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33788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梳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第1课读书示小妹八生日书贾平凹、文学常识:选自贾平凹散文大系,贾平凹(19-),原名贾平娃,现代作家。著有故事集贾平凹获奖中篇故事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故事商都、废都、浮躁,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等。2、内容主旨:作者通过给小妹的信,论述了读书的目的、措施,流露了深深的手足之情和人生的诸多感慨。在信中,作者回忆了自己早年读书求学时的艰难,剖析了自己走上社会之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人生奋斗过程之中最后的价值选择,这就是读书、明理、做人。3、艺术手法:捕获和再现事物精微之处来揭示读书的真谛和人生境界;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琐事传达出的兄妹间深厚的手足之情。如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从“书中的人对我最佳。我就

2、记想那时的可怜了。”以亲切细腻的笔触回忆了兄妹相处时的往事,兄喜妹亦喜,兄伤妹亦哭,兄妹情同手足,血脉相连,读来催人泪下。第2课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1、文学常识:选自黑塞说书,赫尔曼黑塞(1877-962),诗人、故事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4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来人们称黑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种骑士”。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等。2、内容主旨:这是一篇有关读书的文化随笔。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重要观点是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告人们用心研读典型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结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3、艺术手法: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举例论证,以亲身体验阐明问题,

3、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第3课幼学纪事于是之1、内容主旨: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记叙幼年因家境贫困而在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艰苦,体现了旧社会恶劣的政治制度的不合理、不公平,体现了对幼年求学过程中协助过自己,曾给自己有益教育的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和感谢之情。2、艺术手法:(1)文章语言平中见奇,风趣诙谐。用貌似轻松的笑话,来说严肃的事情,或故意将小孩说得十分严肃,这是风趣的两种形式。本文综合运用这两种形式:本是凄凉辛酸的往事,作者却说得俏皮轻松,叫你听了忍俊不禁;正在你想笑时,却分明听的作者说得那么严肃,几乎要催人泪下。例如,

4、家里主线没有一本书,却偏说“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那本历书。”把轻松的笑话说得很严肃。(2)富于生活气息,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渗入在对人和事的记叙和描写中,动人至深。第课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1、文学常识: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毕生的写照。前言的分类、按用途分:书序(诗序、文序);赠序2、按作者分:自序、她序3、按位置分:在正文前的称为“序” 或“前言”;在正文后的称为“跋”前言的内容:创作的缘由;创作的目的;创作的通过;作品的内容及主题;作品的出版、印刷及命名等状况。有关整句和散句句子有长有短,构造也各式

5、各样。构造相似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涉及对比、排比或两者之外构造相近的句子)。构造不整洁,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一般来说,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整句构造齐整,音节和谐,喧染氛围、加强语势。整句和散句“整”和“散”都是指句子的构造形式。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 散句: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性广。2、内容主旨:回忆白莽的音容笑貌,客观而热情地评价孩儿塔的创作意义,点明孩儿塔的价值,体现了鲁迅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与对革命事业的高度热情。3、艺术手法:整句与散句交错浮现的语言形式,不仅充足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并且读来别有韵味,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6、课文的前三段重要以散句形式叙议抒情,第四段则重要用整句的形式、诗的语言抒发感情,结尾段又回到散句体现。第5课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资中筠、文学常识:选自学海岸边。资中筠(1930-),出名历史学家,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内容主旨: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文章,一篇优秀的文学评论应当不仅体现评论者对评论对象的精确把握;还要能体现出评论者独到的视角和真知灼见。这篇文章以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为视角,以李将军列传为材料,结合司马迁的人生际遇,并借鉴鲁迅的典型评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进一步解读,层层分析,揭示出“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的

7、太史公笔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太史公自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修史抱负。3、艺术手法:选择典型例证李将军列传、项羽本纪和孝武本纪来证明司马迁以克制、含蓄体现深沉情感、强烈爱僧的奇特笔法。第6课密室的生活迈耶莱文1、文学常识:迈耶莱文,美国作家,创作有关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故事。代表作非法移民。书评规定能结合伙品的内容、构造、手法加以评述,以揭示作品的思想感情、写作意图及艺术价值。书评可以对所评论的对象进行由内到外的综合性评论,也可以有所侧重地评其一种获几种方面(涉及书中的某一首诗、一篇文章等),但是,视野必须顾及全书。书评不同于读后感。读后感是读者阅读某种书籍后的所感、所想、所悟

