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34351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共同备课”如何进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共同备课”如何进行?教学要求本专题需要掌握的能力点如下:共同备课能力点解释:通过共同备课实践学习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共同备课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其本身也是学习的内容。参见“共同备课”知识点解释。微讲座1 共同备课交流的导言今天第四单元讲了小学中高段阅读教材研读,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这篇课文教什么,教什么才是合适的,我们讲课堂教学,如果讲复杂,有很多因素,教师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家长的因素、社会的因素,很复杂。但是如果讲简单,讲要点,其实所有的教学论讲的就2个要点。课堂教学的两个要点1.合宜的教学内容就是你的教学内容要正确,要对头,要学生学了有用,要学

2、生能学会。我们讲的这篇课文教什么呢,其实讲的就是这个要点。2.有效的教学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来组织,怎么样把它组织成为一个教学的环节,怎么样把它组织成为一个教学的活动,我们叫有效的教学组织。而这两个要点之间最重要的是第一个要点,今天讨论时会涉及到这方面,你的教学环节怎么来组织,根据什么呢?根据内容。你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方式的组织变化根据什么呢?根据目标和内容。所以归根结底,尤其对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合宜的教学内容。从阅读教学这个方面来说,我们怎么来做呢?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备课的模板。备课备两头终点:学习目标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语文经验 人生经验起点:学情估量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起点

3、。这是第二个模板: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3学习方式内容落点2学习方式内容落点1学习方式教学环节的组织,呈阶梯状,教学环节的组织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这个环节的内容落点在哪里,第二个要点是学习方式,这个环节采取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什么,而我们的研究已经知道了,学习方式其实不是根据大的环节,而是根据小的步骤,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求大家写出来步骤1、步骤2、步骤3,比如说第一个步骤: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个步骤学生来谈论他们阅读课文的感受,这样他的学习方式是根据他的学习的步骤来的。这是第二个模板。我们把两个模板合起来就变成了这样一个模板: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 起点我在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时候,

4、我建议这个模板贴在他们备课的桌子上,就是你备每一课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这样的模板来做,其实如果没有领导来检查的话,我们备课就备到这个样子就可以了。就是5个点,每个点写一点内容,其中关键在中间的3个点教学环节,内容落点是什么,步骤1、步骤2、步骤3落点是什么,学习方式是什么。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一套备课的模板,你的上课,我从哪一路走,接下来学生会怎么样,接下来我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到第二个台阶,你心里就有数的,只有你心里有数以后,你才会在教学的时候把眼光放在学生身上,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调节你的教学。我也看过我们师范生的上课,被我称为是“两个眼睛是往脑袋后面看的”,为什么

5、呢?他总是在试图回忆他的教案里面的每一个步骤,试图在回忆他教案里面的每一句话,这样他全部精力都放在自己这边,我怎么把已经准备的内容呈现出来,从心理学上我们知道他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没有意识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所以好的教学应该是这样:教师把学生从哪里开始,到哪里去心中很清楚,所以他的上课会很随意,而学生是沿着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一步一个台阶。接下来我们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交流我们共同备课的情况。上午我们备课参与的专家共同备课工作坊合作专家王荣生 博士,教授李海林 教授吴忠豪 教授高晶 博士,讲师李冲锋 博士,副教授,博士后陈隆升 博士,副教授袁彬 博士,副教授于龙 博士,副教授

6、李重 博士,副教授周子房 博士陆平 博士,副教授步进 博士,副教授邓彤 博士,特级教师童志斌 博士,副教授孙慧玲 博士,博士后王从华 博士,博士后同学汇报的时候,大家做一点笔记,尤其是他们备课时我们没有想到的部分,也可以参与一些研讨。共同备课小组交流1.进击的W 指导:李海林2.winning 指导:周子房3.fighting 指导:李冲锋4.万万没想到组 指导:王荣生微讲座2-1 小组备课活动及研讨祖父的园子共同备课及研讨组名:进击的W指导:李海林点评:王荣生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课文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

7、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3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4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

8、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5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6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7我说:“谷子。”8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9我说:“是的。”1

9、1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12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13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14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蜒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蜒了。蜻蜒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蜒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15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

10、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16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17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

11、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18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19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20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李:这个花园如果没有了爷爷,她还有这么快乐吗?所以她是喜欢她爷爷,所以你现在与其说小女孩与园子的感情,还不如说是小女孩与祖父的感情!所以我们看完课文后,都感觉这个园子好漂亮,我好喜欢哦,这

12、是这篇文章最动人的地方吗?不是的。是:哦,这个园子很漂亮,我很喜欢这个园子,因为园子里有祖父,因为我和我祖父在这里生活,所以小女孩喜欢园子!注意,这是文本的关键点。生:我的第一个落脚点是情节内容。师:什么情节?生:她追蝴蝶,还有种东西。师:让学生知道这个园子里的一些事。生:第二个落脚点是体会感情,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第三个落脚点就是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即表达方式。师:第一个点就是园子,包括园子里的人、事、物;第二就是情,谁的情?(作者)里面还有一个人爷爷,爷爷的情需要讲吗?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爷爷的情吗?爷爷是非常爱孙女的。那孙女儿呢?只是爱?简直就是依恋。这是第二个点。第三个点就是语言

13、。园子、感情、语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第一个点你准备怎么教?生:让同学读一下,了解讲的是什么。师:读一下就了解了?你怎么知道他了解了?这就需要你教师干活儿了,你教师要怎么教?生:问学生:你喜欢文章的哪些地方?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有趣?师:就像我刚才对你们做的那样,这一部分好教的,你们准备用多长时间教?(生:10分钟)师:一共40分钟,你这部分用10分钟,长了。为什么长?第一,这是你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吗?第二,学生会最难吗?既不是最难的,又不是教学目标所在,所以你不要花这么长时间。6分钟左右吧。第二部分,教学内容要上台阶了,也就是说第一,它更复杂,也更接近教学目标;第二,学生做起来也会更难。准备怎

14、么教?你们也帮忙出出主意?生:教一些细节。抓住他们对话这一段: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祖父大笑起来”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两处都在笑。师:这是第一个情感:爷爷对孙女儿的情感,是很爱孙女的,所以孙女犯这样的错误他觉得很好玩,学生就是不懂这一点。我出个问题,你把谷穗都铲掉了,把狗尾巴草留下了,“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

15、着。”等于说把真正需要的东西铲掉了,把狗尾巴草留下了。世界上的爷爷会有哪些反应?一种是生气。可爷爷生气了吗?为什么他不生气?因为爱孙女。另一种是:我不生气,把你叫过来,你这个傻孩子,这是狗尾巴草,你铲掉的是稻穗。第二种爷爷也是爱孙女的,但是他会爱得这么真切吗?不会。这个爷爷是这样做的吗?他怎么做的?他问:“这是什么?”好耐心的。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他在跟孙女开玩笑。第三种爷爷:就是文中这种爷爷,看见没,爷爷是分级别的,你要让孩子们想一想我做了一件什么事,会有三种爷爷的反应,你看看这个爷爷是怎么反应的?当你做错事的时候,你的爷爷是怎么反应的?第二种爷爷是用教学的方式告诉你,第三种爷爷用开玩笑的方式告诉你。这是一个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