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326566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试验指导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I 11实验不得无故缺席,否那么取消期未考试资格;2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 步骤,以及考前须知;3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平安及设备操 作规章制度;4损坏设备、仪器根据情节轻重按学校规定进展全部或局部赔偿;5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 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签字前方能离开实验室;6实验报告格式在本指导书后;目录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1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3实验三 LC 电容反应三点式振荡器4实验四振幅调制器集成模拟乘法器7实验五调幅波信号的解调9实验六变容二极管频率调制电路实验 11图1一1单调谐放大

2、器电路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 ;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实验目的1. 熟悉高频电路实验箱的组成及其电路中各电子元器件的作用。2. 熟悉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频带与选择性。3. 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4. 熟悉和了解单谐振回路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二、预习要求1 复习选频网络的特性分析方法;2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3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等分析方法和知识。三、实验原理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接收机和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压放大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晶 体管的集电极共发射极电路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

3、由L、C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调谐放大器具 有较高的电压增益,良好的选择性,当元件器件性能适宜和构造布局合理时,其工作频段可以做得 很高。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类型很多,按调谐回路区分:由单调谐回路,双调谐回路和参差调谐回路 放大器。按晶体管连接方法区分,有共基极、共发射极和共集电极放大器。实用上,构成形式根据 设计要求而不同。典型的单调谐放大器电路如图1一1所示。图中W、R1,R2和Re1、Re2是直流偏置电 阻,调节W可改变直流工作点。C2、L1构成谐 振回路,R3为回路电阻,RL为负载电阻。其它有关内容请仔细阅读教科书。四、实验仪器1. RVO-2100P采样仪、微机;2万用表;3高频电路实验

4、箱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量谐振放大器的谐振频率:1拨动开关K3至“RL 档;2拨动开关K1至“OFF 档,断开R3;3拨动开关K2,选中Re2 ;4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5高频信号发生器接至电路输入端TP1,6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幅度为300mV左右(峰峰值),调节其频率在2 11MHz 之间变化,找到谐振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最大,且波形不失真的频率并记录下来;注意: 如找不到不失真的波形,应同时调节W来配合。参考数据B-0-5.2MHZ)2、测量放大器在谐振点的动态范围:1)拨动开关K1,接通R3 ;2)拨动开关K2,选中Re1 ;3)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

5、输出端TP3 ;4)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频率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调节C2使谐振放大器 输出电压幅度uo最大且波形不失真。此时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由300mV 变化到1V,使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经历由不失真到失真的过程,记录下最大不失真的uo值如找不到不失真的波形,可同时微调一下W和C2来配合填入表1-1 :表1.1Ui(mV)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uoRe1=2KRe2=50O5)再选Re2=500Q,重复第4步的过程;6在一样的坐标上画出不同Ic(有不同的Re决定)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展分析和比拟。3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1拨动开关K1,接通R

6、3 ;2拨动开关K2,选中Re2 ;3拨动开关K3至“RL 档;4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 ; 5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频率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信号输出幅度由 300mV 左右,调节C2使谐振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uo最大且波形不失真注意检查一下此时谐振 放大器如无放大倍数可调节W以此时的回路的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谐振频率为中心频 率,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偏离,测得在不 同频率时对应的的输出电压uo值,频率偏离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将测量的结果记录 下来,并计算回路的谐振频率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时电路的电压放

7、大倍数和回路的通频 带;填入表 1-2:表1.2f(MHZ)2.52.83.03.23.43.613.84.04.24.65.0uoR3=10KR3=g6拨动开关K1,断开R3 ;,重复第5步的过程。比拟通频带的情况。六、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数据和图形,绘制出单调谐回路接与不接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 频带,整理并分析原因;3 讨论Ic的大小不同对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所造成的影响;4试验心得体会。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目的1. 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根本工作原理,掌握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计算与设计方法2. 了解电源电压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

8、影响。二、预习要求1. 复习功率谐振放大器原理及特点。2. 分析图2-1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元器件作用。三、实验电路说明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IAI100 k JR1L947 uHF3 小 P24i2VoLEDT 0 1 uF 一F 0 1 uFCiP1 1000 pFI5 Bk C220pR 190L3R21QkR3200CS10420pF_ C4vautTPLKL50IuF100Q23DGL2图2-1功率放大器原理图本电路由两级组成:Q1等构成前级推动放大,Q2为负偏压丙类功率放大器,R4、R5提供 基极偏压自己偏压电路L1为输入耦合电路,主要作用是使谐振功放的晶体三极管的输入 电抗与

