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36077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尝试背诵课文。 2、通过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体验,进而分享诗人热爱生活、驰骋想象的情趣,激发对美好自然的向往。3、指导写好生字“游”。教学过程:一、课前积累:描写夏天的成语:汗流浃背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中天 暑气逼人骄阳似火 电闪雷鸣 热气腾腾 狂风暴雨 酷暑难耐描写夏景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 四时田园杂兴二、揭题导入,创设情境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1课,一起把课题读一下,(齐读课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想变成什么呀?(再读课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三、自主

2、学习:板块一:揭示课题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录音范读课文,完成填空: 起先,我想变成( )和( ),然后想变成( )和( ),还想变成( )和( ),最后真想变成( )。 板块二:学习第一小节 激情导入:夏天就在轰隆隆的雷声中,在哗啦啦的雨声中,在小青蛙、小知了的呼唤声中到来了。(1)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第一句)(2)小朋友们都被夏天的美景迷住了,听,夏天姐姐正在热情地问:想变点什么?(生跟读)(3)谁能做做热情的夏天姐姐呢?指名读(4)我们一起来!(齐读第一小节)板块三:学习第2、3、4小节(1)“我”到底想变什么呢?请小朋友轻轻把书翻到P120,自己先来读读课文的第2、3、4小节,说一说

3、“我”想变什么?(2)生交流。(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3)、原来我想变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啊!快看看,你最喜欢什么,赶紧到课文里去美美地读一读吧!读到老师叫停为止。(自由地再读课文)A、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1)想变透明的雨滴吗?我们一起来读!(2)是怎样的雨滴?透明的雨滴(3)(出示图片)看,雨过天晴,透明的雨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你觉得它像什么呢?(4)这绿叶就像一张小床,雨滴在上面美美地睡觉呢!谁来读?(5)我们一起来!(齐读这句话)B、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1) 喜欢小鱼吗?一起读!(2) 小朋友们,这条小河的水怎么样?清凌凌(3) 清

4、得都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了,这就叫清凌凌。谁来读好这个词语?(请你来读,小河里的水都泛起粼粼的波光了!请你来读,水真清啊,小鱼一抬头就能看见碧蓝的天空!请你来读,你读得让我真想捧起小河里的水来洗洗脸呀!)(4)小鱼们,在这么清的小河里游来游去,你的心情怎样?(快乐:你就快乐地读一读!谁再来快乐地读一读?)(5)拥有这样清凌凌的小河真是太开心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这句话) C、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1)雨滴在绿叶上睡得正香甜,小鱼在河里快乐地游着,看!(出示图片)那边的花丛多美呀!有牡丹,有芍药,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于是,引读“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2)小蝴蝶们

5、,让我们在花丛中尽情地飞舞吧!(3)蝴蝶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就是穿梭。谁想变一只蝴蝶?(指名读,请你来读,这只蝴蝶飞得真快;请你来读,这只蝴蝶真调皮,刚刚还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另一朵花上了。)(4)小蝴蝶,刚才你在花丛中穿梭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开心)(5)蝴蝶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多自在呀!让我们一起来做做美丽的蝴蝶吧!(齐读这句话) D、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 (1)听,一只蝈蝈正躺在碧绿的草丛中放声歌唱呢!(教师范读)(2)猜一猜,在这快乐的夏天,它会唱些什么呀?(指名说,生活的美好,我快乐,夏天真美.)(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唱这美好的生活吧!(齐读这句话)

6、E、小结:“我”变成了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老师也很想来读呢!(1)我们合作读第二、第三小节,老师读红色的字,你们读蓝色的字。配乐加动作读(2)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刚才老师读的是“我”想变什么,你们读的是在做些什么。(3)再合作一次,这次请女生读红色的字,男生读蓝色的字.如果可以不看屏幕,就闭上眼睛。 F、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1)(出示夏夜图)不知不觉,到了夜晚,美丽的夜空中,繁星显得那么近,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着眼睛;弯弯的新月仿佛一只金色的小船,等着我们乘坐呢!这一切多美妙啊!于是,教师出示并引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板块四:品读第五节1、夏天迷人的

7、东西真是太多了,“我”想变雨滴美美地睡,变小鱼快乐地游,变蝴蝶自在地穿梭,变蝈蝈放声歌唱,还要变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可是,(出示“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师引读,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出示荷叶贴图2、为什么“我”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五小节,你肯定能找到答案!(1)(出示图片)可爱的小池塘里长满了挨挨挤挤的荷叶,又绿又圆的荷叶静静地举着,就像一柄柄大伞。(2)谁来读一读?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指名读,请你来,真美!)(师出示板书“美丽” )怪不得,教师引读“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读课题)(3)还有什么

8、原因让我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4)请你再去读读这两句: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5)夏天,太阳火辣辣的,有了荷叶这把遮阳伞,小鱼就可以_-一点儿也不怕热,下暴雨了,有了荷叶这把大雨伞,小鱼就可以-还记得江南这首诗吗?教师引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小鱼在荷叶下游戏得多快乐呀!听,雨点沙沙-沙沙唱得多欢那!(指名读,请你来读,你的心情怎样?开心。请你来读,你感到怎样?快乐。)(6)是谁给小鱼和雨点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荷叶”。(7)对呀,荷叶给小鱼和雨点带来了快乐,(教师出示板书:快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读课题)3、大大的荷叶就只给小鱼和雨点带

9、来快乐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那大大的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1)出示句式: 来了,在荷叶上 。(2)交流:小水珠来了,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蝴蝶来了,站在荷叶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小青蛙来了,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小蜜蜂来了,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了。小乌龟来了,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玩。(3)多可爱的荷叶呀!不仅自己美丽,还给大家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怪不得“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齐读课题)4、你们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吗?让我们一起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出来吧!三、拓展延伸1、小朋友,夏天快要来到我们身边了。如果夏天姐姐问你想变成什么,你会怎么说?(同桌相互练习说,最

10、后集体交流。点拨)2、出示句式,集体交流:夏天来了,我想变 ,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情和趣是画也画不完,说也说不尽的,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大自然的美表达出来。2、作业:生活中到处都是美景,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小眼睛去发现,用我们一双灵巧的小手把眼里的美景画下来吧! 板书: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美丽 快乐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教学反思: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以“我想变”的句式,充分体现了孩子眼中,心中的夏天。上完这一课,听课的老师肯定了我以下做的这几个方面:一、创设情境“美”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

11、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情境的创设能充分地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在感悟“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动画的雨滴图,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去移情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我真是太舒服了。”有的说:“我很快乐。”然后让学生融入自己的感情去反复地朗读,真正地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了语言。二、难点设计“巧”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先出示荷叶图,让学生说说荷叶的样子,通过说,理解荷叶的美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之一。而在此基础上,想象小鱼、雨点的快乐。末尾的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我恰到好处地设计了:( )来了,在荷叶( )。这一句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帮助他们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这么多的小动物喜欢荷叶是因为荷叶给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所以是作者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主要原因。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能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主旨,让他们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当然这一节课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