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328533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021144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方程x2+x=0的解为() A 0 B 1 C 0或1 D 1或12一元二次方程x24x+5=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3如图,ADAB=AEAC,ADE=80,A=60,则B=() A 40 B 60 C 80 D 1004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OP=3,则AB的长为() A 10 B 8 C 5 D 35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D在圆O上,且点C、D在AB的异侧,连接AD、OD、

2、OC若ADOC,且AOC=70,则AOD的大小为() A 70 B 60 C 50 D 406如果一个三角形能够分成两个与原三角形都相似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孪生三角形,那么孪生三角形是() A 不存在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7如图,A=B=90,AB=7,AD=2,BC=3,在边AB上取点P,使得PAD与PBC相似,则这样的P点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一根为3,则m=;方程另一个根为9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可取的最大

3、整数为10某厂一月份生产某机器100台,计划二、三月份共生产280台设二、三月份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11已知,则的值为12如图,线段BE、CD相交于点A,连接DE、BC,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DE与ABC相似,且点B的对应点为点D,这个条件可以是(写出一个条件即可)13小英家的圆形镜子被打碎了,她拿了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一块碎片到玻璃店,配制成形状、大小与原来一致的镜面,则这个镜面的半径是14如图,在O中,点C是弧AB的中点,A=50,则BOC等于度15如图,已知点A、B、C在O上,CDOB于D,AB=2OD,若C=40,则B=16如图,在ABC中,AB=

4、2,AC=4,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使CBAB,分别延长AB、CA相交于点D,则线段BD的长为17如图1,数轴上A,M,B三点对应的数分别是0,3;如图2,将线段AB折成正三角形,使点A,B重合于点P;如图3,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平移此三角形,使它关于y轴对称,且点P的坐标为(0,2),若PM与x轴交于点N(n,0),则n的值为三、计算或化简18计算:19(2014秋常州期中)计算:(1)(1+)+(+1)2四、解方程20(2014秋腾冲县期末)解方程:2x23x+1=021(2014秋常州期中)解方程:x(x+3)=7(x+3)五、解答题22如图,ABC中,AB=AC,D

5、是BC边的中点,CEAB于E试说明:ABDCBE23如图,点E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D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结AE,分别交BC、BD于点F、G若BD=6,求DG的长24OAB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画出OAB的位似图形OAB,使得OAB和OAB以点P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1,且使点P介于OAB与OAB之间;(2)写出OAB各顶点的坐标25已知长方形硬纸板ABCD的长BC为40cm,宽CD为30cm,按如图所示剪掉2个小正方形和2个小长方形(即图中阴影部分),将剩余部分折成一个有盖的长方体盒子,设剪掉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纸板的厚度忽略不计)(1)填空:EF=cm,GH=cm

6、;(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若折成的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为950cm2,求该长方体盒子的体积26(2014秋常州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AC、BC的长;(2)当点Q在BC上运动时,若PBQ与ABC相似,求时间t的值;(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PBQ与ABC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27(2014秋常州期中)定义: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3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

7、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如图1,把一张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张小纸片,使每张小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1)如图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出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线,并标注每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若两种方法分得的三角形成3对全等三角形,则视为同一种)(2)如图3,ABC中,AC=2,BC=3,C=2B,请画出ABC的三分线,并求出三分线的长2014-201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方程x2+x=0的解为() A 0 B 1 C 0或1 D 1或1考点: 解一元二次

8、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 计算题分析: 方程左边提取公因式化为积的形式,然后利用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解答: 解:方程分解因式得:x(x+1)=0,可得x=0或x+1=0,解得:x1=0,x2=1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一元二次方程x24x+5=0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考点: 根的判别式 分析: 把a=1,b=4,c=5代入=b24ac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方程根的情况解答: 解:a=1,b=4,c=5,

9、=b24ac=(4)2415=40,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数根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3如图,ADAB=AEAC,ADE=80,A=60,则B=() A 40 B 60 C 80 D 100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 由ADAB=AEAC可得=,且A为公共角,可证得ADEACB,可得C=ADE=80,在AB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B解答: 解:ADAB=AEAC,=,且A为公共角,ADEACB,C=ADE=80,B=18

10、0AC=1806080=40,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P,若CD=8,OP=3,则AB的长为() A 10 B 8 C 5 D 3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分析: 连接OC,根据垂径定理求出CP,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即可解答: 解:连接OC,弦CDAB,垂足为P,CD=8,CP=DP=4,OPC=90,OP=3,由勾股定理得:OC=5,AB=25=10,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CP和OC的长,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5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

11、D在圆O上,且点C、D在AB的异侧,连接AD、OD、OC若ADOC,且AOC=70,则AOD的大小为() A 70 B 60 C 50 D 40考点: 圆周角定理 分析: 由平行和圆的性质可知DAO=ADO=AOC=7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AOD的大小解答: 解:OA=OD,ADO=DAO,ADOC,AOC=70,DAO=ADO=AOC=70,AOD=1807070=40,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的性质及圆的基本性质,由半径相等得到ADO=DAO是解题的关键6如果一个三角形能够分成两个与原三角形都相似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孪生三角形,那么孪生三角形是() A 不存在 B

12、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 新定义分析: 所谓新定义“型”试题,是指在试题中给出一个考生从未接触过的新概念,要求现学现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给什么,用什么”是“新定义”型试题解题的基本思路解答: 解:ABDCBD,ADB=BDC又ADB+BDC=180,ADB=BDC=180=90,ADBABC,ABCBDC,ABC=ADB=BDC=90,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 求解这类试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新定义,并将此定义作为解题的依据,同时熟练掌握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把握图形的变化规律7如图,A=

13、B=90,AB=7,AD=2,BC=3,在边AB上取点P,使得PAD与PBC相似,则这样的P点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 计算题分析: 设AP=x,则有PB=ABAP=7x,分两种情况考虑:三角形PDA与三角形CPB相似;三角形PDA与三角形PCB相似,分别求出x的值,即可确定出P的个数解答: 解:设AP=x,则有PB=ABAP=7x,当PDACPB时,=,即=,解得:x=1或x=6,当PDAPCB时,=,即=,解得:x=,则这样的点P共有3个,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若关于x的方程x22x+m=0有一根为3,则m=3;方程另一个根为1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