9、前级电路的输出阻抗相匹配。L2为输出耦合回路,使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的最正确负载电 阻与实际负载电阻相匹配。RL为负载电阻。四、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万用表;3数字频率计;4 高频电路实验箱。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将开关拨到接通RL的位置,万用表选直流毫安的适当档位,红表笔接P2,黑表笔接P3 ;2 检查无误后翻开电源开关,调整W使电流表的指示最小时刻注意监控电流不要过大,否 那么损坏晶体三极管;3 将示波器接在TP1和地之间,在输入端P1接入8MHZ幅度约为500mV的高频正弦信号可 从实验箱自带的高频信号源接入缓慢增大高频信号的幅度,直到示波器出现波赅 这时调 节L1、L2,同时通过示波器及万

10、用表的指针来判断集电极回路是否谐振,即示波器的波形为 最大值电流表的指示I。为最小值时集电极回路处于谐振状态。用示波器监测此时波形应不 失真。4根据实际情况选两个适宜的输入信号幅值,分别测量各工作电压和峰值电压及电流,并根据 测得的数据分别计算:1电源给出的总功率;2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3三极管的损耗功率;4放大器的效率。f= 8- MHZ实测数据实测计算Vi(V)Vo(V)Io(A)P0(W)PD(W)PC(W)nV =12VcRL=5QQRL=5QQ其中:V :输入电压峰-峰值iV。:输出电压峰-峰值I0 :电源给出总电流PD :电源给出总功率(PD二VcI0) (Vc :为电源电压);P

11、0 :输出功率 pC:为管子损耗功率(pc=iV) cCC c ce六、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测量结果,计算以下各项的结果:P0、PD、Pc、n。2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相互关系实验三LC电容反应三点式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 通过实验理解LC电容反应三点式振荡电路的根本原理,掌握LC电容反应式三点式振 荡器的构成及电路各元件的作用;2 分析不同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起振、振荡幅度和振荡波形的影响;3学习使用示波器和频率计测量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的方法;4 观测电源电压和负载变化对振荡幅度和振荡频率及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二、预习要求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件原理,了解影响振荡器起振、波形和频率

12、的各种因素;2了解实验电路中各元件作用。三、实验电路说明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C2、C3、C4、C5和L1组成振荡回路。Q1的集电极直流负载为R3, 偏置电路由R1、R2、W和R4构成,改变W可改变Q1的静态工作点。静态电流的选择既要保证振 荡器处于截止平衡状态也要兼顾开场建立振荡时有足够大的电压增益。Q2与R6、R8组成射随器, 起隔离作用。振荡器的交流负载实验电阻为R5。R7的作用是为了用频率计一般输入阻抗为几十 Q测量振荡器工作频率时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四、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 频率计3 万用表4高频电路实验箱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研究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不同时对振荡器输出幅度和波

13、形的影响:1将开关K1和K2均拨至1X档,负载电阻R5暂不接入,接通+12V电源,调节W使振荡 器振荡,此时用示波器在TP1观察不失真的正弦电压波形;2调节W使Q1静态电流在0.5-4mA之间变化可用万用表测量R4两端的电压来计算相应的IeQ,至少取4个点,用示波器测量并记下TP1点的幅度与波形变化情况静态电流IeQ0.5mAR4端电压幅度u0波形(TP1点)4 mA2研究外界条件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及正确测量振荡频率:O选择以适宜的稳定工作点电流1。,使振荡器正常工作,利用示波器在幵3点和TP2点分别 估测振荡器的振荡频率;2用频率即重测,比拟在TP3点和TP2点测量有何不同?3)将负载电

14、阻R5接入电路将开关K3拨至R5档,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的变化为估计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数量级,可每10s记录一次频率,至少记录5次,并填入表3-1 :0flf2f3f4f5R5表3-14分别将开关K3拨至“OFF 档和“R5”档,比拟负载电阻R5不接入电路和接入电路两种情况下, 输出振幅和波形的变化。用示波器在TP1点观察并记录。3 将开关K1和K2均拨至2X档。比拟选取电容值不同的C2、C3和C2X、C3X,反应系数不同时 的起振情况。注意改变电容值时应保持静态电流值不变。六、实验报告要求1 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数据和波形,绘制输出振幅随静态电流变化的实验曲线。2答复以下问题:1为什么静态工作点电流不适宜时会影响振荡器的起振? 2振荡器负载的变化为什么会引起输出振幅和频率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