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36610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附反思【共两套说课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说课稿一、说教材雷雨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 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 习目标:知识目标:会认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课件表 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感受 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雷雨前的情景。教学难点:体

2、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 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三、说教法与学法说教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 手段,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的雨的生动景象。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 雨的特点。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 养为重点,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说学法1 .朗读感悟为主:“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 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 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 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

3、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2. 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 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 很明确地分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 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3.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说教学过程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而合理地 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更好的达到以上教学目标, 我精心设计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感受雨的美1. 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下雨的情景,引导学生用四字成语概 括和体会各种不同的雨,如蒙蒙

4、细雨,倾盆大雨,狂风暴雨。让学生 有了感性的认识。2. 雨有不同的脾气,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 雨会是什么脾气呢?播放雷雨声音,相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课 题。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雷雨, 为学习下文理解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作好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复习生字词,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老师有针对性得对某些容易 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如:黑沉沉、垂下来。这样是为了让 学生更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 顺序来写雷雨的?从而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把课文分成“雷雨前、 雷雨中、雷雨后”三个部

5、分,并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我的设计理念是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 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的 同时,充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三)图文结合,引导想象1. 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教师相机指导夏天 的雷雨前景象。2. 勾画圈点法。在第一、二、三段圈出写雷雨前的景物。3. 教师相机导出雷雨前的图表,之后学生通过图表巩固。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雷雨前这一部分 进行品读分析,让学生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景色的感悟。孩 子们通过读书就马上发现那是“满天的乌云” “压下来”这些关键词 语了。蜘

6、蛛的“垂”我通过演示,让学生知道了并很深刻地理解了蜘 蛛不是慢悠悠地爬下来而是紧张到了快速垂下来了。体会文中用词的 准确性。(四)合作交流探究1. 学习完了雷雨前,教师相机指出那雷雨中、雷雨后又是什么样 子呢?指导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课文图片和多种形式地 朗读课文,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2. 让学生结合雷雨前的图表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此环节的 设计主要是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借助表格,师生互动,在师生对 话中,让学生对雷;2、我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雨后图片展播, 指导学;在这部分设计中,我结合图表和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产;

7、(六)完成练习;1. 考考你朗读课文,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 物的变化。2. 让学生结合雷雨前的图表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 雨后,然后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并完成表格。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 作学习以后的收获。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 点、有顺序地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 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 借助表格,师生互动,在师生对话中,让学生对雷雨前,雷雨 中,雷雨后的景象进一步深刻化。2. 我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雨后图片展播,指

8、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这部分设计中,我结合图表和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产生直观感 受,既加深了课文印象,又以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教学中我以朗读 结合图片的形式唤起学生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 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六)完成练习(1)考考你,把六句描写雷雨过程的句子标上正确的序号,使 之成为一段完整连贯的话。此环节的设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后景色的感悟,激发学生审美 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五、说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然后在精读课文的时候,分别整理并板书雷雨前有乌云、

9、大风、闪电、 雷声;雷雨中雨量由小到大,大到小来板书。整个板书简洁,条理清 晰。六、反思今天的课堂我为什么没有再“放一放”呢?如果新课我停下来,让孩 子们拿出笔,进行小练笔,写一篇孩子自己的雷雨,不是更好吗? 我想孩子们一定心中有话,并且愿意说!孩子们的注意被杨树毛吸引, 除了杨树毛这一外部刺激物之外,还因为新课的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比 较陌生,而雷雨的内容与窗外的景象融为一体,而且雷雨这 篇课文孩子们学过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所以它们有着较为浓厚 的学习兴趣,因此,此时让他们写一写,启发他们的自学和独立思考 的能力,效果一定不错!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 因此,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儿,

10、进行有效地课堂实践,从而提高课堂效 率,是我们必要的修炼! “教育是教育者永远的修行! ”课前精心准 备,课后认真反思,愿我们永远走在修行的路上!雷雨说课稿一、说教材雷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这一组课文是 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 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 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 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 认识生字词。2. 正确、流利地

1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 “垂” “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4. 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教学重点:1.学生自主识字;2.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2.通过阅读课文,对 “雷雨”这一自然景象有所了解。三、说教法与学法说教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 生欣赏各种不同的雨的生动景象。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 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 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

12、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说学法1. 朗读感悟为主:“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 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 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 中去感悟。合作探究法:“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 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三 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第二、 第三部分。2.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四、说教学过程钻研

13、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而合理地安排教学程 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更好的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以下环 节进行教学。1.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雷雨是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气象,可以让学 生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文。让学生回想自己遭遇的雷雨天气是什么样子的,能 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描绘的精准。2.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好自然 段序号,遇到不会的生字词,借助拼音拼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鼓励灵活 运用方法进行识记。指导学生描红书写。我的设计理念是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14、。让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 文本内容,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3. 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桌间互相正音。出示三张图 片,引导学生回答课文脉络。请小老师带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雷雨前、中、 后的场景、所在的段落。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段这种辅助学习的办法。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抓住雷雨前这一部分进行品读分 析,让学生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景色的感悟。孩子们通过读书就马上发 现那是“满天的乌云” “压下来”这些关键词语了。蜘蛛的“垂”我通过演示, 让学生知道了并很深刻地理解了蜘蛛不是慢悠悠地爬下来而是紧张到了快速垂 下来了。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

15、性。4. 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完了雷雨前,教师相机指出那雷雨中、雷雨后又是什 么样子呢?指导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课文图片和多种形式地朗读课 文,找出各种景物在雷雨中、后不同阶段自然景物的变化。让学生结合雷雨前的 图表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 并完成表格。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 的收获。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看图,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 繁索,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5.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借助表格,师生互动,在师生对话中,让学生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进一步深刻化。通过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雨后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在这部分设计中,结合图表和多媒体图片,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既加深了课文印象,又以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以朗读结合图片的形式,描绘出雨后美景,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五、说板书设计雷雨1雷雨前压垂雷雨中雷雨后挂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然后在精 读课文的时候,分别整理并板书雷雨前雷雨后几个用得非常准确的词。整个板书 简洁,条理清晰。六、反思背诵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