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33843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天愿医院文件 天医发20XX1号 关于印发天愿医院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各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天愿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要求落实。 20XX年1月6日 1天愿医院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监测与报告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数据的收集、报告和管理,建立起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平台,落实预防为主

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置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天愿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汉云 副组长:杨帆高汉武 成员:刘东王莉高茂强高成鲛冷火军邓艳红李洁马悦信息网报员:高汉武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预防保健科,高汉武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组织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3、。医务科职责:制定我院监测方案,改进监测措施及流程。 2门诊医生职责。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 检验科职责。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信息网报员职责:收集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及上报 综合门诊、急诊门诊、住院内科、肠道门诊。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及时报告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二、监测细则 (一)定义。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 (二)重点监测科室。综合内科、住院内科、肠道门诊、急诊科、妇产科等科室。 (三)监测对象。本院接诊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为年

4、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特别关注综合内科、急诊科和肠道门诊的就诊者。 (四)监测内容 许多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呈现慢性或亚急性集体损害,疾病不具有特征性表现,病例在人群中的累积过程缓慢、分布散在,特别是对于未来新出现的食源性健康损害,由于无法预知其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因而很难采用特定疾病报告的方式进行监测。针对这类可能在人群中发生的食源性健康损害,所以建立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机制。主要监测内容如下: 1、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定义 3本监测方案所指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针对的是一组用目前的知识难以解释的、可能与食品有关

5、的疾病或事件,涵盖范围是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一些疾病/事件: (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年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流行病学知识等无法解释; (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未能找到相关病因;(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未能明确相关原因; (4)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特征,并且可能与食品有关的疾病。 2、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情况本方案中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不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

6、以下情况不属于本方案监测的范畴: (1)国家法定传染病;(2)原因明确的食物中毒; (3)诊断和鉴别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 (4)未经试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5)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3、具体内容 4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相关就诊患者的一般信息、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具体见附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 三、监测流程 (一)符合监测的对象在本院就诊,首诊医师发现符合本方案定义的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二)临床医生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

7、告卡,上报预防保健科,报告卡填写时字迹应清晰规范,内容完整准确,尤其要准确记录患者姓名、联系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能确保找到该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或以后随访时有据可循。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记录应当详细和完整。 (三)接诊科室立即通知医务科组织医院内部专家会诊,确认是否为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专家会诊确认异常病例后,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 (四)医务科将病历复印件(含全部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交由预防保健处,预防保健科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天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全县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

8、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1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预防保健科在向当地县疾控中心提交上述材料前,须对报告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六)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救治流程 1、确认为异常病例者,医务人员要积极实施救治,必要时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 2、如果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立即启动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实施救治。 五、信息报送 信息网报员收到食源性疾病报告表、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例1个工作日内进行网络上录入、上报到天全县疾控中心进行食源疾病主动监测的审核。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9、提高认识。 全院医务人员要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措施。 (二)突出重点,积极主动 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工作细致,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应及时主动地填写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并上报预防保健科,相关职能科室人员应主动向主管院领导报告,并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并及时报市疾控中心及市卫生局。 (三)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6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调查研究,加强对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 1.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2.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