8、的心理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阅读的对象对书籍进行价值判断为中心;在写作上它一般只是环绕阅读对象的某一点而生发开去,几乎可以不考虑书籍的整体状况,甚至可以仅仅八阅读对象作为引子,然后就大谈其感想、大发其议论、大抒其情怀。第课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姗、文学常识:选自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作者赵鑫珊(193-),现代学者,哲学家、散文家。著有哲学与现代世界、普郎克之魂、地球在哭泣、傍晚都下潇潇雨等2、内容主旨: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从而揭示艺术与科学的互补性、统一性,论述了造就一种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的观点。、艺术手法:记叙和议论等体现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理性与激情相交

9、融的语言风格。第8课说数沈致远1、文学常识:选自科学是最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沈致远(129-),物理学家,同步致力于科学文艺创作。阐明文的阐明措施及作用阐明措施特点作用举例子先简介一种现象或阐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品体例子作例证。增长文章可信度。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有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容易突出被阐明对象的特点。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阐明的对象形象可感。列数字从数量上阐明事物的特性。通过数字获得对阐明对象的精确理解,体现语言的精确性。引用(引资料)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阐明事物的特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下定义用精确、简要的

10、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便于使读者对阐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阐明事物的特性。分类别把阐明对象按一定的原则提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简介。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晰。列图表是文字阐明的一种辅助措施。使阐明对象简要清晰。摹状貌犹如描写同样的表达阐明对象的外部特性。使阐明对象形象,明晰。2、内容主旨:作者觉得数字天地布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数的意义非同小可,她期盼着数的发展史上有更新的篇章。3、艺术手法:语言体现的精确性、生动性体目前四方面:(1)阐明措施: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引用;(2)修辞措施:比方、对比、拟人;()

11、遣词造句:妙用成语、妙用佛语、嵌字、化用诗句、作诗;(4)体现方式:阐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以上这些措施均给说数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枯操的阐明读起来情致盎然。第1课想北平老舍1、我选自老舍文集(第4卷),老舍(1899-1966),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故事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2、内容主旨:这是一篇怀乡之作,作者用舒缓而平淡的文字,体现了一种平民知识分子对北平娴雅而热烈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溢着动情的微笑和泪的光影。北平的街景、院落、花草、树木,到处“有空闲的地方”,均有文化古城的深层内涵,更有着老舍对北平的眷恋、

12、担忧等深沉的情感。.艺术手法:(1)对比、类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将对北平的爱类比于孩子对妈妈的爱,以人子之情阐发对北京深挚刻骨的爱;后半部分运用对比,重要从整体构造、建筑格局、自然风物的几种方面将北京与巴黎等都市对照,孩子气的夸赞出了老舍心中的北平。 (2)语言通俗、纯净而又简洁、亲切。例如文章写到积水潭:“面向着积水潭。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描绘环境氛围、自然景物,写了乐在其中的人,景语情语融为一体,富有气愤,布满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第1课我所结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1、文学常识: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冯友兰(95-190),哲学家,著有中国哲学史、新原道、新原人等。蔡孑民,即蔡元培,字

13、鹤卿,号孑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先生的教育有两大端,一种是春风化雨,一种是兼容并包。2、内容主旨:本文是作者回忆蔡元培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与蔡元培先生的几件往事,用心体悟了蔡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风范,塑造了一种亲切、自然而又伟大的教育家的形象,字里行间到处流露出作者对蔡元培先生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佩之情。2.艺术手法:叙议结合,以小见大,巧妙地选用平凡的事例来勾画一位“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大教育家形象,又以精粹的议论恰本地点出了蔡先生的精神境界的内涵;人物描写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第2课草莓伊瓦什凯维奇、文学常识:选自外国散文名篇选读,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

14、波兰诗人、故事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历史故事红色的盾牌、剧本诺楠之夏等。2、内容主旨: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起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爱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并不是悲观的感伤逝者如斯,由于尽管流年似水,“有所剥夺”,但更“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地变化着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尚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从而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体现了爱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艺术手法:象征说法在文中的运用。六月的草莓:象征着生机勃勃的青春时代,寄托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韶光流逝的感慨。九月的草莓:象征一种日益丰富成熟的人生。它失

15、去了以往外在的香味,但含在嘴里让人越品尝越有滋味。第13课漫谈散文季羡林!、文学常识:选自现代中国散文八人们。季羡林,学者,专家。著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第14课诸子喻山水1、文学常识:选自论语,孔子(公元前5-前47),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古代出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出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孤愤、说难等。选自管子,管子(公元前77-前7)中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选自孟子,孟子(约前72前9)名轲,字子舆,战国人,出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选自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腆。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选自孙子,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兵法。2、内容主旨: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