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35179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 组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中的的感情和美妙的意境。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雨的形象,理解诗歌主题。 3. 欣赏文章精妙的语言,学习接物抒怀的艺术构思。教学重难点:1、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形象美。 2理解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3体会文章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和细读相结合)、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雨,大自然的恩赐,它从遥远的国度而来,给人们带来缠绵的情思。春雨多情温柔,夏雨热情奔放,秋雨飘逸清高,雨,感动了一颗又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古诗中有很多写雨的佳句,我们来回忆一下关于“雨”的诗句:例:好雨知时节,当春

2、乃发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我们还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文中是怎样写春雨的?我们来回顾一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我们感受了诗人笔下多姿多情的雨,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著名诗人纪伯伦用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灵演奏的雨之歌。二、作者简介(可见学案P31亦可见课文P76注释)三、研习课文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积累文中的经典词语(见学案P31)。(2)、老师范读浪之歌,请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并借助联想和

3、想象体会浪的形象特点。(可让学生结合学案P32 1/(2)作出回答)如: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等 明确:浪是海岸的情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是一个博爱者。(3)、全班朗诵雨之歌,边读边思考:从文中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雨?学生朗读完之后,教师语言过渡:诗人笔下的雨很美,美在它的形象,美在它的心灵。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文中感受到的雨,在横线上加一个修饰语。 的雨。如: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 启迪心扉的雨 沁人心田的雨等 明确:它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爱的使者!透过雨的形象,我们感受到的

4、是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心灵。注意:结合以上(2)、(3)完成学案P32 1/(3) 解它们来赞颂人类亡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2、句段品读(1)学生朗读浪之歌,要求在默读时,结合学案完成P32 2/(1)黎巴嫩的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造成了诗人与故土的离别。长期的异国漂泊,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念,反而更加爱之深,思之切。诗人常在自己的诗作里表达这种情感。这首诗里,他借助 海浪与海岸 这对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 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写海浪对爱情的 执着追求 让你联想中国古诗中类似意境的

5、句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学生默读雨之歌,要求学生在默读时找出作者分别用哪几种形象来描绘雨?并概括雨之歌的14段的内容。(学案P32 2/(2) 明确: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 雨水滋润了大地。教师:通过银线、珍珠、传情的信使、大海的叹息、天空的泪水、田野的微笑来描绘雨,可以看出雨的形象有什么特点?明确:雨是一位奉献着和使者,歌颂了无私的爱雨奉献精神。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诗人用词的精妙,美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美在语句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同学们,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感受吧!教师:为什么“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

6、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可以根据第三段文意回答问题。明确: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下了雨,河水涨了,可以浇灌田野,花草,其实是在描写奉献者的形象化,写雨以自己的”哭“换来山河、花草的欢乐(昂起,挺起,可见雨水的润物之功)。教师:“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这句话中,作者把 写成 的形象,你是怎样理解“吻”“拥抱”的?明确:把雨写成鸟的形象,“吻”“拥抱”写出雨对万物的滋润,富有情味。教师:这首散文诗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案P32 )明确: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

7、生活的热爱和对奉献者的赞美。3、探究质疑教师:同学们,在诗人笔下,雨是有生命的,有灵气的,有个性的,也许正因如此,诗人由此感悟到人生。这篇文章的感悟很美,美在诗人在歌颂雨的同时,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1)“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你是怎样理解的?(学案P33 3/(2))明确:人生也像雨一样,到来时雷声隆隆,在物质世界里喧嚣一世,或许为了生活奔波、或许为了功名利禄争夺,但生命结束时也是一无所有,悄无声息,埋葬在泥土里。把“死亡”看成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于世间。(2)“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

8、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教师点拨:“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是在说明自然界中雨水的形成的循环过程(海水被蒸发成水汽,一部分水汽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就形成降雨,这雨滋润了万物)这如同生活,爱情,也同样会充满叹息、泪水、微笑这样一个循环过程。(3)在这两首散文诗里,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以第一人称手法,塑造了“海浪”与“雨”的形象。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学案P32 3/(1)海浪:一个执着的爱人形象。(答案不要求统一)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总结:这篇文章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也给了我们一些写作手法的借鉴,诗人为何能够把一个非常普通的事物-雨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呢?首先是本文通篇都利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其次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来美化雨,而且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四、评讲学案的其他练习附板书:组 歌 纪伯伦海 浪 一 个 博 爱 者 的 形 象 运用了第一人称、拟人手法雨 一个献者和爱的使者的形象 博爱者作 者 爱国者的形象 奉献者和使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