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35266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生活化教学的构想与实践写作生活化教学是相对于写作形式化教学而提出的。就普遍而言,写作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扣题、如何结构、如何谋篇等技术问题上,同时,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往往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写作过程是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整个过程追求作文在形式上如何达到要求。这样的写作教学我们称之为形式化教学。写作生活化教学认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不是依靠写作的技术性因素,而是依靠生活。当一个人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生活的敏感度决定了他的写作水平。据此,我们认为,中学的写作教学从目标的表述、命题、写作过程、写作评价等方面都需要改革,让写作回归生活的本来状态,让写作成为学生此在的生

2、活。我们所倡导的写作过程是生活思考写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作为知识(写作的技巧技法)的权威参与,而是作为生活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拥有生活,拥抱生活。写作教学形式化的失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严重地脱离了生活的倾向,追求作文形式上的价值。具体表现在:1、写作目标语言化。比如:扣住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卷面干净等。目标表述均从语言出发,而不是从生活出发,于是作文教学不去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内容、思想及其作文产生的根源,这样便丢失了作文的“灵魂,”而只留下作文语言的“躯壳”。在这种目标指引下,作文教学产生了围绕题目的种种做法,在“扣住题意”的指导中,有的教师提出,“作

3、文也像解应用题”,分析已知条件,根据一定的方法,把写作方向“解”出来,于是作文就有了模式,可以分几步来写的框框,从而催生了背离生活的虚假作文,只见语言,不见“人”,只见形式,不见生活,忘却了生活是写作之源。2、写作过程限时化。写作在规定的时间当堂完成,这是写作课的一个基本做法。我们知道,文章虽可以是一挥而就的,但大多都需要长时间的思索,几天,甚至是几年,才使一篇文章酝酿成熟,这是写作作为生活内容的客观实际,而我们每每要学生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可想而知,这样限时写出的文章,必然是学生已经操作俗滥了的言语的再次排列,写作就成了一种结果的检验,而不是促进水平提高,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3

4、、写作指向命题化。高考作文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命题作文,作文按照题目去写;第二阶段是给材料作文,通过分析材料,确定文章中心,然后进行写作;第三阶段是话题作文,在一定的话题范围下进行写作。虽然在命题方式上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开放,但总要求并没有改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指向中写作。作为结果的测试,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给定题目、作出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写作,成了写作教学的基本做法,这就成了问题。学生只是根据要求,根据命题,搜肠刮肚地去寻找生活。而真实的写作一般是对生活有所领悟、有所触发,形成话题,然后表达成文,我们的写作教学恰恰来了个反方向。难怪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苦事,咬笔头,敲笔杆,苦思冥想,

5、却写不出东西,万一审题不慎,还要“满盘皆输”。老师面对这种现象,却总是以“生活积累不够”来搪塞,既然病根是“生活积累不够”,为什么不直接从生活积累起步呢?4、写作评价单向化。学生作文写好后,统一由老师来批改,批改好后再由教师向学生作讲评,这是写作教学又一种基本做法。由老师来指出学生作文的成败得失,固然有意义,但细细考究起来,这种做法其实显得消极。首先,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学生的作文会成为对老师的迎合,而不是使学生自己发展自己。学生相对老师,即使“矮”点,也是并列对等的,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毕竟,写作更讲究个体经验。其次,长期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生丧失读者意识。教师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6、读者,只是作文的评判者,写作既为表现自我,也在自我表现中能对别人(读者)有所启发或感悟。失去了后者,只让学生拥有作文的评判者,写作易流入文字游戏,人云亦云。写作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读者,同时要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更多的真实的读者。读者缺失是到目前为止,写作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5、写作指导技术化。作文指导的基本做法则是:传授写作技巧、技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写文章,依葫芦画瓢。这种做法也许会奏一时之效,但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原来写作水平不错,但随着年级的提高,写作水平总是停留在那个档次,相对于其他同学,写作水平显得降低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在学习写作过程中

7、受了太多的技术指导而缺乏发现生活的锐利的眼光。而写作是充满个体灵性的活动,以缺乏灵性的技术代替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最终扼杀了学生创造精神,动笔写作,只留下技巧、技法,却没有表达的冲动,写作水平又如何能提高。写作教学形式化的做法,实质上把作文考试的一套做法完全移植到写作教学,把过程性的活动变成了一次次结果的检测,从根本上脱离了写作源于生活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写作的持续发展。学生在离开自己的生活的情况下学习写作,致使富有生命激情的写作活动变成了缺乏生机、缺乏活泼情趣的枯燥的劳动,这是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写作生活化教学的做法一、目标表述生活化。表面上看只是表述问题,实际上目标表述的改变意味着教学

8、观念的改变,意味着教学行为的改变,因为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归。相对于目标表述语言化,我们提出目标表述生活化,把以能力为内容在教学行为上容易引导至技法训练的目标表述改变为以生活为内容在教学行为上引导师生共同与生活展开对话的目标表述。下面是我们为中学写作教学设计的一组目标,在大目标下分列每次写作教学的具体目标。(一)开启你的爱心:1、体察万物用爱心抒写生命,2、物我对话托物和拟人,3、此中有真意生命的升华。(二)品味家庭生活:1、一笑一颦总关情父母亲人,2、一窗一几亦留连家庭环境,3、冷暖酸甜我自知苦乐家庭事,4、为伊消得人憔悴透视家庭伦理。(三)感受校园生活:1、一扇待开启的门走近教师,2、同

9、桌的你走近同学,3、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学习环境,4、给我一双慧眼观察学习活动。(四)体验社会生活: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了解社会现状,2、众人拾柴火焰高参与社会活动,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说社会热点。(五)课本阅读:1、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文海拾贝,2、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言语品味,3、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整体感悟。(六)名著阅读:1、读其文,观其人了解和亲近大师,2、走进缤纷的世界阅读名著,3、一杯浓浓的清茶揣摩体悟。(七)流行阅读:1、自古英雄出少年武侠小说的阅读,2、梦也依依,情也依依言情小说的阅读,3、挡不住的韩风解读韩寒现象,4、我很丑,但我很温柔流行阅读。(八)亲近自然:1

10、、倾听大地的呼吸人与植物,2、关爱自然的精灵人与动物,3、呵护自然的生命人与环境。(九)鉴赏艺术:1、寻觅我们的文化院落走进古迹,2、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重读经典,3、真美啊,请停留一下身临画境,4、开放在琴弦上的花朵静听天籁。(十)认识自我:1、我的心中下着雨自我的烦恼,2、唱一首歌给自己自我的肯定,3、掌声响起来自我的挑战,4、找寻心中的阳光自我的展望。(十一)丰富自我:1、倾听风铃声学会关心他人,2、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感受自然节律,3、美丽的音符在跳动触摸身边的文化,4、指点江山天下事,事事关心。(十二)回归语言:1、从祖先心灵中飞来的语言感悟神奇的文字,2、横看成岭侧成峰旧词别解作新注,3、汲古采今,铸就新我个性写真词典的编撰,4、阳春白雪美,下里巴人亦可爱方言俚语的解读。对目标的解释(包括子目标)也充分生活化,以免在目标转变成教学行为时产生异化。保证写作指导能够顺着生活写作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