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_华彩风险管控观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35173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_华彩风险管控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w_华彩风险管控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w_华彩风险管控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w_华彩风险管控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w_华彩风险管控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_华彩风险管控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_华彩风险管控观(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彩的风险管控观母子公司管控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对风险的管控。风险管控指的是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集团公司管控的要求。企业集团由于组织规模庞大、管理层次众多和经营方向多元化,势必使得对风险的嗅觉敏感度降低,造成风险对应能力下降。严峻的形势更加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重视风险管控,从而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针对潜在的风险研究对策。一、华彩基于母子公司风险管控的核心思想(一)核心观点1、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不是均匀的,而是特定分布的华彩认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由国家意志、商业惯例和文化、公司的管控体系等结构性基础因素所决定的,并形成特定分布。2、风险是可以被有效管控的企业风险特定分布的特点

2、决定了人们可以通过风险管控体系来对风险进行识别、锁定、预警并施以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控,最大限度上将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最终规避或消除。3、风险管控的关键在于对核心风险的锁定与和管控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风险的危害性、紧迫性等因素分清主要和次要风险,最高效率地管控核心风险。4、风险管控的目的是在降低风险危害的同时获取高收益风险管控并不是消极的“无奈之举”,而应是积极的、具有极高目的导向的管控行为。风险管控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最大限度规避和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取更高的收益,二者是高度辩证的关系。所以,风险应与价值管控结合起来,高风险才能高收益,通过锁定、管控高风险,最终实现高收益。(二)核心

3、主张从上述的思考出发,我们进一步提出全面风险管理三大核心主张:第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第二,引入风险管控体系;第三,引入内审管控体系。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三大核心主张作以详细阐述。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体系化风险防范机制是在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代表着风险管理的最前沿的理论和最佳实务。(一)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

4、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二)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是这样一个过程:它与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紧密相关,在战略制定中得到应用,贯穿于整个企业,用来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潜在事件,在企业风险偏好的指导下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由此可见,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就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也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由企业战略决定的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就是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所有的企业,不管其大小或目标是什么,来全面系统地辨识、衡量、排序并处理所面临可导致其偏离企业目标的风险。同时,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还可以确保

5、企业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内外部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效率,保护企业不至于因灾害性事件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三)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战略、风险管理职能、综合内控、风险理财及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五个模块组成。其中: 风险战略是指导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是针对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设计的一整套风险处理方案。 风险管理组织职能是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者,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职能安排,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作为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通过针对企业的各个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制

6、度、规章和措施,对影响业务流程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风险理财是指企业运用金融手段来管理、转移风险的一整套措施、政策和方法。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传输企业风险和风险管理状况的信息系统,其包括企业信息和运营数据的存储、分析、模型、传送及内部报告和外部的披露系统。(四)全面风险管理的作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以上五个部分或其中几部分地组合,是应对企业所面临风险的最佳实务,它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好处:1、达到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相结合的风险最优化。将企业成长与风险相联系起来,把全面风险管理放在企业战略的位置上,加强识别事件及评估风险的能力,同时设置与企业成长及回报目标相一致的风险承受度。这里强调的是

7、目标的稳定性,全面风险管理将企业目标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企业目标因此不会出现大的下跌和大的提高。2、保护企业不致因害性事件或错误而遭受重大损失无论多么谨慎,灾害或战略失误总是要发生的,要点是不致因此面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对于可能发生的潜在重大不利事件要进行充分地评估并建立回应,从而减少意外及相关的成本和损失。3、有效和有效率的内控以减少运营领域的波动性全面风险管理强调提高运营效率,根据评估出风险的大小,减少不必要的内耗并调整内部控制。4、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可靠的财务报告。确保企事业内外部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满足管理者及相关

8、利益人对信息的需要。5、遵守法律和法规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规范经营的标志之一,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保证企业守法经营,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三、风险管控体系风险管控指的是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集团公司管控的要求。企业集团由于组织规模庞大、管理层次众多和经营方向多元化,势必使得对风险的嗅觉敏感度降低,造成风险对应能力下降。严峻的形势更加要求企业集团必须重视风险管控,从而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针对潜在的风险研究对策。企业需要按照以下的“华彩企业风险模型”设计企业内部管理及风险控制体系来全面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图:华彩企业风险模型(一)环境风险 竞争者:竞争者令企业失去原有的市场竞争优势 敏感性:企业无法对

