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337177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 述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从宏观调控走向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城市近期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其中的道路交通部分更是体现和落实规划意图的重要组成内容。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和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的设施布局、建设规模和实施时序等。道路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既要针对城市的主要交通问题,又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引导和促进城市总体规划意图的实现。2010年亚运会为广州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建“两个适宜”的城市,进一步合理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与未来的持续发展,强化广州作为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

2、心的地位,充分发挥华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商贸中心的作用,对城市的交通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20062010年期间,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必须要着眼于全局,争取更大突破。2 近期建设回顾与现状问题分析2.1 道路交通建设情况“十五”期间广州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1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人均GDP达到8500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十五”期间也是广州历史上城建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全年完成城建投资从2001年的142.6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256亿元,年均增长15.7%。2005年的城建投资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170

3、.9亿元,占66.7%;其中地铁投资为73.3亿元,城市道路网投资为97.6亿元。“十五”期间,广州市在城市建设“三年一中变”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的方针,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在拉开城市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发展策略、推进三大港建设(空港、海港、信息港)、以新区建设带动老区改造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市结构框架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已见雏形。过去五年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特征如下:(1)城市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建设资金规模持续高强度投入,初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由高速公路

4、、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2005年末广州市十区市政道路长度达到5109km,道路面积8616万m2,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m2。(2)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紧紧围绕新机场、新客站、南沙港等重大区域性交通枢纽设施配套建设高等级道路,加强重大区域性交通枢纽设施对珠江三角洲和华南地区的辐射能力,巩固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2004年8月,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建成并顺利转场投入使用;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4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建成投产,实现了广州港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的新跨越,增强了广州港作为沿海主枢纽港的功能;开工建设广州铁路新客站、武广客

5、运专线、广深四线、广深港高速铁路和广珠铁路;完善公路客货枢纽设施(公路客运站和公路货运站)建设和布局,已建成客运枢纽11个、货运枢纽站4个。(3)轨道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地铁二号线首期工程琶洲-三元里、地铁三号线广州东-客村、四号线万胜围-新造、八号线琶洲-万胜围建成通车,已有59.2公里的地铁线路投入运营,初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铁环状运营线网。正在建设有还有二八号线江南西-广州新客站、晓港-凤凰新村试验段,三号线客村-番禺广场、天河客运站-体育西段、机场线试验段,四号线新造-黄阁段、黄阁-冲尾段,五号线滘口-文冲段,六号线浔峰圩-黄沙试验段等工程。(4)进一步完善以交通主骨架路网为重点的

6、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双快”(高快速路、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加强中心区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构筑路网微循环系统;加强交通堵塞点系统改善工作,通过完善支路网,合理路口渠化,构筑路网微循环系统,均衡路网使用;如天河地区的交通改善中,提出构筑路网微循环系统,增加黄埔大道掉头匝道等建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系统改善重点地区交通堵塞,逐步打通断头瓶颈道路,以完善道路系统结构,提高路网交通效率。(5)围绕“九运会”等大项活动的发展契机,开展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城市交通的发展。(6)配合大学城、科学城、南沙等新区建设,适度超前推进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和引导了新区的开发。(7)交通附属设施

7、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交通完成了天平架公交枢纽和中山八公交枢纽的改造工程,并完成了车陂公交总站、大学城公交枢纽等一批公交站场的规划建设;加强了公共停车场、路边停车和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满足广州市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2.2 现状问题分析(1)城市交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居民出行趋于活跃,交通需求增长迅猛, 道路交通运作质量下降。2005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177万辆,虽然机动车总量增长缓慢,但小客车增长迅猛,平均每天新车上牌300多辆,年增长20%以上,随着限摩措施的实施,摩托车数量急剧下降,车种构成处于调整时期。小汽车进入家庭开始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道路交通方式正

8、从摩托车时代向小汽车发展逐步演变。环城以内主要道路机动车速普遍下降,中心城区主骨架路网负荷增加,系统运作质量下降,市区路网的骨干路网承担着沉重的交通压力。主干道的交通压力进一步上升,高峰期间平均速度仅为25公里/小时,老城区的主干道更跌至20公里/小时;多处地方出现经常性交通拥挤现象,道路交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广州市近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但道路设施的增长速度仍然大大落后于小客车增长速度。从2001年到2005年,广州市区小客车则从23万辆增长到50.8万辆,年均增长22%;而同期道路长度从4210公里增加到5109公里,年均增长5.0%,道路面积从5270万平方米增加到8616万平方米,年均

