果。而教育的宗旨是“培

6、养人、发展人和提升人”。人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具有性格、兴趣、情感、意志和智力等方面的特征,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并不单是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学生每天来到课堂,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体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而“分层教学”的课堂模式是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其主要体现三点要素:1、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内部的活动,课程、教师、教学过程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学生是有差异的,教也应该有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为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的教也可以通过分层来实施,让学生得到“

7、适合于他们的教学”。2、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等都为我们相信“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提供科学证据,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也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但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能排斥暂时后进的学生,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也不能抑制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他是学习过程中“学”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教”的主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或者讨论的问题都是经过学生的独立思

8、考后才能进行,通过合作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四、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目标 课堂上,我们要想办法引领学生不断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同时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共进的活动统一体中。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高的参与度,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做好下面几点引导: 第一,引导学生立足主体性,确立起“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奴隶”的观念,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的前提。 第二,引导学生发挥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地去追求进步与发展,而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

9、第三,引导学生富于批判性,善于在求同中存异,在吸收中批判,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焕发出自主意识和努力探索的人生态度。 第四,引导学生展现创造性,要把学习的过程表现为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变学为创造”。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把学生的智慧和人格力量全部吸引到教学中来,必须创造条件,丰富学生主体活动,从而使学生主体能力和意识日益增强。 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学校目前工作核心中的核心,是灵魂所在。学校其实就是用课堂这个特殊的“产品”来营养和哺育学生,因而我们的每节课都注重过程与评价,坚决不准许“假冒伪劣”的课堂来危害学生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