9、变化的环境作出有效及时的反应 股东关系: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 资本的可获得性:公司可能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自身发展 灾难性损失:自然灾害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政策.法规风险:由政策.法规的不可测性及变化给企业带来损失 行业风险:由于行业有关要素变化,使企业丧失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金融市场风险:由于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给企业的金融性资产造成损失(二)流程风险1、营运风险 客户满意:由于对客户服务不够重视造成营业额下降 人力资源:岗位人员资格和能力不够 产品开发:新产品无法被市场接受 效率:企业效率底下令成本高居 能力: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或者不足 表现差异:企业的运作水平与国际先

10、进水准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时间拖延:业务流程耗时过多 存货遗失:由于管理不当,存货的遗失给企业业绩造成巨大的损失 符合:由于员工的失误,造成产品不能符合市场的需要,无法完成企业的预期目标 业务中断:企业可能由于主要原材料供应的突然中断.有经验人员的流失等原因造成业务的中断,给公司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采购:企业可能由于缺乏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余地造成采购成本偏高,影响企业产品竞争力 商品定价:定价的不合理,比如企业使用现行市价与客户签订远期合同,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给企业带来可能的损失 产品或服务失败:由于某种产品的失败给企业的整个形象造成影响 环 境:由于企业破坏环境而受到第三方或政府的罚款 健康

11、和安全:由于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造成员工的伤亡,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商标被侵蚀:由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佳,造成企业名誉受损2、财务风险 货币风险:货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 利率风险:利率波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借款费用和减少投资项目的产出 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差可能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现金转移速度:现金的回笼速度直接影响企业对现金的使用效率 结算:企业资金在两国市场上运作,可能由于两个市场结算时间不同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影响 再投资:资金在短期高回报投资项目结束回笼后无法再次获得相同回报的投资机会 信用:客户长期拖欠货款造成企业现金被大量挤占3、授权风险 领导力:业务流程的负责人没有领导力

12、职权:员工或者不能尽职或者做本不应由其完成的工作 限制:管理层超越职权限制,滥用权利 表现激励:由于表现评估制度不合理致使员工对工作缺乏兴趣 沟通:公司内部上下以及横向沟通不够造成内部合作不够紧密4、信息处理 /技术风险 使用权:对数据使用的权限设置不够安全,造成机密的泄漏 整合性:公司两个实体使用的系统不同,造成公司的数据不具整合性,给管理造成困难 相关性:所收集的数据与管理所需的数据无关 可得到性:急需的数据无法得到5、廉正风险 管理欺诈:管理层在会计报表中作假蒙骗总公司领导和投资者 雇员欺诈:雇员私自挪用公司资产造成企业重大损失 非法行为:管理人员或员工擅自以公司名义作出违法行为使企业蒙

13、受损失 无授权使用:员工未经授权,为其他目的使用公司资产(三)决策信息风险1、营运风险 定价风险:定价不合理造成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合同执行:公司可能由于没能按期完成合同,造成公司被大量罚款和最终失去某个客户 衡量:由于缺乏可靠的衡量标准,造成管理层决策较为随意,容易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 符合性:公司流程中所执行的目标和业绩考核标准与公司总体的目标所要求的不相符合 管理报告:向有关不门递交的报告不完整.不正确.不及时,使企业遭受有关方面的罚款等2、财务风险 预算和计划:预算和计划不切实际,无法执行 完整性和准确性:企业财务数据不够完整和准确,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会计信息:过渡依

14、赖于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作出判断,忽视其他的因素如客户满意度等 税收:由于企业没能按时按期依法纳税,遭到税务机关的罚款 福利基金:福利基金的不足造成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 投资评估:管理层在缺乏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投资评估,往往造成投资的失败3、战略风险 环境监视:无法及时发现竞争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 业务组合:企业没有良好的业务组合来实现其业绩的最大化 价值评估:管理层没能从战略角度评估某项业务 衡量标准:组织衡量标准只关注短期业绩或与业务战略不一致 组织结构:组织架构与变化了的企业战略不相适应 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无法维持企业在市场中的有利地位 生命周期:企业没能依照产品的

15、生命周期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四)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四、内审管控体系内审管控,指的是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审计稽核体系来保障集团公司管控真正行之有效。集团企业由于管理链长的特点,集团高层管理人员难以对各项业务活动的执行亲自进行监督,因而完善的内审管控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管控措施,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要经常开展,这样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集团公司管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纠正措施。(一)内审管控内容内审管控的本质就是鉴证、评价和监督,内审管控的日常化、制度化,能够及时发现集团公司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加以改正,使得集团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管控轨道前进。内审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二)内审管控的过程(三)内审管控的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