9、增长13.1%。(2)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有待提升铁路设施布局与城市发展不协调,铁路客运设施能力紧张,铁路货运发展有待突破,铁路运输组织效率不高;港口运能仍然不能适应水运需求发展,出海航道水深不足限制港口发展,港口集疏运条件的不足;客货运枢纽布局与城市发展尚待协调,对外客货运枢纽与市内交通设施衔接不畅,客货运枢纽能力与运输需求不相匹配,货运站场经营管理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要。(3)道路网络尚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城区路网级配不合理,部分道路功能紊乱;对外交通通道能力不足,制约城市发展;市域高等级路网没有形成网络,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局部路段出现交通瓶颈,急需调整路网解决结构性缺陷。(4

10、)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尚未形成网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地铁站点交通衔接设施建设滞后,各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公交站场不足,线网层次不清,协调力度的不足,公交优先的路权保障不力,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5)公共停车场、行人过街设施等交通设施尚待完善虽然近年广州市新建了多处社会停车场和立体行人过街设施,但面对着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的局面,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停车难和过街难的问题。3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1 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发展观的基本

11、内涵,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广州城市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管并举,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3.2 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更加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体制改革更加突出整体推进和制度创新,城市发展更加强调协同发展、生态优先和营造“两个

12、适宜”,产业结构调整更加遵循产业协调发展规律,对外开放更加重视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凸显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比2002年翻一番,奠定现代化大都市的基本格局。3.3 城市布局不断优化贯彻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拉开建设,开辟新区,疏解旧城,分片集中发展,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更新,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布局。从区域和战略的角度更为集约地配置空间资源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相对集中、完整、协调地分片集中发展,加强各新城区配套系统建设,完善其功能,逐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

13、和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按照“拉开建设,优化布局,新区先行,带动老区”的思路,坚持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更新为辅的原则,贯彻实施“南拓、东进、北优、西联”的空间发展策略,推进重点地区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中,优先建设2010年亚运会相关设施,确保亚运会的圆满召开。中心主城区重点建设珠江新城、大学城及周边地区、新客站周边地区、广州新城、白云新城、琶洲地区、金沙洲居住区、亚运主场馆周边地区等;南沙副城区重点建设南沙中心区、南沙汽车产业基地和南沙临港产业区等;萝岗副城区重点建设萝岗中心区、广州科学城及周边地区、广州国际生物岛、东部石化和汽车产业区等;花都副城区重点建设

14、新机场周边地区、花都汽车产业基地等;荔城组团依托职业教育基地、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特色产业项目,带动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街口组团依托从化明珠产业基地、从化温泉度假养生谷、职业教育基地等项目,推动地区发展。3.4 承办2010年亚运会的契机为充分体现“祥和亚运、绿色亚运、文明亚运”的主题,提供一流的城市交通服务,广州将积极搭建空中桥梁,服务亚洲、走向世界;打造区域枢纽,辐射泛珠三角地区;编织立体网络,支撑城市空间拓展;应用智能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发展绿色交通,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对外四通八达,对内出行便利,高效、快捷、人性、智能、生态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4 近期道路交通建设规划4.1 指导

15、思想未来五年广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广州市十一五规划,坚持以建设“两个适宜”现代化大都市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总体发展战略、广州交通发展战略和亚运交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合理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强化广州作为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心的地位,实现“带动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影响东南亚”的战略目标。4.2 规划原则 贯彻科学发展观 深化落实战略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提高规划可操作性4.3 建设目标(1)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继续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

16、战略,完善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主要沿珠江水系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重点建设中心主城区、重点发展区的道路交通网络,以道路网络建设发展带动新区开发,引导城市空间结构拓展。(2)推进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双快”交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大型交通枢纽和以“双快”交通体系为骨干的大都市综合交通系统建设。继续推进新机场二期、南沙港二期和新铁路客运站以及武广专线等大型对外交通枢纽工程建设,以及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路网体系建设。(3)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强化城市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物流、客流中心的功能,提升交通的运行效率。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中心城区快捷路系统的服务功能,加强道路网络与轨道网络的协调和衔接,促进城市交通由单一系统向多种交通方式综合平衡、网络状发展。(4)塑造亚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