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35834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习惯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能使事情变得容易,习惯使阻力减到最低点,习惯使体能和心能都节省到最低点,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认真听讲是学生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孩子搞好学校学习的先决条件。但这一习惯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 每次接一帮新生,都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很多学生上课不会听讲,这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课前不能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包括心理准备和学习用品准备;(2)上课做小动作、走神;(3)不会与同学合作;(4)不善于思考;(5)不倾听,包括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等

2、等。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必需的、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一旦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那他们就是学会了学习。二、概念界定 认真,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听讲,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听讲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孩子能否聚精会神听讲的重要因素。认真听讲习惯包括课前准备习惯、倾听习惯、思考习惯、合作习惯、质疑习惯等,认真听讲习惯的形成需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这样经过长期不断地积累,最终会成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他们的人生将享受着这个“资本”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利息”。三、研究概况(一)研究对象及目标我们所在班级共有8名实验学生:樊佳成、邓学广、王博文、

3、童启明、张小瑞、徐诗涵、宋嘉露、张艳丽。在教育教学中,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树立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知道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应达到的要求。各科老师要求目标一致,经过坚持不懈地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课前认真准备、倾听、思考、合作、质疑行为,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二)研究内容:(1)一年级一班各科上课认真听讲情况调查。认真听讲的1020分钟的同学5%;较认真的10%-15%;注意力时间不长;不认真听讲的占大多数15%-80%。(2)一年级一班各科学习的上课认真听讲的研究。(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制定研究计划(2011、4月) 初步

4、学习研究理论,收集资料,整理经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进行研究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1.4、212011.5、20) 1、加强学习。深入实践,向书籍、网络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心得体会。 2、注意过程性材料的积累。 3、认真总结实践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改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1.5、23) 收集、整理本阶段的研究资料,撰写小课题研究实验总结。(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行为描述法,做到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过程性调查反馈与总结性协调完善紧密结合。四、实验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最

5、少需要二十一天的时间。为此,在这近三个阶段的时间里,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习惯培养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家校配合,齐抓共管。 1、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校开展的小课题研究内容,明确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让家长了解在孩子习惯养成方面应如何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2、召开家长现场会议,和家长学生共同制定二十一天形成好习惯培养计划,提出要求,向家长与学生下发有关良好习惯培养与研究的材料,学习并写出体会,增强习惯养成意识。、自我反思,明确方向。 实验前:引导学生从课前准备、学会倾听、动手操作、静心思考、积极发言、合作交流等几方面反思自己目前的良好行为和存

6、在问题,了解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学习习惯的现状,并进行分析。 实验中:每天坚持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填写好 永恒的二十一天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手册 ,反思当天学生自己在听课方面有了哪些进步,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 实验末:通过三阶段的实验,反思自己是否养成了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注重评价,激励学生。评价激励: 1、红花激励。对于进步的同学和表现优秀的同学及时发送红花,向家长汇报。 2、语言激励。课堂上多鼓励,多肯定。 3、批语激励。作业也能体现出学生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了,对于学生的作业,在批语上可以花费点儿心思,如:用,加油、你真棒、好样的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和期望。榜样激励: 1、小圈子里

7、的榜样。给学生划定小圈子,让学生分层次比赛,优生和优生比,中等生和中等生比,后进生和后进生比,这样的比赛目标不大,学生会对比赛产生兴趣。 2、利用实验学生契机来促进班风的问题。搭建交流平台,以点带面,开展学生间的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以实验对象”来引领其他学生告别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随时记录,关注成长。 每天坚持如实的反应学生真实情况,与家长共同填写好永恒的二十一天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手册五、实验成效 耕耘者必有收获,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和实验学生们都得到了发展。实验学生的发展: 1、课前认真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一是心理上的,二是学习用品方面的。这样上课铃一响,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马上进入

8、上课状态。 2、认真耐心地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于不同的意见,能够在别人说完后才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3、大胆表达。在老师的鼓励下,实验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了,说解题思路,说操作过程,同时在认真倾听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发言进行合理的评价、补充、反驳。 4、敢于质疑。实验学生不仅对同伴的观点敢于质疑,对于我的观点也敢于“说三道四”。 5、学会思考。实验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下,能够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去探索数学规律。 总之,通过实验,实验学生樊佳成、邓学广、王博文、童启明4名学生对上课认真听讲的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效率越来越高,他们对学习的情感也越来越深厚了。教师的发

9、展: 1、丰厚了文化底蕴。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听讲的积极性,我认真研读教学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2、成为了学生喜爱的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外,我们还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享受课堂,学生越来越喜欢我们和我们所任教的学科,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六、问题与思考反思整个实验,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下一阶段实验中加以认真探讨解决: 1、上课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在要求学生上课倾听老师发言时,思路要跟着老师走,不能走神或做小动作。但是在实验中我发现,有的智力好的学生在老师讲解新知识时,他的思维往往会更深入下去,这在形式上则表现为走神;还有的智力好的学生其双手总是在不停地做小动作,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思路的中断。我在想,对于习惯培养的要求是不是应该“人文化”?2、习惯还未完全形成定势。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时间来加以巩固,需要反复不断地强化。因此,我们还需要和学生共同努力,让学生的习惯形成、成熟、定型,最终成为学生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3、家校联系问题,家长监督得力是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够,不能坚持每天和孩子一起对当天的学习习惯的过程进行反思及评价,导致个别实验学生是好是坏,进步不明显,因此,我们还需要和家长经常沟通,让家长积极配合或主动参与进来,让孩子良好的习惯得到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