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土壤)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331878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习报告(土壤)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实习报告(土壤)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实习报告(土壤)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实习报告(土壤)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实习报告(土壤)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习报告(土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习报告(土壤)(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习报告(土壤)土壤实习一、目的意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重点是学习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概查)的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有条件时,可与土壤遥感调查与制图实习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实习的准

2、备工作为使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制订实习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一)地形图的准备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地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多采用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1:地形图。在确定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以用比例尺平面图代替。结合生产任务的野

3、外实习,还需匹配相当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与图件)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着重搜集的数据有气温、年均温、10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2)植被:植被类型、组成结构、被覆情况、指示植物等。主要搜集自然植被、植被图等。3)地貌: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侵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型图等。4)母质和母岩:地质图、岩性分布图、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岩性及其分布规律。成土母质类型,一般以第四纪成因类型为基础,如花岗60岩残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或洪积物,海(湖)相淤积物、冰碛母质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注意黄土和风沙物质,湿热的亚热带的

4、热带,应注意红色风化壳。5)水文:包括实习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河流水系分布、各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发生发展情况;地面潜水埋藏深度、水化学成分及矿化度;水文地质图等。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包括历史上的人类活动;现在的社会情况,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劳动力、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牧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耕人选制度、产量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水利、施肥状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情况等。此外,对于城市、工矿业发展对土壤污染或退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3土壤资料与土壤

5、图:搜集、阅读与分析实习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论文或专著是实习准备工作的重点。一般说经过全国二次土壤普查,各地都有大比例尺土壤图及比较丰富的土壤普查资料可以利用,对现有的资料,要着重研究各类土壤的发生学特性、理化性质;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与区域特性;土壤与农、林、牧生产的关系;土壤改良利用中的问题(土壤侵蚀、次生盐渍化、潜育化、退化、沙化等);当地群众利用改良土壤的经验等。(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常用仪器、用具的准备、土壤资料与土壤图:搜集、阅读与分析实习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2、采土工具和用品:取土铲、剖面刀、钢卷尺、土壤标本纸盒、土壤标本木盒、土壤样品袋、采土标签、p

6、H混合指示剂、比色阶(卡)、白瓷比色盘、10%盐酸3土壤野外速测仪器:土壤水分速测仪、土壤养分速测仪等(四)实习内容与要求实习区土壤植被概述2主要成土作用与成土过程3主要土壤类型与成土环境的关系4褐土与棕壤的特点及形成过程5土壤的发生、发展演化6土壤标本的采集方法7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8编写实习报告61二、河北省土壤概况(一)主要土壤类型河北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

7、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土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分布,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过度区;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接触,常与粗骨土镶嵌分布。其他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分部如图:(二)土

8、壤分布规律、水平分布规律本区域土壤广泛发育在省内排水良好的丘陵、阶地、山麓平原和高原缓岗坡地、土壤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自东南向西北,由棕壤一褐土一栗褐上一栗钙土依次更替。棕壤作为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范围不大,主要见于冀东一带。褐土,为省内主要地带性土壤分布广泛。栗褐土、栗钙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下山间盆地和坝上高原。褐土带内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盐褐土,亦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东南一西北向更替。2、垂直地带性规律(以雾灵山为例)随着地势起伏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山地土壤的分布服从于垂直地带性规律,而垂直带语的结构又与水平地带性有密切的联系。兴隆县境内的雾灵山,基带土壤是淋溶褐土,垂直带谱依

9、次由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组成。(三)秦皇岛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淋溶土棕壤土类淋溶土纲的主要特征是,土体碳酸钙淋失殆尽,呈酸性至中性反应粘粒移、淀明显。省内淋溶土纲只有一个亚纲:湿暖温淋溶土亚纲;一个土类:棕壤土类。62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山地土壤,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2。在降水较多的冀东,棕壤出现在濒临渤海的几十米到几百米高的低山、丘陵上;棕壤发育地区气候温湿。燕山、太行山山地棕壤区中温、半湿润;冀东滨海棕壤区暖温较湿润。年均温7一11,年均降水量670一790毫米,干燥度0.8一1.15。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僳。这样的水热条件使土体淋溶较强,

10、亦利于有机质累积。原生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间有针阔叶混交林。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巳不复存在。现在所见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乔木以栎属和松属为主。良好的植被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有机质积累,而在低山丘陵发育的棕壤,其腐殖质状况深受耕作条件的影响。成土母质多为中酸性火山岩残坡积风化物,如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正长岩风化物等广布于丘陵山地。此外,尚有洪积冲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等。棕壤多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较低等特征其原因除淋溶作用较强外,无不与酸性硅铝酸盐母质有关。植被保存好的剖面具A00A0一ABc土体构型。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及棕色粘化层均明显。表层有机质含量多大于。胡敏

