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35222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教研论文课题报告经验交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对于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自主学习模式便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产生的,但是其普及面并非十分宽广。将自主学习模式引进入高中的语文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生的渴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概述 传统教育中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收的教育模式,学生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漏洞在何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不能较好地串联起来,更难形成相应的体系。而自主学习模式恰恰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结合自身实际的学习计划,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

2、当中不断地发现自己学习的误区。因此看来,人本主义是这种随着时代发现而出现的全新的现代学习理论的核心。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自主学习模式不再受到某些由教学思想而衍生出来的一些教学程序,或者说是教学公式的束缚。而是完完全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启发学生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老师再辅以点拨概括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是能够借助这种模式进一步拓宽学习范围,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小来决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在不断拓宽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不断地复习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够通过这些课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自主学习模式这种主动学习的学

3、习效果是远远大于传统教育中被动学习的学习效果的。严谨说来,自主学习模式并非是一种完全新颖的创意,在于我们过去日常实践之中早已经有过运用,该模式在之前那些伟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精华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去开发新领域的内容,在不断的实践之中得到全新的总结与对于思想境界的升华,将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拿来重新进行思考与创新得出更加合理,更加严谨的结论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教育模式,不再以“教材”为核心,而是将“人才”与“教材”放在了相同的高度,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这两者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活动。该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付与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自我提升。 二、高

4、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与过去以老师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学生掌控了学习的主导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从原来的主导者变成了如今的旁观者。自主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更加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变成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而在旁观察学生表现的教师则是起到了监督以及辅导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营造出比较融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站在辅助角色的教师并非因此降低其重要性,教师必须要时刻观察和跟踪学生学习的情况,要做到掌控全局,在问题出现并

5、扩大之前就要将其消除,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以能者多劳的原则为学生们设置学习目标。比如对于能力较为不足的学生来说,应该为其设置比较简单的一些学习任务,设置一些比较简单基础的题目;而对于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则就应该设置一些更加具有深度更加具有启发性的题目来供学生探讨学习。这种差别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学生们能够对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这样做也保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不至于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必须要时常活跃课堂气氛,要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当中进行学习,才能使学习效率得到最大化。 2.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自主学习模式的引进并非是一成不变

6、地将该模式套入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因为学生學习兴趣不高而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相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所以教学必须要具有非常好的耐心以及非常长远的目标。就比如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较具创造性较具新颖的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充分地展现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精神。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多多与学生们互动,两种思想在激烈地碰撞之中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不仅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可以让教师能够得到一些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