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形分布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3512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地形分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2地形分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2地形分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地形分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地形分布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地理课题2.2地形分布备课人谯城五马中心中学 张红课时1课时课型公开课教材分析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这是我国地形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山脉除了可作为自然地理的界限外有时还是人文地理的界限。这部分内容虽然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大,但是所占的分量却很重。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学习由东向西展开,平原是重点,平原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的意义,是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内容。设计理念合作,探究,生生为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山峰、山脉的意义并知道山脉走向的表示方法。2、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并说出其走向,能在空白中国政区图上填绘我国主要山脉。3、使学生知道山脉不仅是构成我国地形的

2、基本骨架,还多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4、在中国地形图上识读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和名称。5、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查阅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技能及运用中国地形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读图、析图、填图和课堂活动。情感与态度:通过观赏彩图“珠穆朗玛峰雄姿”等,使学生领略自然界中的“雄伟壮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2、山脉不仅是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还是重要的地理界线。3、主要地形区高原、平原的名称、位置 。难点:1、山脉的走向。2、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布。3、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相对位置 教学媒体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幻灯片课堂活动课堂活动课堂小结承

3、转活动课堂活动课堂总结布置作业下课教学反思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它们像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交错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妆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同学们知道我国的哪些著名山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 主要山脉1、幻灯片展示问题。2、幻灯片展示答案。3、通过幻灯片交代山脉走向问题4、幻灯片展示我国主要山脉。 边指边讲5、幻灯片展示填注山脉练习题。6、幻灯片展示“收获驿站”。 讲述山脉在地理上的自然分界和人文分界的作用。例如,太行山是河北和山西的界限,武夷山是福建和江西的界限,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的界山。7、展示喜马拉雅山脉动态画面。 展示人类登上

4、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我国纵横交错的是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盆地镶嵌其中,那么我国有哪些地形呢?我国主要地形区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课件展示五种主要地形。二、 主要地形区1、 首先学习四大高原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适当延伸四大高原的地理特征。通过一些题目来检测读图效果。展示题目2、 四大盆地展示景观图片设置题目检测:最大、最高等。3、 三大平原展示景观图片4、 三大丘陵讲述平原、丘陵地带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是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地区.老师巡视、指导。幻灯片展示答案幻灯片展示总结内容:板书一、 主要山脉二、 主要地形区分法试题这堂课我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能使学

5、生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同时结合多媒体,使课堂不再枯燥,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人人参与,积极探究,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回答五岳名称,观看幻灯播放的图片。读图2.3,讨论完成读图题1汇报讨论结果。自己纠错。认真听讲。阅读P26课文结合图2.3熟悉我国山脉走向。注意观察和记忆。选派代表用鼠标填注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其他同学评判与纠错。读图 请同学们在课本图2.3上找出喜马拉雅山,并用红笔描出。【阅读】P27(喜马拉雅山脉)注意欣赏,感受。【回顾】主要地形有哪几种?读图P27图2.。4,熟悉我国主要地形区。观看景观图片,分析其有何特征,踊跃发言。讨论回答观察回答思考:平原、丘陵有何利用价值?探究:P29课堂活动 选派代表汇报 自我批改正确与否。充分发挥导语“开山第一炮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读图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各种感官协调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科学探索精神。温故知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引领学习方向的作用。人人参与,建构自己的知识知识架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