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233461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密高考】地理一轮作业:15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一、 选择题(2016淮南月考)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12题。1. 图示漫画主要说明()A. 井越深,水质越好B. 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C. 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D. 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2. 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植被不具有的特征是()A. 发达的根系 B.肥厚的肉质茎C. 厚的角质层 D.较大的叶面积1. C【解析】漫画显示干旱地区地下水埋藏深,植物扎根深,寓意则是人类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2. D【解析】干旱地区植被一般根系发达,有角质(可减少蒸发),茎为肥厚的肉质茎(可

2、储水和养分),叶退化(可减少水分蒸发)。 (2016陕西联考)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34题。研究区地貌类型海拔(m)大于25坡地比例(%)气候特征年降雨量(mm)石漠化等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治理时间(年)农业发展模式鸭池高原山地1320173525温凉温润863潜在中度51320062010粮食种植红枫湖高原盆地1240145010温润1200轻中度25920012010生态畜牧花江高原峡谷440141041干热河谷1100中强度14719962010经济林3. 三个石漠化治理区中,鸭池的治理效果最差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B. 石漠化程

3、度最严重,治理难度大C. 坡地比重最高,水土流失严重D. 农业发展模式不合理,治理时间短4. 下列关于表中所示地区石漠化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生态恢复为主,如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作物改良等治理手段B. 重点治理石漠化等级高的土地,以种植经济林和发展牧业为主C. 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减小人口压力D. 实施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等措施,改善该区域水环境3. D【解析】该地主要是进行粮食种植,生态环境效益差,且治理时间短,因此治理效果最差。4. A【解析】石漠化主要是由植被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所以治理石漠化要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2016四川省成都

4、联考)下图为我国植被覆盖率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56题。5. 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A. 13月 B.35月C. 79月 D.1012月6. 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A.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时间长C. 大气中云量较少 D.地面温度较高5. B【解析】扬沙天气一般多发生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风力较大的季节,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多发生在35月。6. C【解析】影响光照的因素有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和白昼时间长短等,5月与7月的正午太阳高度、白昼时间长短差异不大,而图中显示5月降水量明显小于7月,则表明5月阴雨天气少,故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云量

5、较少。 (2016辽宁省辽源市模拟)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78题。7. 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 海面上升 B.水土流失C. 不合理的灌溉 D.荒漠化8.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 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C. 成都平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7. C【解析】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与灌溉的快速扩张和不合理的灌溉系统有关。8. A【解析】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需灌溉的集约农业区。 (2016河北省张家口市联考)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 图中、所代表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流水堆积、流水侵蚀B. 风力堆积、风力

6、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C.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 风力侵蚀、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流水侵蚀10. 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图中a、b、c、d各区域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 a地植树造林,防治风沙B. b地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还荒C. c地种苹果、柑橘等水果D. 南水北调后,d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9. 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处是大风带走沙尘,故属于风力侵蚀,处发生降尘,属于风力堆积;处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形成地表径流,所以以流水侵蚀为主;处是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开始堆积,即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堆积。10. B【解析】a地位于沙漠地区,水分条件差。b地水分条

7、件比a地好,应退耕还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荒漠化扩大。c地位于黄土高原上,不适宜柑橘种植。华北地区缺水严重,不适宜水稻种植。 (2016河北省邯郸市联考)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112题。11. “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A. a地 B.b地 C. c地 D.d地12. 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B. 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C. 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D. 处修建梯田发展种

8、植业11. A【解析】从等高线分布看,a处是一狭长谷地,筑坝应选沟谷口处。12. D【解析】图中处是河谷平地,不需修梯田,处在塬面上,可发展种植业,但不应开垦草地,处为陡坡,不应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处为缓坡适合修梯田二、 综合题13. (2016江苏联考)下图为某区域1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M、N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分析M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原因。(3)提出治理M地土地荒漠化的一条措施,并说明理由。【答案】(1)M地降水量小,N地降水量大。原因:M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N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

9、多。(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等。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等。(3)措施: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理由: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灾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持续利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解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1月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等知识。(1)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地形、洋流、大气运动、海陆位置等。根据地理位置可推断,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地形,M、N两地分别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2)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短期内的变化应重点考虑人为原因。(3)治理措施应根据原

10、因提出,特别是人为原因。而理由的阐述应考虑该措施的作用。14. (2016郑州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答案】(1

1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或答18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解析】(1)由材料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易形成水土流失。(2)图中显示,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要注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要禁止人类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