11、酸与富里酸比值为0.7一0.9。土体呈微酸至中性反应、PH值6.0一7.0。盐基不饱和盐基饱和度40一70。全剖面无石灰反应。粘化层居剖面中部。其粘粒含量大于剖面上下层。粘化层大于2毫米。粘粒含量与表层含量之比值为13一18。剖面中铁铝有轻微下移,且于B层累积。活性铁下移情况较铝明显。粘粒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次为绿泥石。6364主要类型为潮棕壤。河北省潮棕壤面积仅7417亩主要分布于冀东秦皇岛市滨海丘陵周边洪积冲积物上地下水埋深L535米。此外,围场县山间沟谷高阶地上亦有零星散布。潮棕壤的形成,除粘化作用外,有地下水参与其成土过程潴育化特征明显。由于潮棕壤多辟为农田,土层有机质积累较少棕

12、色为主;土体微酸性,PH6.5左右,盐基饱和度88;心底土层有锈斑纹或铁锰结核。其典型剖面如表52所示。65利用与改良:棕壤分布地区水热条件比较优越,土壤肥力较高,是农业利用的有利因素,但因多位于丘陵山地,一般坡度较大加上森林植被多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土层浅薄是为农业利用的限制因素。因此,要充分利用棕壤资源必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禁坡开垦。棕壤分布地区应以林果为主,除保护现有林地外大片荒地应育林种草。适宜生长在棕壤上的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山杨、柳树、蒙古栎、栓皮栎、枫树、馁树、板栗等。分布在山地丘陵边缘较平坦地段的棕壤,土层较厚、水分条件优越者,适种多种作2、半淋溶土半淋溶土纲的共同特点

13、是因气候较为干旱,或兼受石灰性母质影响,土体淋溶作用较弱,碳酸钙部分淋失。本省半淋溶土纲有两个亚纲,即半湿暖温半淋溶土亚纲和半湿温半淋浴土亚纲三个土类,即褐土、灰色森林土和黑土。秦皇岛市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褐土,又称“褐色森林土系河北省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总面积76205931万亩,占全省土壤面积的3083。褐土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0一13,10积温3700一4400年降水量500一700毫米,蒸发大于降水,干操度1320。湿热同期,干湿季明显具有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特点。湿热与干寒交替出现,给土壤发育带来季节性特点:炎热多雨的夏季为成土过程的“活跃期”,冬季为相

14、对“停滞期”,春、秋季为“过渡期”。66褐土区原始栎属森林植被已不复存在。次生植被为半旱生森林灌丛草原;山麓平原与丘陵坡地已大部垦为农田埂隙田边多有半旱生杂草散布。成土母质以黄土状物质为主,有马兰黄土、红黄土、次生黄土及黄土状洪积冲积物等,低山丘陵区的褐土母质以各种岩石的残坡积风化物为主,但多有黄土物质影响。有的黄土覆于其上,有的黄土夹杂其中。黄土颗粒均一富垂直节理,故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褐土群众常谓之“立黄土”。褐土的形态待征主要表现为;土体以褐棕一褐色为主。腐殖质层不厚,色浅呈灰褐或灰棕色。粘化层位于剖面中部,其粘粒含量较上下土层高20左右,因粘粒聚凝、胀缩交替,结构呈核状、棱块状,结构体表

15、面有胶膜被覆。有的有钙积层。褐土的理化性状主要表现为:质地以壤质为主,枯化层可达壤枯质;土体呈中性至微碱性。盐基饱和度高,代换性盐基主要是钙、镁;一般有石灰反应;粘粒部分硅铝铁率在3.0左右;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为主。主要类型为林溶褐土淋溶褐土位于褐土向棕壤过渡地带。主要分布于冀东低山丘陵、滦河冲积扇下部。在山地垂直带小,其上为棕壤,其下为褐土。年雨量650毫米以上,淋浴作用是褐土亚类中最强者。土壤性态特征:土壤剖面呈褐色或鲜棕带褐色;腐殖质含量较低;土体粘化以剖面中部最为显著;全剖面无石灰反应,或于剖面底部石块下有少量假菌丝体;PH6575;铁、铝、锰等元素有沿剖面下移现象。其典型剖面如表54所示。67褐土土层般较深厚,质地多轻嚷至中壤,通气透水,耕性良好矿质养分较丰富地表排水条件较好无洪涝、盐碱危害是为生产条件较优越的土壤。由于褐土分布范围广,土地类型复杂,利用请况亦多种多样,山麓平原与沟谷阶地水利条件较优越宜发展耕作农业。山地丘陵宜发展林果,如淋溶褐土、所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较充足宜栽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