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共2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35329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共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共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共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共2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相。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不乏咏月之作。有材料说,唐诗中有近15为咏月诗,且不少成为千古绝唱。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也选有很多写月亮的名作,下面从浩瀚如海的古诗词中撷取几首唐人绝句并按月相分成九类。 第一类:写月而无月的。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诗中“月黑”其实是说无月。 第二类:写月初娥眉月的。 例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诗中“九月初三”是写诗的日子,“月似弓”是写月初的娥眉月即上娥眉月。“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

2、相。 例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兰溪掉歌)-诗中“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凉月如眉”指月初的域眉月(如上),上下紧扣。 第三类:写上弦月的。 例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诗中“夜半”而“月落”即写“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初七、 八的月相。 例二:“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司空曙江村即事)-诗中“月落”时,人们“正堪眠”,即睡意正浓,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也是上弦月,此乃用时间点月相。 第四类:写满月(望月)的。 例一:“春

3、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鹕啼。”(刘禹锡踏歌行)-此诗写春日傍晚、江水平堤,众女踏歌。诗中 “月出”即“傍晚月出”,显然月相为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六的月相。 例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诗中“明月”即满月,“举头”暗含明月高悬之意。满月时,只有在半底前后月亮才高悬天空。夜深而愁思不寐,写出了客居他乡的游子无尽的乡思。 第五类:写下弦月的。 例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乌鸣涧)-诗中“夜静”(夜深人静)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时。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 例二:“孤光照还没,转益

4、伤离别。妾若是嫦娥,长圆不教缺。”(陆龟蒙月成弦)-民间常将月圆比团圆、月缺比离别,此诗即写思妇见缺月而感伤、恨夫妻不能常团圆,想象自己若是嫦娥,将让月亮长圆不缺即夫妻永不分离。诗中弦月当是下弦月, 才体现出思妇感伤而彻夜难寐的情景。 第六类,写月末的娥眉月即下娥眉月的。 例一:“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水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李贸南园)-诗中“晓月”指清晨的月亮,“玉弓”指下弦月后的残月即月末的娥眉月。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 例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李贸马诗)-诗中“月似钩”即残月(如上),前二句看似写景,实际写壮志未

5、酬、彻夜难眠;后二句抒发豪情壮志。 第七类:写月相变化的。 例一:“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满月”指“圆月”即“十五、六的月亮”;“夜夜减清辉”指满月以后,月相依次变为凸月、弦月、娥眉月,可见部分越来越瘦小;后两句是说“思念夫君使妾身如同满月后的月亮日渐消瘦、形容憔悴”。 例二:“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岑参碛中作)-诗中“见月”即看到月亮,“两回圆”即圆过两次亦即两次满月,故第二句是告诉读者:作者离家已有一、二个月了。 第八类:不写具体月相的。例:“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此诗前二句写青年男女相约水上,但因月暗、潮大、风急,一时不能会晤。诗中“月暗”即月光暗淡(不是无月)。相约一般在上半夜,上半夜有月(尽管月光暗淡),说明时间在农历上半月。 第九类:所写月相名不符实的。例:“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钱起江行无题)-诗中“晓渡”指清晨江渡,“残月”一般理解为月末的娥眉月(即农历廿五、六的月相,黎明时出现于东方低空),但这里的“残月”应是月相满月或下凸月,用“残”字只是写“劫后荒凉”,而非写缺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